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在即,這個時候提到牙買加,大衆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飛人”、“跑步”等詞了,不過,作為加勒比海的第三大島國,其在咖啡愛好者心中,卻有着非同一般的重量,隻因為其還出品有全球頂級咖啡藍山!
起源:
牙買加一名即是源自阿拉瓦克語Xaymaca,意為“水和樹木之地”。
1494年,哥倫布登陸此島,1509年西班牙宣稱牙買加為其殖民地,改名聖叠戈(Santiago)。1728年,隔壁島嶼海地有一批咖啡農逃亡到了這裡,他們在藍山地區落腳,并開始種植咖啡。1838年,牙買加廢除奴隸制,允許被解放的奴隸耕種自己的土地。獲得自由的奴隸搬到山裡專門種植咖啡,并把咖啡出口到英國。咖啡受到英國上流社會的贊賞而逐漸聞名。這種咖啡就是今天令全世界咖啡愛好者為之着迷的藍山咖啡。
網上有些言論說牙買加的咖啡是1717年法王下令種植的,這其實是錯誤的,當時牙買加還處于英國殖民統治期。1728年,時任牙買加總督的Nicholas Lawes從法屬馬丁尼克島進口咖啡至牙買加,因為當地氣候環境适宜,在9年後,牙買加即出口了83,000磅的優質咖啡。
牙買加藍山綠豆
現狀現如今,真正的藍山地區是一個僅有 6000公頃種植面積的小地方,很多标有“藍山”字樣的咖啡其實都隻是在藍山周邊周知而已。
上世紀,因為飓風和市場的原因,牙買加的咖啡出口一度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幸好,1969年,日本UCC提供了相關援助,引入了生态種植法,并為牙買加咖啡付保險金,作為回饋,牙買加于1972年與日本簽訂合約,将年産量的9成提供與日本市場,這也是現如今藍山咖啡在市場上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風味
純正的牙買加藍山咖啡采用水洗法處理,出品的豆子風味濃郁、均衡、富有水果味,略有酸味,苦澀味少,讓人回味無窮。
藍山咖啡的另一大優點是咖啡因含量極少,隻相當于其它咖啡的一半,故而隻要控制好量,也适合傍晚睡前品嘗。
分級牙買加為了保證自家出口的咖啡的質量,設有專門的咖啡局(CIB),并且有行政立法《牙買加藍山咖啡産業管理法例》來監督提升藍山咖啡質量。目前牙買加隻有四大莊園是通過官方認證的,他們分别是克裡夫頓莊園、斯東尼莊園、金杯莊園、RWS咖啡莊園。
藍山咖啡根據豆子的質量,從高到低分為NO.1、NO.2、NO.3和PB,其中PB就是圓豆。
出口配額
牙買加咖啡出口是官方配額決定,在2004年之前,藍山1号咖啡有85%分配到日本,5%分配到美國,5%分配到了歐洲,剩下的5%才是全球其他國家共同瓜分。這就導緻絕大部分的藍山咖啡都是通過日本轉流到其他國家,這使得牙買加官方較為尴尬,因為據統計,當時僅中國就消耗了全球15%的藍山,這其中基本上都是從日本高價購回,而牙買加的咖啡業卻沒有從中受益多少。2005年之後,牙買加官方開始有意識地調整配額,所以,現在國内其實也是可以買到純正的藍山咖啡的。2010年,杭州的咖啡協會訪問牙買加,獲得每年至少70噸的藍山咖啡豆配額。
更多知識牙買加除了藍山咖啡之外,還有高山咖啡、牙買加咖啡。
高山咖啡:指的是在藍山地區666米以下種植的咖啡,其被稱為藍山咖啡的兄弟品種。
牙買加咖啡:牙買加藍山地區以外種植的咖啡都被稱為牙買加咖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