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陰日報-江陰網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今年以來,江陰積極推進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優”工程,不斷探索食品小作坊創新監管模式,通過建立功能齊全、生産規範、環保安全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打造“食安江陰”的特色名片。
位于鎮澄路1415号的澄西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于今年9月底正式揭牌投運,一期規劃40餘間鋪位,吸引了不少商戶入駐。
走進周大圓食品加工場,一股濃郁的牛肉醬香味撲鼻而來。作為集中加工區首批入駐的商戶,周源帶着純熟的牛肉醬加工手藝來到這裡開始了新生意。
澄西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入駐商戶周源說:“這裡各方面都很規範,政府還有房租補貼,讓我們這些租戶感到非常欣慰。由于這些有利的措施和便利的條件,我個人的銷量翻了不止一倍,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賣三五千瓶。”
作為目前江陰規模最大的集中加工區,澄西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地處臨港開發區中心點,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配備了先進、規範化的加工設施以及食品檢測實驗室,同時配套建設油煙處理、天然氣智能檢測等安全、環保設施,按照“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統一檢驗、統一配送、統一标識”的閉環式集約化管理,逐步實現食品源頭體系建設的可視化、可識化、可溯化。
目前江陰已建成顧山鎮、青陽鎮、雲亭街道、長泾鎮、臨港開發區5個集中加工區,食品小作坊從原來的432家優化整合為現有的376家,今年還将建成投運徐霞客鎮、澄江街道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
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産安全監管科科長梅輝說:“目前華士鎮也在積極籌劃中,這些加工區都建成之後将實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在江陰的區域性全覆蓋,能滿足江陰市場對食品小作坊産品的需求。”
在加強食品小作坊規範化建設的同時,市市場監管局還着力推進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工作,擇優培育“名特優”食品小作坊,推動江陰食品小作坊從“小散低、髒亂差”向“小而精、名特優”轉變。
本文來自【江陰日報-江陰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