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gōng】,象形字,武丁時期甲骨文的“工”字,方塊是朝下的,偶爾也見朝上的,像夯築城牆、堤壩時用的夯杵。祖庚、祖甲之後就寫作“工”。西周早期“工”字的下部有的寫成斧钺形,應該是表示工具的意思。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工部》工:巧飾也,象人有規榘(矩)也,與巫同意。......〖注〗徐鍇曰:爲巧必遵規矩、法度,然後爲工。否則,目巧也。巫事無形,失在於詭,亦當遵規榘(矩),故曰與巫同意。
許慎是根據篆文的“巨(矩)”字,就望文生義地把“矩”字手上所拿的東西當作了工匠用的矩尺。
“工”在古文字中,有時候通假作“官”,有時候通假作“功”,有時候是作地名,有時候是作神主,有時候是表示紀日的“壬”,需要結合上下文來分辨。但“工”的本義就是指工具,引申作工匠和建築、水利工程。
文獻選讀
/ / / 《詩經·周頌·臣工》 / / /
嗟嗟(傳達)臣工(群臣百官),敬(恭)爾在公(王家)。王釐(獎賞)爾成(功勞),來咨(檢查)來茹(慰勞)。這是周成王去視察農田時,樂工們在耨[nòu](除草)禮上唱的歌。衛士代表周王告誡群臣百官:王來檢查你們的工作,來慰勞和獎賞你們。你們要恭敬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成語典故
/ /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 /
工匠要想把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精良。“《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工匠要做好工,必須先磨好自己的工具。自己生活在哪個國家,就要追随那裡品德高尚的人,結交那裡所有的仁義之士。
小 常 識
/ / / 士農工商 / / /
《管子·小匡》: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古時候無地無錢的農民都是半農半工,在農閑時都會做一門手工業。通常一個家族部落都從事同一種手工業,這個家族也就以所從事的這門手工業為「氏」,如殷商的條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而有錢有地的人家,就想要讀書做官;有錢無地的人家,就會去經商。這就是古代社會的四大職業。
以「工」作偏旁的字
從「工」的會意字:巨,矩的本字,工匠畫直角用的工具。功,用力達成功績。 以「工」作意符的形聲字:式,法度規矩。巧,技藝精巧。紅[gōng],女紅,針線活。以「工」作聲符的形聲字:攻,攻擊。空,孔洞。項,頸後。江,水名。缸,瓦器。杠,床前的橫木。貢,奉獻祭品。邛,邛崃山。紅[hóng],粉紅色。虹,彩虹。
今天在部首「工」的字還有:
巫,能降神的人。
古文字寫成兩個“工”字
呈90度交叉,
。
左,左是“佐”的本字,
而左的本字是“”。
差,從左的會意字,
意思是手拿矩尺一量,
還差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