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周圍沿海水位變化較大的原因?近三十年來,全球城市化快速發展,至2016年,全球超過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根據預測,至2030年,全球城市面積将超過120萬平方公裡,新增的城市面積半數将分布在亞洲地區(中國和印度為主)[S1] 快速的城市化将改變區域氣候和水文環境,并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城市熱島就是問題之一,其會直接影響城市的能源消耗、環境質量和人類健康城市濕地“冷池”效應起着抵消熱島效應的重要作用如何定量明确城市濕地“冷池”效應的降溫能力和效率以及明晰城市濕地“冷池”效應與城市濕地特征的關系?回答上述問題對如何科學制定城市發展方向和規劃具有重要意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濕地周圍沿海水位變化較大的原因?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近三十年來,全球城市化快速發展,至2016年,全球超過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根據預測,至2030年,全球城市面積将超過120萬平方公裡,新增的城市面積半數将分布在亞洲地區(中國和印度為主)[S1] 。快速的城市化将改變區域氣候和水文環境,并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城市熱島就是問題之一,其會直接影響城市的能源消耗、環境質量和人類健康。城市濕地“冷池”效應起着抵消熱島效應的重要作用。如何定量明确城市濕地“冷池”效應的降溫能力和效率以及明晰城市濕地“冷池”效應與城市濕地特征的關系?回答上述問題對如何科學制定城市發展方向和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态研究所濕地生态系統管理學科組研究人員利用Landsat-8 TIRS數據、城市建築三維數據和城市濕地分布數據,結合地溫模型,分析了城市熱島效應特征。在此基礎上,構建“冷池”能力指數和“冷池”效率指數,定量評價城市濕地“冷池”的降溫能力。研究結果表明,城市濕地“冷池”的降溫能力是城市綠地的42.3倍;城市濕地中,河流的降溫能力最強,其次為湖泊和水庫;城市濕地的水文連通性、形狀複雜度和面積是決定其“冷池”大小的關鍵因素。水文連通的城市濕地,其降溫能力是水文隔斷的6倍;城市建築群的高度和密度是限制城市濕地降溫能力的關鍵因素。
研究論文“Quantifying the cooling-effects of urban and peri-urban wetlands usingremote sensing data: Case study of cities of Northeast China”由東北地理所助理研究員薛振山、侯光雷、副研究員張仲勝等共同完成。成果發布在國際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上。
該研究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2016YFC0500401,2016YFA06023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1671087, 41671081, 41471081)、東北地理所“一三五”規劃(IGA-135-05)共同資助。
論文信息:Zhenshan Xue, Guanglei Hou, Zhongsheng Zhang, Xianguo Lyu, Ming Jiang, Yuanchun Zou, Xiangjin Shen, Jie Wang, Xiaohui Liu. Quantifying the cooling-effects of urban and peri-urban wetlands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Case study of cities of Northeast China.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9, 182:92-100.
圖1 城市熱島與城市濕地“冷池”效應
圖2 城市濕地“冷池”效應邊界确定
圖3 城市濕地水文連通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