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官方規定公務用語、教學用語、媒體用語必須使用烏克蘭語。烏克蘭語有北方、東南、西南三大方言,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都有差異,但不影響交流。烏克蘭語為東斯拉夫語的一支,使用西裡爾語字母。西裡爾字母是一種集拉丁、希臘語和特殊的“斯拉夫”字母的融合體。烏克蘭語是從1000年前基輔羅斯時代的東斯拉夫語發展而來的。俄羅斯語和烏克蘭語擁有共同的起源,因此烏克蘭語和其他2支現代東斯拉夫語言關系緊密也就不那麼奇怪了。雖然在很多方面相似,但俄語和烏克蘭語卻無法直接進行交流。當然有些講俄語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因為烏克蘭與波蘭關系較近,烏克蘭語和作為西斯拉夫語一支的波蘭語有很多相同的詞彙。
基輔的廣場
直到19世紀中期,由于詩人塔拉斯·舍普琴科的貢獻,烏克蘭語才發展為一種書面語言,并達到某種程度的标準化。然而,烏克蘭語也存在着幾種區域方言,主要分為“左岸”與“右岸“烏克蘭語以及在20世紀初移民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烏克蘭人所說的烏克蘭語。部分西烏克蘭人使用一種不同的斯拉夫語言,稱為盧森尼亞或魯塞尼亞語,盡管有些人堅持認為這不過是烏克蘭語的方言。以前,烏克蘭人大多為沒有受過學校教育的文盲農夫,但現在99.9%的成年烏克蘭人具備讀寫能力。
在蘇聯時代,不少以烏克蘭語為母語的人抱怨烏克蘭語被邊緣化,烏克蘭人有失去自身文化及其關鍵組成部分的危險。因此在後蘇聯時代,烏克蘭人緻力于推廣烏克蘭語,以提升其地位。的确,在蘇聯時代,俄語主導了行政、商業和教育等領域,許多俄羅斯人隻把烏克蘭語當成俄語的一種農民方言。許多烏克蘭人為改變這種狀況進行不懈的努力,以便使烏克蘭語成為學校的指定語言,并成為所有政府事務的官方語言。在許多烏克蘭城市的街道上,尤其在比較俄羅斯化的東部,經常可以聽到人們說俄語,因為大部分烏克蘭人通曉俄語,不時可以聽到對話的兩個人中,一個人說俄語,而另一個說烏克蘭語。他們彼此無溝通障礙,隻不過選擇讓自己感到舒服的語言進行交流。另一種叫做蘇幾可(surzhyk)的語言也在興起,這個詞源自一種混合谷物制成的面粉,表現為俄語和烏克蘭語的混合體。
基輔的地鐵
說俄語者對國家的“烏克蘭化“感到不公,并向政府遊說,試圖使俄語成為國家級、或至少是地方一級的官方語言。這成為後蘇聯時代烏克蘭大選中的重要議題。贊成使用烏克蘭語的人認為烏克蘭語是烏克蘭身份認同的關鍵部分,而支待俄語的人認為烏克蘭應該正視并承認相當一批以俄語為母語者的權利,并成為像加拿大那樣的雙語國家。
總之,烏克蘭在不同時期受過波蘭語和俄語的影響,在19世紀進行了語言純化。現代烏克蘭語作為一門獨立語言,并不是俄羅斯方言,與烏克蘭地區(政治,宗教,民族認同)的曆史發展有緊密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