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大唐興亡300年》,裡面真是奇聞異事精彩紛呈,真假不敢确定,至少應該是真多假少。
有一個關于“帽子顔色”的問題,在武周時期,那絕對是一個奇觀,也許是我沒見過世面,反正那段曆史超出了我的理解範圍。
01武瞾,武則天。
小媽和小兒子的故事。
開始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媳婦,平時照顧皇帝的吃喝拉撒,李世民生命的最後幾年,由于身體越來越差,經常要喝中藥(還沒有現代西醫),就必須有人負責煎熬中藥,當然包括端茶倒水。
負責這些事的就是武媚娘(當時還不敢自稱武瞾)。
無巧不成書,同時經常照顧李世民的還有一個人——皇太子李治,大孝子一枚。
後宮,深宅大院裡,兩個孤苦伶仃的人,守着另一個奄奄一息的皇帝。
偶爾的四目相對,偶然的暗送秋波,激起來的是幹柴烈火。
在某一個風高月黑無人看到的夜晚,皇帝的小媳婦和皇帝的小兒子,終于躺到了一起。
後來,李治當了皇帝,武媚娘成了皇後。
再後來,李治去天堂報道了,武媚娘成了武則天。
02楊氏,武瞾母親。
外祖母和外孫的故事。
楊氏,武則天的親生母親,身體素質特别好,八九十歲了,仍然吃嘛嘛香,身體倍棒,擁有一副年輕人一般強健的體魄。
然而,體魄強健有時也不完全是好事。
符合自然規律的,當然是好事,但是,一旦違反自然規律,則不見得是好事了。
楊氏就因此産生了一些煩惱,比如在某些方面。
某些難以啟齒的煩惱。
具體地說,就是内分泌過于旺盛,雌性荷爾蒙始終生機勃勃,無處釋放,因而對男女之事也就有了無其年齡極不相稱的需求。
實際上,按照市場規律,有需求,就會有供應,供求基本上都會保持平衡。
何況,作為處于權力之巅的皇後娘娘的老母親呢,必然是有求必應,絕不會處于缺糧狀态,更不會荒蕪。
因為,某些身體健碩,又想平步青雲者,在有唐一代那是比比皆是。
投機取巧,願意用身體做本錢,隻為了少奮鬥幾十年的人,多的去了。
但是,這些人,楊氏一句話:都不入老娘法眼,還是那個叫賀蘭敏之的小夥子有意思。
于是,倆人就發生的很多故事,而且不僅滿城風雨,實際上,那些風言風語都是有證據支撐的。
當然,上述這些都不算問題。
因為有一個問題才是關鍵——賀蘭敏之是武瞾姐姐的兒子,楊氏是武瞾姐姐的媽媽。
他們倆是啥關系?
一個是八九十歲的婆婆,另一個則是雙十年華的外孫。
具體畫面,大家可以腦補一下。
03韋皇後,唐中宗媳婦。
皇後和宰相的故事。
經過張柬之等人的運籌帷幄,終于把李唐江山從武瞾手中奪了回來。
武瞾兒子李顯重新登基,成為了唐中宗。
雖然是皇帝,卻沒有權力。因為張柬之等人幫忙奪權成功,都是功臣,權力當然要由功臣自由瓜分,最後分到皇帝手中的就不多了。
沒有實權的皇帝,做起事來多沒意思。
如何才能拿回權力呢?
與其他人聯盟,對抗功臣,除掉功臣,權力自然就回歸了。
聯盟對象,武三思,武周王朝的帝國大佬,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過多年的經營,盡管已經倒台,隻要還沒有去天堂報道,隻要能得到皇帝支持,仍然有可能東山再起。
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由誰出面聯絡呢?
皇帝不方便,那就由皇後(韋皇後)出面吧,可能,李顯當初認為這樣比較容易控制住武三思。
畢竟,自己是皇帝,不管武三思如何思考,都不至于打皇帝女人的主意。
事實證明,凡事不要過于樂觀。
之後的一段時間,武三思開始頻頻造訪第一家庭。
據說,這位三思兄喜歡和我們的韋皇後玩一種叫“雙陸”的遊戲。
皇帝在時,他們倆玩遊戲,皇帝負責替他們計算輸赢籌碼,三人在一起時,每次氣氛貌似都很融洽,其樂融融。
皇帝不在時,韋皇後就開始效仿則天大媽,順其自然地開始和三思哥玩起了另一種遊戲——那裡有雲,又有雨。
後者,貌似才是韋皇後的真正目的。
皇帝是知道呢?
還是裝作不知道呢?
04上述,隻是冰山之一角。
挂一漏萬地說一說,實際上,注定還有更多。
本以為,當下的某些圈比較亂,實際上古代的上層社交圈那是更亂的,畢竟,當時的文明程度遠不如現在。
一團亂麻,而且沒有人願意用快刀——快刀斬亂麻。
作者:鄒玉傑律師
九章刑辯創始人;安徽律師門戶網創始人;金亞太(亳州)律師事務所主任……
目标:窮二十年蠻力,救一百條人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