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主題是什麼?登高杜甫,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登高主題是什麼?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陶道恕
此詩是杜甫大曆二年(767)秋在夔州(治今重慶奉節)時所寫。夔州在長江之濱。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清楊倫稱贊此詩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杜詩鏡铨》),明胡應麟《詩薮》更推重此詩“精光萬丈”,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裡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江水》)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着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清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複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别裁集》)的贊語。
颔聯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便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中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怆。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句,顯示出神入化之筆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兩聯極力描寫秋景,直到頸聯,才點出一個“秋”字。“獨登台”,則表明詩人是在高處遠眺,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詩人漂泊無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處專指暮年。“悲秋”兩字寫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隻是詩人目睹蒼涼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緒。詩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獨愛登台的感情,概括進一聯“雄闊高渾,實大聲弘”的對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動着的感情脈搏。此聯的“萬裡”、“百年”和上一聯的“無邊”、“不盡”,還有相互呼應的作用:詩人的羁旅愁與孤獨感,就像落葉和江水一樣,推排不盡,驅趕不絕,情與景交融相洽。詩到此已給作客思鄉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獨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裡、人在暮年的感歎,詩意就更見深沉了。
尾聯對結,并分承五、六兩句。詩人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多,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本來興會盎然地登高望遠,現在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于言外”(《詩薮》)。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着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态,一一得到表現。颔聯着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隻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頸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着筆,由異鄉漂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又從白發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紙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像“無意于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隻“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詩薮》)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戴建業
《登高》前四句寫登高之所見,後四句寫登高之所思所感。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一句仰望,一句俯瞰。“風急”這兩個字,在全詩的前四句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沒有“風急”,就沒有後面的三句。
