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正文字數:1500字
閱讀時長:約5分鐘
說到千禧年一代,大家應該都會先想起這些詞,宅男宅女、追星一族、小衆文化圈…千禧一代酷愛這些文化,往往為成年人們所诟病。
尤其是追星,因為網上的衆多反面例子,社會大衆對追星一族都有一些負面印象。
時代發展,試題發生的很大的轉變此前李子柒和袁隆平并列出現在了考試卷中,不少人都納悶道,現在的考試試題混進了網紅。但其實客觀來說,李子柒和袁隆平都是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袁隆平研制出雜交水稻拯救千萬國民于水火之中,而李子柒作為一個網紅媒體人,靠着優質的傳統文化影片将中國傳統文化帶到了世界舞台上,讓更多的外國人看到中華文化之美。
二者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沒有該不該成為考題之說。
除了李子柒,不少明星也開始進入教材、試卷。雖然有不少追星的學生黨因此感到激動,但是還是很多學生考試後反映:“試卷裡出現了一些不認識的人”。
迷妹看後狂喜,不追星的卻很想“撕卷”高年級的試卷中确實出現了不少明星素材。例如英語閱讀理解中出現了一些關于流行音樂的素材,語文閱讀中出現了“偶像力量”的話題……
對此,家長們持不一态度,有家長認為試卷題目與時俱進,追随潮流是應該的。但也有家長認為,不是所有考生都認識那些明星,用明星做考題不太公平。
但其實就考題來說,出題人一般都會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則,無論學生是否認識題目中的明星,都對答題沒有主要影響。
但不可置否的是,這種現象還是造成了一定影響。
明星被編入考卷,有學生是該明星的迷妹,看到考卷後欣喜若狂,一激動就答了個滿分。但有不追星的學生,甚至讨厭該明星,就很想撕卷子,甚至說出這分數不要也罷的話。
追星的利弊,向來是一個無解的辯題,大衆因此吵鬧了許多年都沒有找到答案。
▲ 追随時代的步伐
不可否認的是,娛樂文化在當代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據很大的比重。把明星編入考題的人其實也是想讓試卷更加貼近生活,貼近流行。
對于追求潮流的孩子們來說,這樣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引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給學習成績帶來了幫助。
▼ 忽略了不追星的群體
有些出卷人誤以為青少年都認識那些明星,于是出題時帶上了主觀臆斷。這樣隻會導緻不追星的考生看到考卷時一頭霧水,很是懵逼。
追星是當代青少年的普遍現象,無論喜歡的是流量愛豆、實力演員、流行歌手,抑或是球星、文化名人、科學大牛,其實本質上都算是追星。
一般偶像帶給青少年的影響是有限的,另外很大一部分的影響都是整個圈子帶來的。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确的“偶像觀”?★ 正視孩子的熱愛
偶像之所以稱之為偶像,是因為青少年視他們為“精神領袖”,父母面對孩子如此崇拜的偶像,需要先理性地去正視他們,判斷他們是否能給青少年帶來正面影響。
★★ 幫助孩子理解追星的意義
父母可以和孩子多多溝通,幫助他們找到追星的意義。偶像崇拜本質上崇拜的是自己理想中的模樣。
因為自己喜歡音樂而崇拜優秀的音樂人,因為想要姣好的面容而崇拜美豔動人的演員…本質上是相同的。
但很多追星的青少年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理解追星的意義。
★★★ 鼓勵孩子接受偶像的正面影響
追星可以不止停留在追随上,還應該更進一步地學習偶像的正面。學習他們身上吸引你的特質,如此,追星才是有意義的。
結語準确來說,追星沒有準确的利弊。追星隻是一個媒介、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當中,人會成長成什麼模樣,其主觀能動性占據更大的作用。
隻不過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自我意識不夠完善,容易被圈子中的不良風氣所帶壞。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這裡是小鴻兒媽媽,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