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巴拿馬運河到底有多強

巴拿馬運河到底有多強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7 06:28:18

巴拿馬運河到底有多強?提到運河糾紛,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也許是蘇伊士運河危機那場由納賽爾宣布将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引發的危機,最終以英法的失敗而告終在那次危機中,美國脅迫英法停火,然而讓美國人自己沒想到的是,他們自己也在另一條運河——巴拿馬運河上栽了跟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巴拿馬運河到底有多強?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巴拿馬運河到底有多強(巴拿馬運河的幾百年)1

巴拿馬運河到底有多強

提到運河糾紛,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也許是蘇伊士運河危機。那場由納賽爾宣布将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引發的危機,最終以英法的失敗而告終。在那次危機中,美國脅迫英法停火,然而讓美國人自己沒想到的是,他們自己也在另一條運河——巴拿馬運河上栽了跟頭。

一、運河修建計劃

修建巴拿馬運河的計劃最早可以追溯到1534年,時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曾試圖在美洲開鑿一條運河,以方便西班牙人的海外殖民探險活動。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不斷有人提出應該在巴拿馬開鑿一條運河以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兩個大洋。然而因各種各樣的原因,開鑿巴拿馬運河的工程被視作不切實際的幻想,始終未能付諸實踐。

查理五世

真正将開鑿巴拿馬運河的計劃付諸實踐的是法國人。1877年,法國海軍軍官阿爾芒和工程師盧西安對當地進行了勘測,并公布了修建運河的計劃書。法國人有了先前修建蘇伊士運河的先例,所以此次對巴拿馬運河的修建也是信心滿滿。

1881年1月1日,巴拿馬運河的修建工程開始了。盡管巴拿馬運河的長度隻有蘇伊士運河的40%,但由于地處熱帶雨林,氣候惡劣,地形也更為複雜,因此這是個更大的工程挑戰。巴拿馬運河的總工程師德·雷塞普想要修建一條與海平面平齊的運河,但是他在一年中隻在旱季的4個月前往了幾次現場。他的手下對雨季完全沒有準備,在雨季期間,運河的源頭查格雷斯河變成了洶湧的激流,水位高達10米。茂密的叢林裡充滿了毒蛇、昆蟲和蜘蛛,但最嚴峻的挑戰是黃熱病、瘧疾和其他熱帶疾病,這些疾病奪去了成千上萬工人的生命。到1884年,每月超過200人死亡。

德·雷塞普

雷塞普在目标明顯無法實現的情況下,仍保持長期投資和勞動力供應,但最終資金耗盡。據報道,法國在1889年花費了2.87億美元之後宣告破産。估計有2.2萬人死于疾病和事故,80萬投資者的積蓄遭受損失。5月15日,工程暫停,在随後發生的巴拿馬醜聞中,雷塞普和他的兒子查爾斯以挪用資金罪,被判處5年監禁。這一判決後來被推翻,這位88歲的老人從未入獄。

1894年,第二家法國公司——新巴拿馬運河公司成立,并接管了該項目。這家公司為了遵守巴拿馬運河特許權的條款,僅僅雇傭了很少的人力來運營巴拿馬鐵路,維護工程進展和工程設備。這家公司積極地尋找接受巴拿馬運河工程的買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甩掉這個“包袱”。

二、美國接手

然而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意識到了巴拿馬運河對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于是決定接手巴拿馬運河項目。1902年6月,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通過了接手修建巴拿馬運河項目的提案,美國最終以4000萬美元的價格獲得了巴拿馬運河的建造權。

西奧多·羅斯福

美國于1904年5月4日接手了運河項目的各項資産,獲得了法國人留下的勞動力和一堆近乎廢棄的工地建築、基礎設施和工程設備。美國政府成立了地峽運河委員會,用來監督巴拿馬運河修建項目的進行。委員會直接向戰争部長威廉·霍華德·塔夫特報告,以避免一直困擾法國的怠工和腐敗情況再次出現。