由于“風急”,所以把那些雲彩都吹散了,就有了“天高”。
“猿嘯哀”,三峽猴子叫的聲音很凄厲。“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由于“風急”,把猴子那種哀怨的叫聲吹得三峽上下到處都是。
說實話,我也沒聽到過猴子叫是什麼聲音,可能是比較悲哀的吧。
“風急天高猿嘯哀”,這是擡頭的所聞所見。下一句是俯瞰的所見所聞,“渚清沙白鳥飛回”。
“渚清”就是秋天的水都枯了,水枯了以後,原來被江水淹了的河床就露出了白沙,風一吹沙看得清清楚楚的。
“回”是盤旋,“飛回”就是打轉轉。“鳥飛回”也與“風急”有關。為什麼鳥兒盤旋?因為風急。而且那個鳥不是在天空展翅翺翔的鳥,而是在貼着江水飛的鳥。
我是看了杜甫這首詩以後,才注意觀察大自然中這一景象的。我發現,風很急的時候,鳥就搞不明白狀況,因為風沒有形狀,它看不到,就迎着風飛,飛得很累,實在受不了就飛轉回來,轉回來它也搞不明白為什麼飛得這麼累,于是它就又朝前面飛,飛得又很累,就又轉回來。
當然鳥兒是怎麼想的我不知道,估計鳥兒在想,“過去我飛都很輕松,今天怎麼這麼累呢?我就不信這個邪”。它就老在那兒轉啊,盤旋啊。
這都是寫登樓之所見,一句仰望,一句俯瞰。
馬上就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第三句緊承第一句仰望,第四句緊承第二句俯瞰。
“落木”就是落葉,“蕭蕭”是風吹葉子,掉下來的那個聲音,這也與“風急”兩個字有關,風急吹得滿山的黃葉亂飛。同樣地,“不盡長江滾滾來”也與“風急”有關,因為江水本來很急,再在那種大疾風中,江水就顯得更加波濤洶湧。
這兩句的對偶,好得不得了。我們說“極盡錘煉而歸于自然”,這就是典型。
杜甫這首詩,一讀就能脫口而出,但這個脫口而出跟李白的詩還不一樣。杜甫是讀書破萬卷,是一種人工的極緻。他把中華民族漢語的語言,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本來第一聯是可以不對偶的,但是他老人家對得工工整整。
“風急天高”對“渚清沙白”,“鳥飛回”對“猿嘯哀”。而且,他還當句自對,“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對得真是好。
前面四句的所聞所見,和後面四句的所思所感是怎麼連起來的呢?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他用“萬裡”兩個字,将前面的“無邊”和“不盡”,從空間上緊緊地連在一起了。
“萬裡悲秋常作客”是從空間上說的,“百年多病獨登台”是從時間上說的。
說杜甫的詩歌凝重,因為他盡可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包容無數層意思。宋朝和清朝的人都說,這兩句就包含了很多層意思。有的人說包含了十幾層,有的人說包含了七八層,我們來一層一層地看。
先看看“萬裡”。一個人離家萬裡,本來就夠可悲、夠難熬的了,又遇上秋天,秋天又遇上可悲的心境,那就難上加難。悲秋又遇上作客——這個作客和我們今天說的做客完全不是一個意思,我們今天做客是到别人家去喝一頓,他那個作客是指依人作客,俯首求衣,作客就是靠着别人吃飯。
這一句裡,他表達了四層意思:萬裡難,悲秋更難,作客更難的更難,更難的更難又加上常作客,就是更難的更難的更難。
“百年”是指人的一生。其實這裡他引用了一個典故,莊子和列子都說過這樣的話,尤其是列子說得比較清楚。
列子說,人生不過百年,這一百年裡,比較順心的也不過幾年,那個順心的幾年中間,比較高興的又不過幾天,那個高興的幾天中間,能夠開口而笑的,不過幾時而已。
這裡讀了以後,覺得人就沒有辦法活下去。人生百年夠難熬的了,又多病就難上加難,再孤獨那就難上加難的難上加難。
這兩句隻有十四個字,但說了那麼多層的意思。我在家裡實驗過,用十四個字有時候一層意思也說不完。而杜甫用十四個字,說了那麼多層的意思,這叫含量。
杜甫的語言含量很高,用西方人的說法,叫語言的密度很高。
最後兩句,“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這兩句真的是一字一血。
艱難、苦恨。沉郁,再也沒有比這更沉郁的了。這個時候的“繁霜鬓”,一點都不誇張,杜甫四十歲出頭的時候就“白頭搔更短”,這個時候他還有幾根頭發就不錯了,肯定是一根黑的都沒有。
“潦倒新停濁酒杯”,這個“潦倒”跟我們今天說的潦倒意思不一樣。那時的“潦倒”是形容面容憔悴。我們今天的潦倒是說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過得很不順,事業上很失敗。“新停”就是剛剛停止。“濁酒杯”,我講過,唐朝有清酒,還有濁酒,濁酒是比較差的酒。
為什麼說這是沉郁?
他前面說:“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這十四個字,把一個人一輩子所有倒黴的事,差不多全部碰上了。
一個人最要命的就是兩樣——窮和病,他是又窮又病又倒黴,樣樣都碰上了,所以最後幾個字總結了他一輩子,“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讀完了這首詩以後,會覺得很氣悶。一個人什麼倒黴的事都碰上了,連解脫的辦法都沒有。
杜甫有首詩說,“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說一個人最好的寬心就是酒,最高興最好的表達就是詩。
杜甫晚年很多病,别人的園子裡面種的都是花,種的菊花、牡丹,他老人家的園子裡面,種的是中草藥,很凄涼。他晚年經常咳嗽,到底是有肺結核,還是有支氣管炎,抑或是有肺氣腫,我們不得而知。更要命的是,他耳朵也聾了,他在一首詩中間說,“左臂偏枯右耳聾”,大概問題很嚴重。
秋天的時候,很多慢性病容易複發,農村人管這叫老病。
杜甫面容憔悴,不知道還能活多久,他說一個人到了絕望的時候,連酒都不能喝。
