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0:50:08

公元前7世紀,在尚不知太陽系、行星、恒星為何物的時代,先祖們用土圭(一種測日影長短的古老工具,利用垂直于地面而立的一根杆來觀察記錄它正午時影子的長短變化以此确定季節的變化)觀測日影,确立了夏至。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1

土圭。故宮博物院 圖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恪遵憲度抄本》記載了夏至之名的由來,這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确定的節氣。

夏至古時又稱“夏至節”。此時正值麥收,先民們載歌載舞慶祝豐收,祭祀祖先。英國、奧地利、丹麥等歐洲國家也有慶祝夏至的傳統,被稱為“仲夏節”。在英國,每年夏至日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自發聚集到巨石陣周圍觀賞日出,狂歡祈福。次日夜晚人們将慶祝仲夏夜。根據傳說,這天晚上人們可能看到小精靈,進入魔幻世界。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就是據此而創作的。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2

莎士比亞環球劇院《仲夏夜之夢》劇照。光明網 資料圖

這一時節的空氣對流強烈,午後至傍晚易形成雷陣雨。“東邊日出西邊雨”說的就是夏至典型的氣候特征,為這個節氣增添了一絲捉摸不定的夢幻色彩。

在中高緯度地區,由于地軸偏斜和地球自轉、公轉的關系,接近夏至日時會發生“白夜”奇觀,一種白天和黑夜并存的奇妙景象——因為大氣的散射作用,夜晚并不完全暗下來,黃昏尚未過去,黎明就已到來。

地處中國最北端的漠河市北極村就能觀測到這種奇觀,當地村民至今保留着獨特的夏至節風俗。每年到夏至這一天,村民們會自發來到黑龍江邊,點起篝火,跳着舞等待北極光的出現。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3

2019年夏至,漠河第二十九屆北極光節活動現場。東北網記者 霍枭涵 攝

夏至當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正午時分北回歸線地區會出現短暫的“立杆無影”現象。北回歸線穿越中國經過台灣、廣東、廣西和雲南,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們可以在夏至日前後幾日的中午,在太陽下立根竿子,觀察一下“立竿無影”的特殊現象。

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将不斷南移,從此白晝漸短,日影漸長。

2021年的夏至節氣從6月21日到7月6日,涵蓋“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三個物候。

夏至一候:鹿角解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4

夏至的第一個五天,鹿角脫落了。

鹿角,通常指鹿科動物馬鹿或梅花鹿的角。

鹿角是雄鹿的第二性征。全球近40種鹿科動物幾乎都隻有雄性才長角,除了個别種類——環北極地區的馴鹿雌雄都有角,而最原始的鹿科動物——獐恰恰相反,兩性都無角。

鹿角年年都會更替。春天,剛萌發的鹿角尚未骨化,有着豐富的血管、神經和軟骨,表面覆蓋着細密的絨毛,這便是珍貴藥材鹿茸了,據說有滋補強身的功能。

待鹿茸長到三四個月,達到最大尺寸後,骨質開始變硬,外層柔軟的表皮逐漸幹枯脫落。脫落的過程看起來血淋淋的,但鹿自己并不會有什麼不适。一旦表層的茸脫落完,裸露的骨質角不是活組織,不會感知痛感,成為雄鹿抵抗天敵和競争配偶的有力武器。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5

2021年5月17日,麋鹿在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内活動。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一般來說,鹿的年齡越大,雙角分杈越多。比如雄性的梅花鹿和馬鹿,1歲時雙角不分杈,2歲時長出眉枝,3歲長出第二枝,4歲長出第三枝,以此類推……所以單看角的分杈情況可以粗略推斷出雄鹿的年齡。

角的外形和不同鹿的栖息環境、生活習性等密切相關。鹿角大緻分為三種:枝狀角——長得像樹枝的角,比如麋鹿、馬鹿、梅花鹿;掌狀角——長得像手掌的角,以駝鹿、黇鹿為例;沒有分叉的小角——很短小不會分叉的角,通常長在小型鹿科動物身上,如毛冠鹿、普度鹿。

雄駝鹿在開闊的疏林和濕地覓食,向兩側平攤的巨大掌狀角不會影響其活動。雌雄都長角的馴鹿需要用雙角撥開雪層覓食……經過不斷的進化,每一種角和它的主人達成了獨一無二的适配性。

頭上長角的動物很多,最常見的如牛和羊。那麼,鹿角有什麼特别之處呢?

