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要說漢獻帝遇害,其實就是想為當皇帝掃清障礙,因為劉備一直以來都是以仁義道德示于人,如果漢獻帝不死他就不敢稱帝,要是稱帝的話就毀了他忠孝仁義之名。但是他又很想當皇帝,當皇帝是也從小的夢想,《蜀書 先主傳》說; 劉備涿郡老家房舍東南角長着一棵桑樹,高五丈多形狀如傘蓋,劉備小時候和同村的孩子在樹下玩耍,劉備說我當乘此羽葆蓋車,羽葆華蓋車是天子專用的,這話被他叔叔聽到後責罵他說,你不能胡亂說話這是要滅門的。到了建安二十五年機會終于到來。
做了皇帝之後劉備不北伐曹魏反而南征,這也很不讓人理解,《蜀書趙雲傳》說; 趙雲勸劉備圖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兇逆,關中義士必裹食策馬以迎王師。雖然這話有點誇張但是很有道理,因為漢獻帝剛剛禅讓,在魏國忠于漢朝的人多少還是有的嘛,劉備要是讨伐曹魏多少總會有些人會來投靠的。劉備當時是天下聞名的人,仁義道德布于四海,去伐魏的話百姓義土肯定都來投靠,勝算要比伐吳大,而劉備确舍魏伐吳。
其實劉備當上皇帝後就圓夢了,已經沒有進取之心了,他就是想守住益州當他的土皇帝,漢代,魏國,吳國的将軍官職都是,四征将軍高于四鎮将軍,而劉備确是四鎮高于四征,《蜀書趙雲傳》以征南将軍遷鎮東将軍。"征",吊民伐罪讨伐叛逆征伐四方之意。"鎮",鎮守以武力維持安定之意。所以說劉備這時己經沒有進取之心了,本來人們都是寄希望于他能匡扶漢室,恢複漢室江山結果他确伐吳,最後大敗而歸,把人們的希望都磨滅殆盡了,所以人們恨他,恨鐵不成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