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對你說“媽媽我要和你結婚”,你想好怎麼回答了嗎?
那麼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三四歲的孩子會有想和媽媽結婚的沖動?
那我們今天還是以小豆丁為故事主角,和大家讨論下為什麼孩子會有想和媽媽結婚的想法。
小豆丁已經3歲了,進到了3歲這個年齡段孩子會碰到在這個年齡段當中因為父親的加入,孩子忽然感覺到父親在這個家庭中和他的關系越來越重要的這個作用的時候,孩子的内心就會發生很多很多的變化。
首先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會逐漸地在減弱,而對爸爸的依戀和感情會越來越深,越來越濃。所以我們知道在這個過程裡面不管是男孩也好女孩也好,當他内心當中有了爸爸的影響的時,他對爸爸和媽媽的看法都會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
而這其中有一個我們各位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必須需要去注意的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我們所說的恩必普斯情結,也就是我們經常大衆語言所稱之的戀母情結或者或者叫做戀父情結。
這個其實是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不容回避的問題,家長在這個階段要去培養孩子的性别意識,培養他對性别角色的認同,這樣我們孩子才能将來在他的情感生活當中,對自己的生命個體的一個自我價值的評定當中,他才會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能夠感覺到幸福。所以這個年齡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培養孩子關于性、異性以及性别認識關鍵期。
那麼小豆丁在這一陣也碰到了這個問題,話說這一天晚上媽媽跟小豆丁在一起看繪本故事。繪本故事裡面就講到了小王子娶了小公主,讀到這兒的時候,小豆丁就忽然擡起了頭,就告訴媽媽:“媽媽,等我長大了,我就娶你”,然後媽媽就樂了說“豆丁啊,等你長大了以後會有小公主等着你,你會娶更漂亮的小公主的”。
然而小豆丁說:“不,我就要娶媽媽,媽媽更漂亮”,此刻的小豆丁非常得堅持。這個時候媽媽就有點手足無措了,不知道怎麼去回答小豆丁的問題。這個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的過去了。
過了兩天,小豆丁忽然找爸爸,要爸爸陪他去玩。結果爸爸在陪他玩的過程當中發現小豆丁總是有各種無理的要求,比如說他要讓爸爸給他講故事,結果選一個故事小豆丁不喜歡,選一個故事小豆丁不喜歡。然後呢又跟他去玩玩具,爸爸擺的這個玩具小豆丁也不喜歡,說爸爸擺的不好看,讓爸爸重新擺,爸爸忽然發現小豆丁很難纏,忽然變得無理取鬧,爸爸很生氣。然後告訴小豆丁,說你自己玩吧,爸爸不跟你玩。這時候小豆丁忽然變得脾氣非常暴躁,就跑了,一邊跑一邊說壞爸爸,我不跟壞爸爸玩了,你是壞爸爸。
這讓爸爸和媽媽面面相觑,非常疑惑,又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件事情又慢慢地過去了,結果過了一兩天小豆丁忽然在早晨醒來的時候大哭起來,媽媽問小豆丁怎麼了?小豆丁說我夢見爸爸死掉了。媽媽聽了之後安慰小豆丁說,豆丁啊,那是夢啊,爸爸正在那兒給我們準備早餐呢,在那兒等着我們吃飯呢,爸爸在那兒,爸爸沒有死,但是小豆丁依然很傷心,做夢爸爸死掉了。
這幾件事情一直就這樣連續下來,但是爸爸媽媽似乎沒有意識到在這裡面這幾件事情有什麼聯系,也沒有意識到在這裡面小豆丁的心裡上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隻是知道這兩天小豆丁的情緒越來越不好。
那麼我們就對小豆丁這個情緒的背後我們做一個分析,我們看一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剛才我們講到孩子進了3歲以後,因為爸爸作用的出現,在他内心當中影響越來越大,那對于一個男孩來講,當他有了這樣的一個念頭忽然他感覺到爸爸介入到他的生活當中來,他其實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以前這個世界裡面隻有他跟媽媽兩個人,怎麼現在又多了一個人呢?所以對于小豆丁來說這是一種挑戰,這是一種威脅,他忽然感覺好像爸爸會把他的媽媽會奪走。
我們成人聽起來可能覺得搞笑,因為本來媽媽就是爸爸的,但是小豆丁不這樣認為,在小豆丁的心裡面他一緻認為媽媽是他的。好幾年的時間就是是媽媽和他在一起,他會自然而然地認為爸爸要把他的媽媽從他身邊奪走,所以他才會跟媽媽說,他要娶媽媽,其實他是忽然産生了一種他想把媽媽從爸爸的手裡面奪過來,他不想讓媽媽跟爸爸在一起,他其實希望自己跟媽媽在一起。正是因為孩子這樣的一個心理,他就忽然引發了另外一個設想,那這個設想就是我要把媽媽從爸爸心裡面奪過來的話,爸爸會同意嗎?爸爸可能不會同意,爸爸可能不高興,那怎麼辦呢?我們的孩子就會進一步地幻想,他集中第一種幻想就是爸爸會懲罰他,所以我們說恩必普斯情結也好或者戀父戀母情結也好,背後都有一個乘法的恐懼在裡面,這個懲罰的恐懼其實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
那給大家說到這兒想插一個小故事,大家去感覺。
我們其實有很多很多的人在我們一生當中在我們面臨決策或者說在我們事業發展當中,我們都有一個感覺,就是這個事情不能特别得好,當我們突然感覺到我們的事業上已經一帆風順的時候,我們就覺得要刹刹車,覺得可以了,不要再好了。
