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正常體溫通常在37.8℃-39.2℃之間。
圖自:animalwised
但當體溫超過這一範圍或者持續時間過長,就要引起重視了。
發熱的類型不一樣,應對的策略也不盡相同。
生理狀态下,貓咪也會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比如劇烈運動、妊娠期、應激反應等,當貓咪體溫出現異常時,需排除以上情況。
因此,首先要先了解高熱、發熱、無名高熱的區别:
是體溫調節功能障礙,但中樞的調定點(set point,SP)未發生變化,導緻的一種體溫升高。比如中暑,甲狀腺功能亢進,癫痫發作等。
是在緻熱源的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升,引起的體溫升高。在大多數情況下,病史和體格檢查可以發現發燒的原因,或者發燒自發緩解,或對抗生素治療有反應。
圖自:fever
但是在一小部分患者中,發燒的原因并不很明顯,問題變得持續存在或反複發作,這些患者患有不明原因的發燒(fever and 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FUO定義是發燒,總結有以下特點:1. 發熱持續至少1周;2. 無明顯急性炎症過程;3. 不容易找到病因。
引起FUO潛在病因衆多,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病毒性感染較常見),如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貓白血病病毒;之後是免疫介導性疾病、腫瘤等原因。
FUO的貓咪應該接受全身性檢查。一般說來,檢查分為三個階段。
▌ 第1 階段:徹底的病史了解和體格檢查,如CBC、生化、尿檢等。
▌ 第2 階段:其他的非侵入性和侵入性診斷試驗,如影像學檢查、心電圖、血清學檢查或PCR等。
▌ 第3階段(第2階段未診斷出結果):治療性試驗,如退熱劑、抗生素、皮質類固醇等。
圖自:myfriendlypets
在緻熱源的作用下,下丘腦體溫調定點上移,體溫升高,并伴有機體各系統功能和代謝的改變。
發熱是機體對疾病、藥物、毒素等做出的反應,有利也有弊;有時候降低體溫對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動物是有害的。
➤ 抗感染能力的改變:
▌ 熱影響:研究表明,有些緻病微生物對熱比較敏感,一定高溫可被滅活,如肺炎球菌;
▌ 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許多微生物需要鐵元素,發熱時内生性緻熱源使循環鐵的水平降低,因而抑制微生物生長;
▌ 某些免疫細胞功能加強:促進白細胞的遊走和包裹病竈,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等,有利于機體清除病原;
圖自:animalwised
➤ 對腫瘤細胞的影響:具有一定程度抑制或殺滅作用。
➤ 對機體的損害:物質代謝改變:發熱時,能量需求增大,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調高13%。
l 血糖變化,機體無氧糖酵解加強,可能導緻乳酸增多;
l 脂肪分解可見脂血症,脂肪氧化不全時可能出現酮血症;
l 蛋白質分解加強,導緻營養不良,實質器官及肌肉萎縮變性,緻器官功能衰竭;
l 發燒會導緻動物厭食,嗜睡和脫水等臨床症狀;
存在風險,未确診時,進行藥物治療可能導緻臨床症狀惡化、耽誤病情等影響。
✔ 查明FUO動物的病因,進行特異性治療;
✔ 在查找病因存在困難時,基于基礎檢查采取進行性治療;
▌物理降溫:如用酒精塗抹爪墊,放置在通風涼爽的地方等;
▌借助藥物:對于确實發燒的動物,由于下丘腦體溫調定點發生改變,外部降溫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可以借用藥物,降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設定點來進行治療,如氟尼辛葡甲胺等,但需注意不良反應和并發症;
圖自:princetonvet
▌1. 查明FUO動物的病因,進行特異性治療;
▌2. 在查找病因存在困難時,基于基礎檢查可采取支持性治療:
✔ 液體療法,改善水和狀态,降低溫度;
✔ 基礎檢查上,選擇抗生素、抗真菌藥、免疫抑制療法等方式治療;
✔ 營養支持,長期發生厭食時需及時補充能量;治療腫瘤,化療或手術;
✔ 退熱劑。
該如何預防呢?針對較常見的無名發熱,建議:
每年按時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及寄生蟲,做好牙齒護理,加強營養與運動增強體質。
圖自:petcompanionmag
【今日所長互動】
每隻小貓咪的正常體溫都不一樣,你家貓咪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
參考文獻:
[1] 張令玉,劉鵬,慕宗曉,徐楠.貓發熱的診斷與治療[J].山東畜牧獸醫,2017.
[2] 馬躍,張曉瑜.貓、狗不明原因發熱的病因診斷[J].四川畜牧獸醫學院學報,2001:60-63
[3] 趙德明.獸醫病理學[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194-204.
[4] Richard W.Nelson.小動物内科學[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2:1173-1175.
責任編輯:LNS
本文為貓研所原創,謝絕任意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