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5 13:49:42

據《京都新聞》網站報道,當地時間12月14日下午,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在京都東山區清水寺公布了反映當年世相民情的年度漢字,“密”字被選為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1

根據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的解釋,選擇“密”字作為今年日本年度漢字的理由如下:

首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日本政府呼籲民衆拒絕“三密”,即避免前往“密閉空間”,避免接觸“密集人群”,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包含“密”字的防疫标語在日本街頭随處可見。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2

第二,雖然疫情使人們接觸的機會變少了,但人們可以通過網絡與所愛之人保持“密切”的聯系和“親密”的關系。

第三,在2020年,日本政界和演藝界曝出了很多“秘密”。

看了上面的解釋以後,也許你會發現,原來一個看似普通的“密”字,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也能具有如此豐富的含義。

其實,它的反義詞“疏”,也頗能作為2020的年度漢字,今天的話題就從這個字說起。

疏财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仗義疏财”這個詞,它的意思是“為了正義,拿出自己的錢财來幫助别人”。在這裡,如果我們忽略“仗義”這個前提條件,隻關注後兩個字“疏财”,我們可以驚喜(劃掉)發現,這個詞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我們在2020年的财務狀況,那就是——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3

的确,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很難在這場危機中獨善其身。疫情暴發初期,多數企業停工停産,全國人民居家隔離,餐飲、旅遊、娛樂等行業遭受重創,許多勞動者面臨沒有收入的窘境。

後來,随着國内疫情日趨好轉,中國經濟運行重回正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恢複正常。然而,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中國始終面臨較大的防控壓力,小規模的疫情反彈時有發生,生活的暫停鍵仍然有可能被随時按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的錢包沒有往年那麼鼓了,“剁手”的頻率也沒有往年那麼高了。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4

不過,與經濟上的損失相比,經曆了魔幻2020的人們更在意自己的生命健康。在社交媒體上,很多網友紛紛表示,2020年自己隻有一個目标——活着。至于“财源滾滾”這種單純而樸素的願望,隻能留給以後的年份去實現了。

發疏

如果說世界上沒有比錢包裡的紙币更稀疏的東西,那不妨先感受一下頭上的涼風拂過。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5

這屆年輕人雖然有很多還沒有脫單,卻已經早早脫發了。

網絡上關于年輕人脫發問題的讨論早已數不勝數。其中,巨大的生活壓力往往被認為是導緻脫發問題的罪魁禍首。

在新冠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内卷”“打工人”等詞彙的走紅更加直觀地體現了當代年輕人群體的生存焦慮。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保住頭頂的發量更是難上加難。

即便如此,當代年輕人也從來沒有向命運屈服。泡腳桶中升騰的袅袅熱氣、保溫杯裡浸潤的顆顆枸杞,以及購物車裡堆積如山的防脫發洗發劑就是他們決意與生活死磕的最好證明。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6

疏離

在大多情況下“疏離”都是作為貶義詞而存在,形容城市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然而如果抛開“冷漠”的那層含義,許多人第一次發現,人與人之間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互不打擾,正是一座優秀的城市難能可貴的地方。

回顧疫情爆發初期,城市仿佛按下暫停鍵,人口停止流動和聚集,大大小小的餐館沒有了煙火氣,劇場和電影院沒有了觀衆,學校裡沒有了朗朗書聲。大部分人不得不“宅”在家裡,以“與世隔絕”的方式共同熬過病毒肆虐的日子。“解封”後,大家出門也會時刻提醒自己戴好口罩,并與他人保持至少一米的社交距離。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7

為了保持距離,日常生活中出現了新奇的發明。比如——“一米帽”。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8

在結束了史上最長寒假後,“神獸”回籠,浙江某學校的“一米帽”在複課第一天上了熱搜。除了正常的消毒、測溫、檢測等方式外,“一米帽”可謂是返校後安全防護的奇招,能夠以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引導孩子之間有意識地保持安全距離。

複工、複産、複學後,各個食堂也立起了隔離闆。單人單座隔斷式就餐成為新規矩,你再也無法那麼輕易地從别人的餐盤裡夾走一塊肉了。

不要緊,肉不夠,精神食糧來湊。看看學校為高三學子貼心安排的印滿考點的隔離闆,你是否感到“壓力山大”,同時開始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分秒必争。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9

總之,“密”在今年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狀态,“疏”則在這一年帶給大家難得的安全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成為一種特殊的“解藥”。

在特殊時期如果忽視對距離的控制,仍然進行大規模聚集并且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則很難控制住疫情。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在疫情初期,美國累計确診病例達到第一個100萬用了約100天的時間,但是進入12月份後,美國僅僅5天就新增了超過100萬确診病例。

