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擇吉選個好日子做事、辦事、出行的習俗是一項曆史悠久的傳統文化,選個好日子,正是我們常常說的選個“黃道吉日”。
這種獨特的測吉兇擇日文化在民間具有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從遠古時期就開始出現,也沒有特意保護這個文化,而是自然而然的傳承了下來,直到當代。
黃道,是一個天文學術語,指的是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即一個假想的與地球同心的無限大半徑的圓球)中的視路徑,或者說是太陽在天空中穿行的視覺軌迹的大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地球公轉軌道面在地球上的投影。
我們平常所說的12星座,指的就是黃道十二宮,即位于黃道帶上的十二個星座,古代的人們根據太陽所處于黃道上的具體位置來判斷季節和日期。
在古代,人們依據天體星象運行變化推測曆法,而且還總結了這種現象對人類影響的規律,制定了黃黑道日。從而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趨吉避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與選擇。
人們把日辰中的十二地支分别與十二星宿天神相配,稱之為某神值日,即:
子日青龍,醜日明堂
寅日天刑,卯日朱雀
辰日金匮,巳日天德
午日白虎,未日玉堂
申日天牢,酉日玄武
戌日司命,亥日勾陳
其中,人們把青龍、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這六個星宿定為吉神,稱其為“六黃道”,當此六神值日時,即為“黃道吉日”,諸事可行,百事吉利、萬事如意,不須顧慮兇忌。而另外六神則為“六黑道”,即為“黑道兇日”,凡事宜小心慎行。
自古以來,我國的儒、道、佛三大學派都有擇吉日的說法,有關著作流傳下來的有《玉匣記》、《萬寶樓》、《敖頭通書》、《靈棋經》、《協紀辨方書》等書。
當然,十二值日神不管是黃道還是黑道,都有宜和忌,吉兇要根據具體事項而定,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根據具體的事項擇日。正統的黃道吉日還必須結合當事者的生辰進行參考選擇。
黃道吉日後來又泛指宜于辦事的好日子,比如舉辦婚禮、開工、開業、喬遷等等。
史家之韻——借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品五千年文明史之韻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