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學了,本想約表姐一家出去,帶娃享受一下假期最後的快樂。但被告知,大侄子最近在瘋狂補作業,每晚都要奮戰到23:30,根本沒時間。
有些納悶,小學作業有那麼多嗎?表姐吐槽:多什麼呀?他同學早寫完了,就他在那拖着。寫作業一會喝口水、一會吃點水果、時間就這麼沒了。快開學了,才知道着急了,一個假期的作業量都壓在這幾天,能不瘋嘛!
這好像是很多孩子最近的日常。看心理學書籍才知道,大侄子怕是遇到了“假期綜合症”。
假期最後,孩子們瘋狂補作業,這是不少孩子的正常生活,我們當家長的也認為理所應當。但你知道嗎,這可能是“假期綜合症”的提前預警。
被我們忽視的“假期綜合症”你有沒有發現,過完寒、暑假,剛開學的一段時間,孩子們會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早上不願意起床,貪吃,甚至頻繁感冒發燒的情況?這其實就是“假期綜合症”。
心理學上将其稱為“假日心理綜合征”,一般表現為:假期過後,有一些人還會沉浸在假期的感覺中,他們一時無法适應忙碌的上班、上學,有些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一些生理現象。
比如,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暴躁易怒,拉肚子、胃疼,或者發燒等。
一般而言,大部分孩子長假之後,都會出現或輕、或重的“假期綜合症”。若不放心,可以對比以下幾種症狀,若出現在孩子身上,則說明他很有可能是得了“假期綜合症”,就需要家長進行科學引導了。
以上都是“假期綜合症”的表現,可以對照看下,咱家孩子有沒有。
為何會出現“假期綜合症”?很多家長想不明白,放假、收假不是最平常的一件事嗎?為什麼孩子還會不适應呢?其實,“假期綜合症”的出現還是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的。
首先,假期裡,孩子作息節律被打亂。
在學校,每天的生活非常有規律,一周的課程安排,體現着學校無處不在的秩序感。而一到假期,沒有了老師、作業的約束,孩子們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這導緻作息節律被打破,從而造成抵抗力下降。
除此以外,有些孩子“假期綜合症”很容易拉肚子,這是由于假日聚餐在所難免,孩子年齡小,對美食又沒有自控力,暴飲暴食就成了必然結果。不規律的飲食,讓腸胃負擔過重,很容易形成消化道疾病。
其次,感受到壓力,神經元會分泌特定的激素
西班牙權威的神經心理學家阿爾瓦羅·畢爾巴鄂,說過:當孩子感受到某種壓力時,大腦控制動機的區域,一些特殊的神經元就會分泌特定的激素,這種激素進入大腦會讓孩子們将所做的事情和“壓力感”聯系起來。
假期結束,孩子們首先要面對,作業檢查,新課業知識吸收,甚至還有可能來場考試測驗。這些壓力作用下,大腦會分泌皮質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壓力激素”。
少量的壓力激素對維持人體的“體内平衡”有幫助。人們碰到危險時,下丘腦就會啟動身體報警系統,向垂體發送信号。腦垂體則會釋放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從而激活腎上腺釋放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兩種激素相互協調,就能幫助人們應付危機時刻。
但如果壓力激素過多,則會讓人體無法自我消化内在情緒,讓人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會影響身體健康。上個世紀,加拿大東北被一場風暴突襲,成千上萬家庭進入臨時庇護所,這其中不乏一些孕婦。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孕婦體内“壓力激素”激增。
後來他們生下來的孩子,5歲時的平均智商低于同齡人,語言能力發育也相對滞後。這和當年母體的壓力激素水平激增息息相關。
所以,如果孩子患有“開學綜合征”,若不積極引導,很可能讓皮質醇分泌增多,從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一定要重視起來。
如何平穩度過“假期綜合症”呢?假期綜合症會直接影響孩子開學這段時間的學習效率,所以建議家長提前防治,千萬别等真的有了症狀才去找辦法。
首先,預防為主,做好計劃
快開學的這一、兩周,建議家長們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貼近學校生活的“回歸計劃”,作息時間盡可能地貼近學校作息。
要注意,這個計劃的要點是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其中,盡可能多地給孩子一些自主權,家長給一個籠統目标,孩子制定具體學習計劃。比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這一兩周,把開學要學的前兩個單元的内容預習完成。
利用假期預習新課業,是幫助孩子度過“假期綜合症”很有效的一步。孩子假期綜合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假期結束孩子“心”卻未收回來,開學新内容就跟不上,但若能提前預習,效果就會好很多。
其次,幫助孩子宣洩情緒
新學期、新起點,不少家長都會在開學前,給孩子定一個遠大的目标。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這很容易給孩子壓力,讓孩子産生排斥心理。
與其給孩子制定學習目标,不如每天抽10~15分鐘建立固定的專屬時間,比如睡前15分鐘。
這段時間可以誇誇孩子的優點和特長,講講今天你遇到的好玩的事,說說你在工作上碰到的難題,怎麼解決的,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會遇到假期結束後的焦慮。強化一些正面的、積極的、帶有快感的情緒體驗,幫助孩子宣洩個人的不良情緒。
當親子關系穩固後,孩子就會主動地想變得更好,這時她就會主動制定目标,而不是迫于父母壓力無奈執行。
最後想說,假期綜合症不是簡單的課業焦慮,而是一種身體、心理共同作用的病症。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不可簡單粗暴地對待,而是要對症下藥,用合理的方法引導孩子順利度過。
那麼,你的孩子有沒有類似的假期綜合症狀況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