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本地訂婚禮節

本地訂婚禮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18:48:49

#尋訪家鄉文化#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俗文化,源遠流長。訂婚,作為婚姻的前期程序,每個地方都有着獨特的風俗習慣,各有特點

本地訂婚禮節(婚俗習慣之訂婚)1

在家鄉――原平,雖然地域不是很大,但十裡鄉俗不一般,東西南北各個村鎮的婚姻習俗卻也各有特色,現就原平城區及周邊鄉鎮的訂婚儀式簡單介紹如下:

訂婚前,男方須根據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請陰陽先生列出訂婚的時間及注意事項。然後由媒人用紅紙書寫反饋給女方家,讓複核及準備,若女方家無異議,就擇定訂婚時間,稱“換帖”

現在,由于生活節奏快,也有選擇“五一、國慶”等節假日或陰曆的三、六、九日。

日期擇定後,男方家準備。首先是,蒸大馍馍即面塑,其體積一般是普通饅頭的二倍大小。請工于面點制作的師傅和街坊鄰居幫忙,捏面塑、彩畫,每一道工序力求精益求精,就是燒火工也必須格外負責,因為火侯的拿控也将直接影響面塑的質量。

本地訂婚禮節(婚俗習慣之訂婚)2

捏的大馍馍,有兩部分。一是彩畫,二是面塑。

彩畫就是用彩筆在圓形的大馍馍上描繪出各種圖畫;面塑就是捏出各種動物、植物的造型,然後彩繪出來。其圖案、造型也有講究。畫、塑的牡丹、柿子,取意“事事如意牡丹根”,兔子、蔥取意“兔子吃蔥,兩家結親”,青蛙、磚取意“青蛙搬磚,輩輩做官”等等。

本地訂婚禮節(婚俗習慣之訂婚)3

總之,各種面塑、彩繪都寓意着美好的未來,憧憬着錦繡前程。

一般捏24個大馍馍,放入專制食盒,盒底鋪紅紙,盒蓋貼“囍”。

男方家還要給女方家“糖餅”,根據女方的年齡,一歲一個,天和地各一個,如女方20歲,就是20個再加2個,共22個。“糖餅”不稱塊,而稱“”。現在随着物質生活的提高,不論年齡,一般送“48”張或“66”張,取意“四時發、六路順”。然後,用紅紙包裹,每包6張,用紅線捆紮,紅線不打結,手撚即可,如打結則怕小兩口婚後磕磕絆伴生氣。

本地訂婚禮節(婚俗習慣之訂婚)4

糖餅”,原平面食的一種,分白糖和紅糖兩樣,其狀圓形,烤制而成,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

男方給女方送去“糖餅”,女方家分享給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寓意幸福分享,也表示宣布自己的閨女“名花有主”了。

男方還要給女方兩塊銀元,因銀元俗稱“白洋”,寓意“白頭偕老,幸福一生”。銀元用紅紙包好,等到婚娶之時,女方家連同其他陪嫁品,一并再陪回給男方。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在彩禮之外,男方要給女方訂婚戒指一枚,作為定情信物。在正式婚禮儀式上,男方給女方佩戴在無名指上。

本地訂婚禮節(婚俗習慣之訂婚)5

訂婚儀程上,有個“改口”儀式。以前稱“叔叔、阿姨”,即日起就要當着大夥的面,新人大聲喊出“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既高興又滿意,掏出包有“666或1001”的紅包,雙方家長互給“準新郎、準新娘”。寓意“六六大順”或“千裡挑一”。

另外,男方還要包冰糖二斤,紅糖二斤,喜糖二斤,紅毛線二兩連同糖餅、花馍馍都裝入食盒,紅“囍”字封好,送給女方家。

本地訂婚禮節(婚俗習慣之訂婚)6

“彩禮”根據雙方約定,訂婚當天由媒人用紅紙包好,帶給女方,數目一般是彩禮的一半,或者大部分,剩餘部分等婚娶日給清。

訂婚之前,男女雙方要互換訂婚衣服,稱“換親服”。男方給女方是質量上乘的紅色衣服,女方給男方的是西服或羊毛衫等,用紅色包袱包裹。

不論城鄉,訂婚之日都要在家或飯店設宴,無論主食多麼豐盛,“糖餅”是必須有的。每席五張,切成兩半裝盤,人人品嘗,這和婚娶宴席有别。訂婚宴不論規模大小,客人貴賤,來賓都不用随禮。

本地訂婚禮節(婚俗習慣之訂婚)7

男方家辦完訂婚宴之後,女方家再邀請準新郎到女方家認識女方的親戚朋友,稱“請女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風俗文化彰顯各地文明。訂婚議式完成後,下一步就該準備“完婚”議程了。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尋訪家鄉文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