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千畝鹽堿變身生态扶貧林

千畝鹽堿變身生态扶貧林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1-05 13:33:33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日電 題:科技賦能 鹽堿灘變身豐産田

新華社記者連振、劉懿德

黃澄澄的玉米鋪滿院落、堆成小山,村民常迎春和妻子劉煥梅正忙着給玉米倒堆,通過晾曬降低玉米籽粒含水率。看着滿院的玉米,常迎春喜上眉梢,“60畝地收了11萬斤玉米,平均畝産1800多斤,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千畝鹽堿變身生态扶貧林(鹽堿灘變身豐産田)1

10月29日,在内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三家子村,村民劉煥梅在晾曬玉米。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常迎春是内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以下簡稱“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三家子村的村民。村裡原來到處是鹽堿地,“白花花一片,光長苗,不長棒,遇水就澇,天熱就旱”,這是過去大家種玉米的生動寫照。“産量低、效益差,大家都不願意種地。”他說。

科左中旗位于西遼河平原區,蘇打鹽堿化耕地面積達193.7萬畝,分布廣泛。這些耕地,土壤鹽分重、堿化度高、肥力低,農作物保苗難、生長慢、産量低。“玉米平均畝産僅400斤到800斤,由于收入低,一些蘇打鹽堿化嚴重的地塊長期撂荒。”科左中旗蘇打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示範項目科技組組長王偉說。

2020年,科左中旗聯合國内有關科研單位實施“2萬畝蘇打鹽堿化耕地改良工程”,三家子村的6700畝鹽堿地從此獲得新生。

“經多次試驗和分析,我們選用脫硫石膏、過磷酸鈣、微生物菌劑、有機肥、腐熟牛糞、深松深耕等多個改良技術,分别可以起到改良酸堿度、提升有機質含量、增加滲透性等作用。”王偉說,由于各地蘇打鹽堿化耕地的情況不同,單一技術無法發揮作用,因此他們針對不同區域的土壤環境,把上述技術中的三至五項綜合打包應用,科技賦能,效果逐年顯現。

3年來,經過工程、農藝、生物、化學等綜合改良手段,科左中旗2萬畝蘇打鹽堿化耕地改良項目成效日漸顯著。三家子村今年6700畝鹽堿地改良地塊的平均畝産已達1750斤,比改良前增加了約1000斤。

随着鹽堿灘變成豐産田,三家子村也發生了變化。往年的秋收時節,村裡田間地頭少見忙碌景象,更罕見豐收的喜悅。如今,收割機、打捆機在農田穿梭作業的轟鳴聲,村民們在自家院子倒堆晾曬玉米時歡快的聊天聲,已經成了村裡秋收的“主旋律”,大家自發改良蘇打鹽堿化耕地的積極性也被激發出來。

村民杜永吉家有120畝耕地,其中40畝位于項目區。“今年的差别真是太大了,沒改良的地塊也就畝産700斤左右,改良的地塊畝産能達到1600斤。”杜永吉說,他打算明年把剩餘的80畝“孬地”也改成“良田”。

杜永吉不怕自己改不好,因為在“農牧民課堂”上,有專門的技術人員現場解答問題。這個“農牧民課堂”是2020年秋季,由科左中旗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示範項目專家組設立的。

千畝鹽堿變身生态扶貧林(鹽堿灘變身豐産田)2

10月29日,在内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鎮三家子村,村民杜永吉在晾曬玉米。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專家們經常來到村裡給大家講解鹽堿地改良、玉米種植的技術問題。“到今年,‘農牧民課堂’已經辦了14期。專家們用專業的知識、豐富的經驗,讓廣大村民們帶着問題來、帶着方法走。”王偉說。

蘇打鹽堿化耕地改良項目給村民帶去了技術,也送去了科學種田方法。常迎春坦言,大家以前澆地都是大水漫灌,不僅費水,也無益于改良土壤。“項目區裡都是淺埋滴灌,成本低、節水多,鹽堿沉積也少,現在大家也都跟着用上了這項技術,省水省肥還增産。”他說。

目前,科左中旗2萬畝蘇打鹽堿化耕地改良試點示範項目已經完成。科左中旗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産基地,主要種植玉米,預計今年糧食産量達64.4億斤,比去年增加1.7億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