點擊上方綠标 收聽朗讀音頻
文/民生周刊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頭發”的民間習俗。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發死舅舅”。
大多數人在孩童時期都會聽過這麼一個結構的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不聽話,正月裡非要剪頭發,結果他舅舅出事了。
許多孩子被這個故事吓得不輕,為了自己親愛的舅舅,那絕對不能在正月裡剪頭發啊!
如果有個“膽兒肥”的外甥非要正月裡剪發,萬一碰上了親娘舅,那可咋辦?
長春一市民正月剪頭就被他舅舅發現了,兩人差點鬧僵。
剪頭的姜先生說,他根本不信這些傳說,所以毫不避諱地剪了頭。“目的很簡單,就想精精神神地去上班。”但他的舅舅挺在乎這事兒。雖然兩人最後被親戚調解好了,但大過年的差點鬧僵還是讓兩人心頭不愉快。
于是,很多人都處在“愛美”和“愛舅舅”之間難以抉擇。
既然如此,咱們今晚就聊聊“正月剪發”和“舅舅”的事兒。
“正月不剪頭”,到底什麼來頭?
這得從清軍入關時說起。
在公元1644年,清政府打敗李自成後,大清皇帝為了實行“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就在故宮下了個命令,也就是“剃發令”:把前額和兩邊的發際線全部剃了,留下中間頭發最多的地方然後紮個辮子。就是“一統江山”的意思。
這種發型要在漢人間大肆推行,少不了推行媒介,也就是“剃頭匠”。清政府把剃頭匠召集起來,給他們每人發一個挂有聖旨的“吊投旗杆”。
随後,這些剃頭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大家的頭發一一拿下。
然而這條律令在最開始實施得并不利索。
《孝經》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古代男人把頭發當做自己的生命,如果要剪掉了頭發就是在對自己用刑。三國時期,曹操割發代首便是這個意思。
當時清朝打出的口号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漢人的一系列反抗徹底激怒了滿清統治者,怒火中燒的滿清政權開始采取屠城的方式來強制推行“剃發令”——順治皇帝随便找點茬兒,一聲令下,就接連出現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劇。
脖子畢竟硬不過鋼刀,最後多數漢人為了項上頭顱被迫剃了發。
然而,反抗并沒有停止,“正月不剃頭”便成了一種反抗形式。
1644年至1650年(順治元年至七年)間,意大利人衛匡國寫下《鞑靼戰紀》,記錄了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發而戰的情況。
“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發拼死鬥争,比為明朝皇帝戰鬥得更英勇,不但把清軍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殺死了很多清軍。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複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隻滿足于保住了自己的頭發。”
為剃頭不惜掉頭,這是意大利人很難理解的。
但曆史的車輪是會不斷前進,且無法阻擋的。在大清國的高壓下,以及逐漸安定的盛世之治,剃發政策得以正常實施。
一些文人士大夫也不再高喊“頭可斷發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頭”來表達對前朝的思念,實為“思舊”,為了掩人耳目,訛傳為“死舅”。
那麼,這個根深蒂固的老說法是否就要被全盤否定、讓人就此在正月放開了“剪戒”呢?
咱們先來看《黃帝内經》裡“四氣調神大論”中“春三月”的一段話。
“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
這個說法,也可能使古代的人們對正月裡剃頭比較忌諱。
到了正月,天地間的陽氣逐漸上升,所有萬物都開始向外散發生長。
根據“天人合一”理念,人也要順應自然,早睡早起,穿着寬松的衣服,把頭發解開,讓它披散在肩上,讓頭發自由地生長,而不應該剪斷頭發,也不能把頭發紮得緊緊的,如此就會阻塞人的生發之氣,也就約束了人體生機的勃發。
不但如此,為了人能夠充分得到這種“生發之氣”,還鼓勵人們都出去踏春(自古沿襲到今的“春遊”)。
所以,“正月剪不剪發”和“舅舅的健康”其實并沒有什麼關系。大多數舅舅也不會這麼較真,如果非不讓你剪,你就乖乖做個聽話的好外甥吧!
主播:呂鵬
資深媒體人,大叔嗓音的小鹹肉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 msweekly)綜合編輯自網絡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