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作品選
Vol.102
作品原文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參考譯文
朱雀橋邊長滿密密叢叢的野草,開遍星星點點的野花,烏衣巷口夕陽西斜。以前,春歸的燕子總是在王、謝等豪門士族的高大寬敞的房子裡築巢。如今這些朱門甲戶已蕩然無存,住在這裡的隻是老百姓而已了。
解讀分析
金陵是六朝的都城。六朝朝代更替頻繁,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曆史教訓,所以曆來寫金陵懷古的人很多,而劉禹錫是其中較早的一個。
這首懷古詩一開頭就把讀者帶到曾是六朝故都的南京城一角—烏衣巷。這裡是當年王、謝豪門世族的聚居之地,而今卻成了夕陽殘照,野草叢生的荒涼冷落之所。接着詩人又從掠空而過的燕子,想到了遙遠的古代。燕子依舊飛舞,但過去是飛入王、謝家族的堂殿,而今卻飛入“尋常百姓家”。時光推移,人世滄桑, 舊時權貴們那炙手可熱的權勢、金階玉堂富貴都已煙消雲散,而他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驕奢淫逸:“萬戶千門成野草,隻緣一曲《後庭花》”(《台城》)。作者通過懷古,對當時當權者不可一世的氣焰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對李唐王朝的日趨衰微表示了深沉的感歎。
這首懷古小詩,選材典型,發人深思。詩人雖然隻是選擇了王、謝這兩個盛極一時家族的衰敗沒落,但其意義卻遠遠超出了 這兩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它揭示了整個封建貴族階級的必然命運。
這是一首懷古詩,但通篇不發一句議論,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寄托自己的興亡之慨。“野草花”、“日西斜”、飛燕,這三種極簡單、極常見的貴物,被詩人巧妙地安排在烏衣巷這個特定的環境裡,野草、斜陽使人感到環境氣氛的慘淡凄涼,而飛燕栖息舊巢的特點,則喚起讀者對曆史的回顧和想象,成了聯結古今的紐帶,成了王、謝大族興衰的曆史見證,構成了古今盛衰的鮮明對比。集中力量描繪烏衣巷的現狀,巧妙地暗示烏衣巷的過去, 于景物描繪之中寄寓自己的感慨。
小詩對仗工整,語言淺顯,但卻蘊藉含蓄,感慨深沉,讓人思而得之,餘味不盡,可謂懷古詩中的上乘。
———— / END /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打開一往網易雲音樂官方電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