角是哺乳動物頭部表皮及真皮特化的産物。哺乳動物的角可分為洞角、實角、叉角羚角、長頸鹿角、表皮角等五種類型。鹿角是真皮形成的骨質角,是實心的,屬于實角。

牛羊角屬于空心的洞角,終生不更換;叉角羚角介于洞角和實角之間,角鞘每年脫換,骨心不脫落;長頸鹿角由皮膚和軟骨組成,從不脫落;總被盜獵分子惦記的犀牛角屬于表皮角,是上皮組織的衍生物,主要成分和指甲一樣都是角蛋白,和頭發一樣可以再生。

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的身體零部件的哺乳動物。犀牛角的再生與鹿角不同,畢竟頭發、指甲不能算作身體器官,它們的生長更替也毫不稀奇。

鹿角的再生能力也是生物學秘密之一,至今也未能徹底揭秘。英國皇家獸醫學院的科學家對鹿角的非凡再生能力開展了研究,他們認為,幹細胞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能是通過荷爾蒙,如雌激素或睾丸激素等信号傳遞途徑進行調控的。這些研究可能有助于最終實現對受損的人體組織的修複。

想象一下,如果人的手臂、斷掌可以像鹿角一樣再生……

不過,已知的大部分鹿的角都不是在夏至時節脫落的,而是在冬季,或者到來年初春的時候脫落後再生。少有的例外是青壯年馴鹿,它們的角一般要到春天甚至初夏才會脫落。

對于馬鹿或梅花鹿而言,夏季是鹿茸開始骨質化為鹿角的開始。如果是人工養殖的鹿,夏至時節正是割鹿茸的時候。

這麼說來,古人眼中的夏至一候“鹿角解”,要麼可能說的是馴鹿,要麼指的是割鹿茸,要麼……就是古人搞錯了。

在動物園這類場所,鋸鹿茸主要是出于安全考慮,包括鹿群自身的安全,以及工作人員和觀衆的安全。因為每年一到繁殖季節,雄鹿們就會變得性情暴躁,一旦發生“火拼”,沒有可以自由自在奔跑的原野,鹿群間則沒有了相互躲避的餘地,必将傷亡慘重。

工作人員采集鹿茸時一般會考慮動物福利,打麻藥、塗藥止血等是常規操作。而那些純粹沖着經濟利益采鹿茸的盜獵分子,不會打麻藥,直接割茸,甚至用電鋸切割,對鹿造成很大的傷害。這些帶血的鹿茸流淌着鹿兒的血淚。

夏至二候:蜩始鳴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6

夏至的第二個五天,知了開始鳴叫了。

蜩(tiáo),古書中通常指蟬,也就是俗稱的“知了”。

蟬生活在溫帶至熱帶地區,已被記錄的約有3000種,常見的如蚱蟬、蟪蛄(huì gū)、鳴鳴蟬等。

蟬鳴唱是為了求偶,通常隻有雄蟬才會鳴唱。它們會發出三種鳴聲:應和其它雄蟬的鳴叫,交配前的求偶聲,被捉住或受驚吓時粗厲的鳴叫。在人類聽來頗為聒噪的蟬鳴對雌蟬來說卻是美妙的樂曲。它們循聲找到自己的伴侶,交配産卵,之後便慢慢走向生命的盡頭。

雖然蟬夏日大合唱的時長很有限,但它們并非隻能活那麼久。可以唱歌的是成蟲,在尚未開始吟唱前的漫長歲月裡,幼蟲都躲在地下。

不同種類的蟬在地下穴居的時長不同,有一些潛伏3年,有一些潛伏5年,最長的可潛伏17年。這些數字雖差别很大,卻都是質數。科學家相信,這樣能減少它們和其它蟬一起出土的概率,防止相互争奪資源,還能幫助它們躲避天敵。這樣看來,蟬還是頗有天賦的數學家呢!