西奧多總統一開始任命約翰·芬德利·華萊士為巴拿馬運河項目的總工程師,但是華萊士不滿工程的各項條件,于是在1905年6月宣布辭職,總工程師的職位便由約翰·弗蘭克·史蒂文斯接任。史蒂文斯認為,地峽運河委員的存在十分礙事,于是繞過委員會直接向總統的行政團隊報告工程進展。史蒂文斯的成就之一,就是為數千名工人提供了各種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基礎設施,保障了工人們的日常生活。他還重修和擴建巴拿馬鐵路,方便了日後工程的進一步開展。

1907年,史蒂文斯辭去總工程師一職,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便任命戈索爾斯接替他。戈索爾斯是一位畢業于西點軍校的軍官,而且也是一位出色的土木工程師,具有豐富的運河修建經驗。巴拿馬運河最終于1914年竣工,這比預定日期提早了2年。

戈索爾斯

美國在巴拿馬運河的建設工程上花費了大約5億美元,是迄今為止美洲曆史上最大的工程項目。運河于1914年8月15日正式開通,通過的首艘船隻是貨船SS·安孔号。巴拿馬運河的開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航運的面貌,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航運獲得了極大的便利。

巴拿馬運河航拍

三、歸屬之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人開始質疑美國對于巴拿馬運河的主權,巴拿馬人認為巴拿馬運河應當歸本國所有。當地學生也進行了針對美國占有巴拿馬運河的抗議活動,為了穩定局勢,美國開始在巴拿馬運河附近增兵布防。蘇伊士運河危機的爆發,使得要求美國向巴拿馬移交運河控制權的呼聲更加強烈,尤其是在蘇伊士運河的事件中美國脅迫英法将運河主權交給納賽爾政府之後。緊張的氣氛于1964年1月9日達到頂點,有大約20名巴拿馬人和3至5名美軍士兵在暴動中死亡。

蘇伊士運河危機

1974年,美巴雙方針對巴拿馬運河主權問題展開談判。最終在1977年9月7日,美巴兩國領導人達成了《巴拿馬運河條約》,根據條約規定美巴兩國将共同成立運河管理委員會來管理巴拿馬運河,運河區的一系列機構的管轄權和經營權将逐漸的轉移到巴拿馬政府手中。1979年,巴拿馬雖然從美國人手中得到了運河區的主權,但實際上運河還是由美國所控制。

1989年,巴拿馬軍事獨裁者諾列加威脅美國按照規定履行條約,否則他将破壞運河。同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老布什假借維護人權和民主的名義出兵巴拿馬,諾列加遭到逮捕。然而美國的這種行為遭到許多國家,尤其是拉美國家的質疑,他們懷疑這是美國要拒絕履行《巴拿馬運河條約》的伎倆。1995年,巴拿馬政府作出聲明,保證巴拿馬運河将實現永久的中立化,美國才終于放心地履行條約。直到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政府終于奪回了巴拿馬運河的主權,巴拿馬運河至今依舊是巴拿馬政府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

巴拿馬風光

文史君說

巴拿馬運河的修建史和運營史,充斥着濃濃的殖民主義色彩。無論是最開始的西班牙殖民者,還是法國,乃至日後将運河修建成功的美國,他們的初衷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随着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在二戰後實力的不斷衰落,幾個世紀以來西方列強所奉行的殖民主義已經無法維系,多年來被冷落的巴拿馬人民自然也希望可以收回運河主權。最諷刺的是,美國曾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脅迫英法将蘇伊士運河主權歸還給埃及,看到了埃及人民成功奪回了運河主權,巴拿馬人民也深受鼓舞并開始向美國進行抗争。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國在蘇伊士運河事件中選擇幫助埃及,其本質并不是出于正義,而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參考文獻

張鵬,曹萌,窦天嬌編譯:《巴拿馬簡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

湯小棣,張凡編著:《列國志:尼加拉瓜 巴拿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浩然文史·ABC之友)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曆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衆号(id:haoranwenshi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