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死鎖的簡化步驟?産生死鎖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操作系統死鎖的簡化步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産生死鎖的原因
當進程需要以獨占的方式訪問資源時,可能會發生死鎖(Deadlock)。死鎖是指兩個或以上進程因競争臨界資源而造成的一種僵局,即一個進程等待一個已經被占用且永不釋放的資源。若無外力作用,這些進程都無法向前推進。
産生死鎖的根本原因是系統能夠提供的資源個數比要求該資源的進程數要少。
産生死鎖的基本原因可以分為兩類:資源競争和進程推進順序不合理。
在資源競争場景下,系統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每個進程的需要。
例子:
A有紙,B有筆
A:你不給我筆,我就寫不了作業
B:你不給我紙,我就寫不了作業
彼此僵持不下……
多個程序同時運行時,進程推進順序不合理。
例子:
A要前進2步,到桌子前,再後退2步。
但如果執行順序不合理:A先後退,就永遠到不了桌子前,觸發不了後續動作,就會死鎖。
産生死鎖的必要條件
産生死鎖的四個必要條件:
注意:這四個條件是死鎖的必要條件,隻要系統發生死鎖,這些條件必然成立。反之,上述條件隻要有一個不滿足,就不會發生死鎖。所以要避免發生死鎖,隻需要破壞其必要條件。
死鎖的處理策略
對于死鎖一般有三種處理策略:預防死鎖、避免死鎖、死鎖的檢測及解除
通過設置一些限制條件,破壞死鎖的四個必要條件中的一個或幾個,讓死鎖無法發生。
例如,将資源分層,得到上一層資源後才能夠申請下一層資源,這樣就破壞了環路等待條件。用戶申請資源時,要求一次性申請所需要的全部資源,這就破壞了占有并等待條件。當一個已經占有某些不可剝奪資源的進程,請求新的資源而得不到滿足時,它必須釋放已經占有的所有資源,待以後需要時再重新申請,這就破壞了不剝奪條件。
這些預防死鎖的方法破壞了系統的并行性和并發性,通常會降低系統的效率。
該方法同樣屬于事先預防,但它并不事先采取各種限制措施去破壞産生死鎖的四個必要條件,而是在動态分配資源的過程中,用一些算法來防止系統進入不安全狀态,避免死鎖的發生。
具體策略如下:
1. 如果進程請求的資源會導緻死鎖,系統就拒絕啟動該進程;
2. 如果對一個資源的分配會導緻下一步的死鎖,系統就拒絕本次分配;
顯然要避免死鎖,系統必須事先知道所擁有的資源數量及其屬性。
一個著名的避免死鎖的算法是銀行家算法。
銀行家算法是DijkstraE W于1968年提出的。之所以稱為銀行家算法,是因為該算法可用于銀行系統。
所謂銀行家算法,是指分配資源之前先确定資源分配是否會造成系統死鎖。如果會死鎖,則不分配,隻有确認不會死鎖後才進行分配。
銀行家算法,需要按如下原則判斷是否分配資源:
解除死鎖的方法包括資源剝奪法、進程撤銷法、進程回退法、系統重啟法等:
剝奪陷入死鎖的進程所占用的資源,但并不撤銷此進程,再将這些資源分配給需要的進程,直至死鎖解除。
讓所有的進程回退到系統保存的檢查點,這種方法要求系統建立并保存檢查點、建立回退機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