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進藏“天路”傳出最新動向,為何施工艱難,投資超3600億,還要繼續修建?
我是知識君,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為何再苦再難都要修建第二條進藏“天路”?
第二條進藏“天路”就是川藏鐵路,這是一條連接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呈東西走向,想當初第一條“天路”青藏鐵路,在2006年開通,全國都議論紛紛,為祖國高興,要富就要先修路,青藏鐵路的建成,對我國來說意義非凡,完善了中國鐵路網布局,不僅能改變青藏高原貧困落後面貌,可以增進各族團結進步以及共同繁榮,可以促進青海與西藏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
青藏鐵路全長1956千米,運營速度達到了140公裡每小時,中國國外媒體評價青藏鐵路“是有史以來最困難的工程項目”,也是世界上最壯觀的鐵路之一,海拔最高的鐵路,也推進了西藏進入鐵路時代,甚至很多外國媒體表示,中國沒辦法修成,最終中國用實力告訴世界答案,建造的過程非常艱難,在剛建成之初,大家也很是興奮,國家能有更好的發展,人們還稱之為發展路、幸福路。
那既然已經有這條天路了?為什麼還要建造第二條天路,川藏鐵路呢?這個工程到底有多難?
川藏鐵路是我國第二條進藏鐵路,從四川成都到拉薩,線路全長大約有1838千米,設計的速度達到了120到200千米。
雖然川藏鐵路是在2013年開工建設,但其實在建國初期就已經開始勘察,可以說川藏鐵路承載了幾代人的夢想,但也在證明着川藏鐵路的修建難度,如果簡單,應該早就建好了,因此也成為了“最難建的鐵路”。
2014年,正式開始建設成雅段,到了2018年,成雅段開通,她是屬于分期分段的建設運營,預計2025年才能全線通車,我們被稱為“基建狂魔”,有一點就是建造速度快,高鐵的建設速度也不例外,加上這麼長時間的工作,可見這一工程之大。
前段時間,川藏鐵路傳出了新動向,采取分段建設運營方式進行推進,成雅段已經開通,而拉薩至林芝段預計會在2021年底進行開通運營,而雅安至林芝段的先期段已經在2020年年底開工。
這個工程難在哪裡?
這條川藏鐵路的建設全線路台階式八起八伏,累計爬升高度超過了14000米,從成都跨上青藏高樓,在修建的過程當中,是需要面對崇山峻嶺、地形高差、複雜地質、山地災害、高原的缺氧,還會有季節凍土以及生态環保等問題,這對于建設來說,是個大問題。
并且川藏鐵路會遇到很多極端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特征,比如山嶺重丘、風沙荒漠、雷雨雪霜、高原高寒等,在這途中,還需要跨過14條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無怪乎被稱為“最難建的鐵路”。
這麼大的工程投資也是不少,最難建造的雅安到林芝段,就投資了3198億,拆遷費就達到了67億,成雅段的投資在41.65億,拉林段的總投資為366億,并且這個項目全部由國家出資,這在鐵路的建設上,是很少見到的。
那這麼難建造并且投資又大的“天路”,為什麼非建不可呢?
從青藏鐵路的建造意義,我們不難看出“天路”對我國的意義,而修建了川藏鐵路的意義我們主要可以分為3點。
1、修建成功後可以對西藏地區的人口數量、人口密度以及經濟總量進行加強控制,其實隻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去修建進藏路線,還是不值得這麼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的,但是西藏是我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修建進藏鐵路,對西藏的拉動效應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不管代價有多大,隻要有這個技術,就要修建。
2、社會意義,青藏段的海拔很高,去的旅客就要忍受4000-5000的高海拔缺氧環境,建立了進藏路線,那麼也方便了大家進藏出藏,密切了西藏與中國内地的時空聯系。
3、軍事意義,西藏位于我國西南邊陲,和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家接壤,地理位置對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路線通暢,能夠應對印度威脅。
這麼來看川藏鐵路的修建是真的很重要,這下大家能理解了嗎?
#全能創作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