沉郁、苦悶、憤懑,在這首詩歌中間表現得淋漓盡緻。他一直寫得很凄絕。
在内容上,這首詩是個行将就木的老人,在曆經了時代的滄桑,品嘗了人生的苦難以後,對社會、對人生所發出來的沉重歎息。
然而,這首詩的感情雖然沉郁悲涼,但是氣勢磅礴雄壯。詩人的境界很開闊,這叫盛唐人的手筆。所以這首詩的意境壯闊雄渾。
其實,這首詩不能說悲涼,而應該說悲壯。詩人博大的胸懷,好像承受了整個民族的苦難和艱辛,詩歌顯得深沉、悲壯而又凝重。
寫悲涼的詩很多,寫窮的詩也很多。比如孟郊,他寫了很多窮的詩,像“借車載家具,家具少于車”。寫得很窮,但是寫得不大氣,因為他就隻是寫自己的苦難。
杜甫的詩,哪怕寫苦難也寫得很大氣。
這首詩在藝術上不管怎樣恭維都不會過分,确實寫得太好。
第一,他這八句全用對偶,好像又全未對偶;極盡錘煉,而又好像是脫口而出。他把漢語這種形式美發揮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二,這首詩的語言密度很高,容量很大,他在盡可能少的句子中包容了無數層意思。
第三,這首詩在結構上針腳綿密,或者叫結構緊湊。“風急”兩個字,帶出了前四句,前四句寫登高之所見,全部由“風急”而來,沒有“風急”就沒有“天高”,沒有“無邊落木”。
後四句寫登高之所思所感,他用“萬裡”從空間上将前四句和後四句連在一起。再有,第五、六句轉出了第七、八句,有“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才有了第七、八句的艱難、苦恨。
在結構上,這八句環環相扣,結構緊湊。
最後再總結一下杜詩在藝術上的特點:第一,語言上的形式美,他把漢語的形式美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第二,語言的容量很大,語言的密度很高;第三,他的章法針腳綿密;第四,他的詩歌感情沉郁苦澀,語言凝重精練。
熊逸
這一講我要帶你了解從青年杜甫寫下的《望嶽》到暮年杜甫寫下的《登高》,詩的語言和詩人的心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們今天的很多人依然逃不脫。
同時我也要跟你聊一聊:為什麼我覺得這首詩,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
1. 不盡長江滾滾來
俗話說“文無第一”,文學作品很難分出勝負,到底孰優孰劣往往隻能各花入各眼。有時候大家相信公論,多數人都說好的一定是好的。但高明的作品往往不會流俗,隻能被少數人欣賞。
那麼,少數權威的意見就一定可以作準嗎?也不盡然,時代風尚和個人偏好都會影響他們的判斷。你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斷嗎?人總是會進步的,你在今天下的判斷不一定還能得到明天的認可。
這樣看來,要想選一首可以代表唐詩最高成就的詩,必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我真的可以選出一首,那就是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當時他流落在夔州,就是今天的重慶奉節,肺病嚴重,生活困頓。大約在重陽節的那天,他孤身一人登高遠眺,長江沿岸的蕭瑟秋景讓他觸目傷懷。
詩的意思不難理解,先寫登高所見的景象:秋風凜冽,江邊的樹林裡傳來猿猴的哀鳴,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鳥兒正在還巢。無邊的落葉蕭蕭飄墜,江水滾滾奔流。
在這樣的蕭瑟氣氛裡,詩人檢讨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颠沛流離、輾轉萬裡,徒然羨慕還巢的鳥兒。忽然間人就老了,時間像無盡的江水一樣無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經迎來了人生的秋天,拖着病體獨自登高。一生的艱辛染白了鬓發,隻有酒可以澆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連酒也喝不得了。
全詩可以分成兩段,前四句是意象,後四句是感懷。在意象的四句當中,前兩句是小視野,後兩句是大視野。好像有一架攝影機架在直升機上,掃過眼前的江心沙洲,追随沙洲上的飛鳥忽然騰上高空,用上帝視角俯瞰人間。這是今天的電影導演們常用的鏡頭語言,原來古代的詩人們早就用過。
這種鏡頭語言會讓近景裡的事物一下子變得渺小,讓剛剛吸引你注意的東西一下子變得微不足道,讓那些或沉重、或鮮活的喜怒哀樂一下子被蒼茫感沖淡。
落葉紛紛無邊無際,充塞了整個空間。江水奔流無窮無盡,亘古以來就是這樣,到千萬年之後也還會是這樣,充塞了全部的時間。
當你仔細體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組著名的對仗,你會發現前一句給你無盡的空間,後一句給你無盡的時間。這樣一來,前兩句近景裡的猿啼和鳥飛給你帶來的感受就會悄悄發生改變。
“流水”是對時間的隐喻,這個梗還是孔子埋下來的。孔子和杜甫同樣站在水邊,孔子看到的是水的不可挽回地“流去”,杜甫看到的卻是水的無法抵擋的“奔來”。
也就是說,杜甫雖然用到了孔子的梗,但感覺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當你看到的是“流去”,你的心裡是怅惘和無奈;當你看到的是“奔來”,你的心裡是恐懼和悲哀。
從高處眺望長江,看着波濤翻滾,你既可以看成“流去”,也可以看成“奔來”。去和來其實在客觀上都是一回事,但在主觀上到底會形成怎樣的視角,這就取決于你當時的心境了。境由心生,你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風景都不可能是客觀的,而隻能是被你的心境渲染出來的。
