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在古文中有哪幾種意思?動詞(1)專擅,獨斷專行,專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辄在古文中有哪幾種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動詞
(1)專擅,獨斷專行,專權
①辄,專辄也。——《廣韻》
②辄,遇事既然也。皆倚恃妄作之意。——《韻會》
③臣辄敕主者及黃門令罷爽羲訓吏兵,以就第。——《三國志》
④甘受專辄之罪。——《晉書·劉弘傳》
(2)又如:辄代(擅自替代);辄行(辄自行使);辄爾(任意);辄悔(擅自反悔;随便反悔)
副詞
(1)立即;就
①飲少辄醉。——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②造飲辄盡,期在必醉。——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③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公(袁可立)一日視西城,有内珰殺人者,公辄按捶問抵罪。”
④明.王時敏《煙客題跋·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蓋時見公(袁可立子袁樞)墨沈,不覺小巫氣索,欲下筆而辄止者數四。”
⑤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嘗,苟文人墨客,淺嘗辄止,用以悅性陶情,有何不可?”
(2)總是,每次
①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辄返。——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②迨試而辄困。——《溫病條辨》叙
③語及時事,辄颦蹙不答。——《明史·馬文升傳》
(3)則
地方百裡之增減,辄為粟百八十萬石。——《漢書·食貨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