2021年恰好是北美“17年蟬”破土而出的年份,美國多地爆發“蟬災”。它們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昆蟲,還是同生共死的命運共同體,聲勢浩大的合唱好像外星飛船正在着陸發出的聲響。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7

近日,億萬隻17年蟬開始破土而出,現身美國東部和中西部部分地區。這是5月18日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拍攝的17年蟬和蟬蛻。 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在潛伏期,蟬的幼蟲會不斷汲取植物根部的汁液以維持生命。待時機成熟将要羽化之時,它們往往會選擇雨後泥土柔軟的黃昏或夜間,掘土而出,本能地爬上樹幹或葉片,曆時一小時左右完成蛻殼,從幼蟲羽化為成蟲。這就是“金蟬脫殼”的由來。

古代文人很愛“蟬”。《寒蟬賦》賦予了蟬“文、清、廉、儉、信”五種君子般的品德。作為華貴高潔的象征,蟬羽和貂尾一并成為了古代王公顯貴官帽上的飾物,合稱“貂蟬”,後來管理宮中頭飾、冠冕的女官被稱作“貂蟬”官——傳說中的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近年來,随着城市化擴張,夏天的蟬聲似乎愈來愈少了。殺蟲劑廣泛使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人為捕捉等種種原因都令這種高調的小蟲兒處境堪憂。特别是土地硬化的普遍現象更是截斷了蟬的生命之旅——城市地面鋪上了水泥、地磚和柏油路,蟬的幼蟲既無法躲進土裡好好生長,也沒法鑽出地面羽化飛行。自2010年以來,作為中藥材的蟬蛻市場價格已一路走高至四五倍。

又到了蟬鳴聲聲的時節。蟬蟄伏了那麼久,隻為生命最後的高歌綻放,怎能不聲嘶力竭,盡情宣洩。也許,它們正大聲呼喊求救,期待有生之年重回綠水青山。

夏至三候:半夏生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8

夏至的第三個五天,半夏生長旺盛。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最常用的中草藥之一,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等功效。半夏在中國的分布極其廣泛,僅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發現野生植株。

半夏之名始見于《禮記·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故名。”

但是如何解釋半夏之名的由來,如何理解“半夏生”的涵義,至今仍有争議。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9

半夏

顔師古曾為典籍批注曰:“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為名也。”但半夏的實際生長節奏顯然并非“五月苗始生”。在本草典籍中,屢見古人對半夏二月生苗或生葉的記述,如《本草綱目》轉引《吳普本草》“二月始生葉”。

夏至正是半夏生長的旺盛期,也是其花期。此時,人們很容易看到半夏黃綠色的花,也就是天南星科特有的佛焰苞。佛焰苞因其形似廟裡供奉佛祖的燭台而得名。整個佛焰花序恰似一枝插着蠟燭的燭台。

也有人認為,“半夏生”是指夏季過半時,最适宜采集半夏地下的塊莖。對此,古人也有不少論述。《圖經本草》認為:“五月采則虛小,八月采乃實大。”蘇頌稱:“五月、八月采鞭,以灰裹二月,湯洗曝幹。”《本草詳節》曰:“半夏,一莖三葉,高二三寸,八月采根。”可見,半夏五六月間雖可采收,但以八月為佳。

還有學者認為,“五月半夏生”是古人對半夏“珠芽生殖”現象的描述。山東中醫藥大學的丁兆平在2020年5月刊發于《中國中醫藥報》的文章《正解“五月半夏生”——顔師古半夏“五月苗始生”說法考疑》中指出,在農曆五月,半夏的植株中部會生出小小的球莖,它是半夏的珠芽,将成熟的珠芽埋入土中,會生成下一代半夏。

所以,“半夏生”的真正涵義也許是指半夏的“傳宗接代”,亦即球莖的再生——到了夏至時節,新一代芽球的“全身”成形,完成了半夏“寶寶”孕育的全過程。筆者認為,這一解釋最符合實際的物候現象。

珠芽繁殖是植物營養繁殖方式的一種,屬于無性繁殖,是利用帶根植株旁邊長出的具有株叢性質的小芽同母本分離,從而進行單獨繁殖的方式。進行珠芽繁殖的植物除了半夏,還有山藥、百合、睡蓮等。

植物繁殖的方式多種多樣,單是營養繁殖,就包括分根、壓條、葉插、芽葉插、扡插、嫁接、珠芽繁殖等多種形式。這些形式繁殖速度較快,且能保持某些栽培物的優良性征,被廣泛地應用于花卉和果樹的栽培中。

除了半夏,以“夏”為名的中草藥還有夏枯草、夏至草、夏天無,它們共同構成了漫漫長夏的一方風景。

這期,我們将回顧芒種的物候觀察記錄。下一期《物候記》,我們将為大家解讀小暑三候,同時回顧夏至的物候觀察記錄。

(澎湃新聞 作者李蔚 系自然教育機構自然萌創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畫:季靜,封面圖設計:薛之韻,海報設計:白浪。)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夏至的那一天影子最長還是最短(夏至的故事仲夏夜未眠)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