那這個背後的心理其實跟這個懲罰的恐懼我們說有很大很大的關系。那就是我們很多人内心當中都有這樣的一份害怕,就是覺得這個事情如果再好了可能後面有一個不好的東西就會迎面而來。這個東西從哪兒來的?其實跟我們孩子小時候3到6歲期間害怕被爸爸媽媽懲罰,跟這個有很大的關系。
當我們想去擁有我們的爸爸或者是擁有我們的媽媽的時候,那是一個很大的勝利,對我們來說是一份很大的喜悅,可是這個喜悅的背後往往我們會有一個很大的擔心,那就是來自于另一方的父母給我們的懲罰。所以于男孩來說會有閹割的焦慮,這個閹割的焦慮就是怕爸爸會懲罰他。所以對于小豆丁來說,此時他就處在這樣的一份閹割的焦慮當中,當他要娶媽媽的時候他已經害怕,所以在他睡夢當中,他為什麼害怕爸爸死去?因為他是害怕如果爸爸死了的話,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因為我是想讓爸爸去死的。為什麼要爸爸去死?因為爸爸死了以後就可以不懲罰我了。
這就是我們孩子一連串的幻想,在這個幻想的世界當中他認為是真實的,他認為這些東西就會發生。所以因為這些幻想讓孩子産生了非常大的一個恐懼和焦慮,所以不管是孩子想娶媽媽,還是孩子内心當中覺得爸爸會死,都是因為他對媽媽的那份愛或者說對全部的那份愛的擁有那份渴望,不想失去它,是因為這個,所以才會造成我們的男孩子在這上面對于爸爸也好對于媽媽也好,有這樣的一份幻想。
那反過來說,我們要講一下就是女孩子,我們的女孩在3歲之前其實也更多的是跟媽媽在一起。那她是不是這時候也是想要擁有媽媽的愛而不想要爸爸的愛呢?不是這樣的。
對于女孩來說,因為她進了3歲以後,她感受到爸爸的作用,其實在她内心當中非常渴望能夠去擁有爸爸的,這跟男孩子的心态不一樣。男孩子是更迷戀和媽媽在一起,而對于女孩子來說她其實這一段時間她就有了一種新的渴望,那就是和爸爸在一起。正因為她想和爸爸在一起,所以她才會有了對媽媽要懲罰她的那種恐懼。
所以不管是哪一個情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背後都有一種擔心在裡面。如果聯系到我們孩子的成長的角度來說,這個被懲罰的恐懼往往會體現在哪兒?往往會體現在孩子的學習上。甚至現在可以這樣去說,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我們很多的孩子在學習上沒有動力或者說學習不好,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覺着學習好了父母會懲罰他,因為學習好了就意味着是一個很大的勝利,而一旦勝利了,這個懲罰就來了。
聽起來匪夷所思,但事實在孩子的潛意識的世界當中就是這個樣子,而如果我們要想更好地去幫助孩子規避這樣的一個内心的世界,規避這樣的一種看法,那就要爸爸媽媽在孩子3到6歲的時候能夠不斷地給到孩子一個暗示,這個暗示是這樣的:就是當孩子慢慢地發現,比方說小豆丁是一個男孩,當他想不斷地想要去擁有媽媽,想要去讓爸爸退出的時候,他忽然發現這是不可能的。然後爸爸和媽媽這個親密的關系不斷用這個事實來告訴他,爸爸和媽媽是在一起的,而他不可能。那這個時候呢,他就慢慢地會接受這個現實,并且認可這個現實,也就是說他的幻想就臣服于現實了。
但是這個時候呢,爸爸媽媽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尤其是爸爸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你的嚴格、暴力甚至是粗魯的方式來去對待你的男孩子你去對待你的兒子,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會讓你的孩子感覺到他是被懲罰了,雖然他可能不知道你的這種方式和他想要和媽媽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系,但是他就是感覺到被懲罰。那這種被懲罰的感覺就會種到他心裡面,所以在這兒強烈地建議,如果你的孩子現在3到6歲,如果他是男孩子,請爸爸要多加注意,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做到一個能夠更加理解他,能夠更加地尊重他的這樣一個父親的形象。
讓孩子感覺到不管他做了什麼,你可以不用懲罰的方式,而是不斷地告訴他,他會更棒,他會慢慢地走出來,然後靠自己的力量迎接自己的人生的挑戰。這樣的話,你的兒子就會慢慢地在心裡面更加地認同你,你的兒子就會在心裡面更加地佩服你,他就會把父親當作他的人生榜樣,然後不斷地會去超越他的父親。
當他的父親能夠告訴他,你會比爸爸将來更棒的時候,你的孩子就可以征服這個世界了。同樣對于女孩來說也是這樣,如果在這期間媽媽能夠不斷地告訴女兒你是很棒的一個女孩,你可以靠自己的能力,你可以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你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可愛,讓自己變得更好。那麼這個女孩也就會對媽媽越來越認同,也就會對爸爸越來越認同,他也就會深深地能夠感受到,爸爸和媽媽是最親密的,我不需要得到他們的愛,我應該找我自己的,那這時候我們的女兒也就可以在超越媽媽的基礎上來去迎接屬于她自己的人生。
所以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啟發,那就是在這個年齡段裡面不管是男孩子也好還是女孩子也好,他正式在通過對爸爸媽媽這樣的一個關系的剛開始的不認可然後後來幻想的破滅到最後的認同,到最後的模仿,然後再去超越,孩子正是經曆了這樣一個階段,他才能夠從父母的這個小世界慢慢地走向他的大世界,才有了他自己的人生的精彩的征程。
我是好呗呗,一家專注于母嬰育兒交流的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