杜甫看到的是“不盡長江滾滾來”,“奔來”的視角産生巨大的壓迫感,足以使人屏住呼吸。仿佛渺小的自己赤身裸體、無依無靠,眼睜睜看着排空巨浪撲面而來,自己無處可逃。
2. 獨自登高的愁苦凄涼
說完杜甫對時間的感慨,我們再看無邊的落葉,那是自然界的秋景。暮年的詩人對這樣的景象格外敏感,他看到的是歲月的無情。無盡空間裡的蕭蕭落葉和無盡時間裡的滾滾波濤,壓迫着詩人那顆脆弱的心,讓它生發出日常環境裡不容易生發出來的感觸,這才有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的反思。
“萬裡”兩句完全不合古漢語的語法,但詩歌的語言就是要有各種倒裝和省略,必須要和常規的語法不同,才能把人帶到現實生活以外,在陌生感當中産生審美的心态。
“萬裡”對應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杜甫一生輾轉漂泊、居無定所,這時候到了夔州仍然是“作客”而已,看到水鳥還巢、人不如鳥,更加深了“作客”的憂傷。不作客的人尚且悲秋,更何況萬裡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況客中人不僅漂泊,而且年邁多病。
“百年”當然隻是約數,同時也是客旅中對時間的錯覺。正因為萬裡漂泊,嘗遍各種艱辛,幾十年才如同百年。
而重陽佳節,本該是和家人團聚,和親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自己卻隻有“獨登台”,孤苦無依,一個人感受宇宙之無窮、盈虛之有數。
重陽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大家一起登高賞菊,飲菊花酒。在傳統的數理哲學裡,九是最大的陽數,所以九月九日稱為“重陽”。
當時孤身度過的重陽節,就像今天不能回家的春節。王維在詩裡寫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隻有想到重陽的背景,才能理解杜甫“獨登台”的凄涼。
杜甫對凄涼似乎已經習慣了,年輕時代有過的“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現在看來還沒有實現半分,但人已經年老多病,再也沒機會向着理想多走一步了。他隻能“苦恨”,深深地遺憾,本該在節日裡和親友們傳杯遞盞喝下的酒,一個人竟然喝不下去。
3. 唐詩對稱美的極緻
詩當然寫得很好,最有杜甫招牌式的沉郁頓挫的風格,但你當然可以找出成百上千首唐詩來挑戰它。是的,憑什麼說它比“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更好呢?憑什麼說它比“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更好呢?貌似說不出理由。如果真的說不出理由,它又憑什麼可以代表唐詩的最高成就呢?
理由還真說得出,這還要從詩歌的體例說起。
這首詩在體裁上叫作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七言”是指每句詩固定七個字,“律”的意思是“格律”,也就是格式、法律。
律詩的“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每句詩的結構安排是固定的,二是每個字的聲調安排是固定的。如果有任何一個細節違反了這些硬性規定,就叫“出律”,也就是在詩歌世界裡違法亂紀了。
你可以把律詩當成詩歌裡的八股文,其實律詩不但比八股文出現得早,還比八股文對形式的要求更嚴格。人們常說八股文束縛思想,但唐詩的獨創性恰恰就表現在八股文一樣的律詩裡邊。
律詩是唐朝的新興文體,因為是新興的,所以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相應地,把傳統的、比較自由的詩歌寫法稱為古體詩。
古體詩既不講究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調,隻要大體上每一句的字數相同,每兩句都押韻,就可以了。所以自由散漫的詩人愛寫古體詩,比如李白;精雕細琢的詩人愛寫近體詩,比如杜甫。
人們常說李白和杜甫是唐詩世界裡并肩矗立的兩座高峰,這話從藝術高度來說當然沒錯。但如果從唐詩的獨創性來說,是杜甫而不是李白把近體詩的藝術潛力拓展到了極限,所以杜甫才最能代表唐詩的成就。
近體詩和古體詩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對稱美,簡單講,就是把詩當成對聯來寫。
唐詩在詩歌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把對稱美探索到了極限,而在這一種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詩人就是杜甫。
在杜甫的所有詩篇裡,這首《登高》不但句句形成對仗,比如“無邊落木蕭蕭下”和“不盡長江滾滾來”;甚至每一句之内,不同的詞語和意象也會形成對仗,比如“風急天高猿嘯哀”這一句裡,“風急”對“天高”,和這一句相對的“渚清沙白鳥飛回”裡,“渚清”和“沙白”對仗,一組小對仗組成的單元和另一組小對仗的單元形成更大的一組對仗。
這是隻有古漢語才能達到的形式美,其他任何一種語言都望塵莫及。所以說,讓這首《登高》來代表唐詩的最高成就,它是當之無愧的。
杜甫的《登高》不但是登高主題裡的千古絕唱,也因為把對稱美發揮到了極緻,所以成為最有資格代表唐詩最高成就的詩篇。
近體詩是唐朝的新興詩體,特别講究對稱美和音色美。
杜甫是近體詩領域裡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詩人。
這首《登高》也代表着最典型的登高情調,那是悲從中來不可斷絕、百感茫茫不知從何說起的感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