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德博拉·伯克斯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持續惡化,然而令人沮喪的是,仍然有許多地方官員和社區人員一如既往地重複着“戴口罩不管用”、“應該努力實現群體免疫”、“聚會不會導緻超級傳播事件”等說辭。伯克斯還強調,不能指望新冠疫苗來拯救自己,隻有嚴格遵守防疫指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才能真正控制住疫情。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10

德國當代社會學家亞明·那塞希(Armin Nassehi)就曾指出,“陌生:我們之間的距離是一種關鍵資源”。

現代都市社會常被人诟病是一個人情冷漠的陌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似乎越來越遠。然而,這種有距離的生活方式、具有匿名性的交往方式、能夠選擇性進行“隐身”的“權利”,卻是吸引諸多人留在城市的“福利”。

那塞希認為,陌生感和冷漠感為共同在都市生活的人們提供了基本資源。現代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的最大成就或許就在于不再直接掌控社交,轉而由陌生感來加以協調。

在生活中的許多情形下,人們會留意自己的行為,這其實是在感知他人,隻是不用參與其中而已。我們每天和無數人擦肩而過,全然一副陌生人的模樣,但這卻并不是因為彼此無視對方,恰恰相反,這是因為彼此都沒有忽視對方。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11

我們通過無聲的方式建立一種共同的契約——不打擾他人。這種契約可以讓人長時間友好相處,并且可以采用毫無風險的方式去應對他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不僅僅是對于自己的保護,更是在向周圍的陌生人表明,自己肩負起了對于他們的基本責任。

陌生感是一種資源,這種資源創造了所謂的現代社會的城市風格。我們每天看着人來人往的陌生人,但又要在某種程度上恪守城市中的普遍規則:可以無限靠近,但要保持冷漠;可處盈尺之地,但要保持距離。

隻有在城市裡才有機會見到衆多陌生人,而且也沒有人會帶來威脅感。隻有在城市裡你才能真正不為人所擾,因為無關人等實在太多。也隻有在城市裡我們才不會成為關注對象,因為我們彼此都是陌生人。我們渴望不為人所擾,他人同樣如此。每個人的行為都要得體,不要影響他人。城市風格源于内部監管,而非外部監管。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12

12月初,成都報告了新冠肺炎本土确診病例,其中一位20歲女孩趙某隐私曝光的事件在網絡上引發了巨大争議。官方通報中提到了該患者近14天内的主要停留場所,包括中冶中央公園、嗨藍調美甲店、小巷巷麻辣燙、海霧裡小酒吧、playhouse酒吧、赫本酒吧等。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13

消息一出,趙某的真實姓名、身份證号碼、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照片等隐私信息全都被公布在網上。一部分網友對患者大肆責備和辱罵,甚至對其私生活、相貌進行攻擊。

在疫情防控期間公布關鍵人的行蹤軌迹,以确保公衆知情、維護公共安全,這是合理且必要的。但如果不加限制地曝光相關人物的隐私信息,甚至形成網絡暴力,理應受到嚴懲。

隐私是我們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我們應當擁有這種适時适當“隐身”的權利,而不是随時随地如一個透明人般被他人圍觀和騷擾。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14

維持城市風格依靠一種“隐身”,如果秩序喪失,匿名身份公開,城市風格也就岌岌可危。在城市生活中,人們之所以可以旁若無人般地生活,恰恰是因為他人就在旁邊。在城市裡,你無須刻意觀察,因為人們總是在守望。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15

當然,這不是要完全淡化熟人關系。恰恰相反,大多數社會關系在本質上都是陌生的,隻有在這樣的社會中,這種親密和親近感才會具有信息價值。為了盡可能尋求在社會中隐身,密切關系顯得愈發重要。想一想愛情和伴侶的情感期望,這些在之前的社會中并不存在。對于少數關系密切的人,情感期望會增強,而對于其他人,這些期望則會降低。

其實,“疏離”“陌生”本身隻是一個中立的詞彙,并不等同于威脅和排斥。城市化在瓦解傳統的以血緣為基礎的人際關系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分工協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陌生”成為維護這種現代社會城市風格的關鍵資源。2020年,你我對于“密”和“疏”、“熟悉”和“陌生”或許都有了一番不一樣的理解。

今日話題:你覺得2020年度漢字是什麼呢?你的理由是什麼呢??

常見的反義詞講解(看了日本年度漢字)16

編輯:昱璋 黃泓

觀點資料參考:《穿行社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