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強盜們那裡知道他們抓住的是一個多麼危險的人物。這位年輕人衣着華麗,舉止優雅。強盜們向他索要20塔倫(古羅馬希臘貨币名,約合10萬美元)贖金将他釋放,這位年輕人走時告訴強盜,他的身價應值50塔倫,并發誓要逮捕強盜們,并把他們處死。不過幾日,這群強盜們被捉獲了,并被送上了十字架。強盜們臨死時認出了站在他們面前下達命令的人,正是他們索要20塔倫的年輕人。這位年輕人,就是古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的統帥和政治家恺撒(約公元前100—44)。
凱撒出身于羅馬的名門貴族,年輕時就渴求取得羅馬的最高權力。為此他學習講演和寫作技巧,後來成為一位出色的演說家。他的努力使他成為當時知識最淵博的人物之一。他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時就敢于控告羅馬總督貪污腐壞,為此他赢得了極高的聲譽。當時的羅馬處于共和時代的後期,元老貴族和民主派之間鬥争尖銳。享有公民權的隻是羅馬城内的奴隸主和自由民,而城區以外,意大利各地和海外行省的自由民卻享受不到羅馬的公民權,但卻要擔負着和羅馬自由民一樣的義務。恺撒接近平民,進行着反對元老貴族的活動,這樣他在平民中的聲望越來越高。公元前60年,他和羅馬另外兩個統帥龐培和克拉蘇結成反對元老貴族的秘密同盟,這是羅馬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三頭執政”。為了鞏固這一同盟,恺撒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龐培,盡管她當時已與别人訂過婚。第二年,恺撒當選為執政官,再一年,恺撒但任高盧行省的總督。
在高盧,恺撒征服了骁勇強悍的高盧民族,不到10年時間,他占領了800多個城市,殲滅和俘虜了200萬人,使高盧成為羅馬的行省。恺撒還在羅馬的邊境推進到萊茵河岸。不久,他又越過海峽攻入不列颠島(現在的英國)。恺撒的顯赫戰功和卓越的軍事才能,使地在羅馬人中的威望日益高漲。這使龐培嫉妒和不安。這時克拉蘇遠征波斯的時候死了,龐培便利用自己的權力,頒布法律,要解除恺撒的兵權,命令他立即從高盧返回羅馬。
恺撒知道這是龐培的陰謀,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帶領軍隊打回羅馬,趁機奪取羅馬的最高權力。
公元前49年初,恺撒率師打回羅馬。龐培沒有料到恺撒會如此果斷進攻羅馬,他迎戰不及,倉皇逃往希臘。恺撒進入羅馬,成為羅馬的“獨裁者”,随後又得到統治整個意大利半島的權力。第二年恺撒率軍進攻希臘,讨伐龐培。龐培被打敗,逃到了埃及。恺撒也追到埃及。埃及國王為讨好恺撒,派人刺殺了龐培。埃及國王把龐培的首級和戒指獻給他。看着龐培蒼白而熟悉的面孔,恺撒流出既感傷又欣慰的淚水。他為昔日的同盟和女婿,今日的敵人舉行了正式的葬禮并追殺了謀害龐培的兇手。
按照當時父親的遺囑,埃及國王應和他的姐姐克利奧佩特拉共掌朝政。但他卻篡奪了姐姐的王位。當恺撒到來時,那位女王象歡迎自己的夥伴一樣歡迎恺撒。
按照傳統,第一次見羅馬要人時,要帶去一條毛毯賣給他。趁着黃昏女王悄悄進了恺撒駐紮的亞曆山大城。她讓人把她用好毛毯裹起來,送到恺撒的住處。她這一明智的舉止,一是為了躲避弟弟雇用的刺客,二是為了給恺撒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她的勇氣和美貌打動了恺撒,恺撒将她扶上了王位,并且愛上了她。他們有了自己的獨生子“小恺撒”。這之後,恺撒又率軍進入小亞細亞,隻用了5天的時間,就平定了龐培部下本都王子的叛亂。他用最簡潔的拉丁文字寫了捷報送回元老院:“到,見,勝”(veni,vidi,vici”)。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三V文書”。是這充分顯示了恺撒用兵神速、語言簡潔的特點。
在埃及女王和他們的兒子小恺撒的陪同下,恺撒班師凱旋,回到羅馬。全羅馬都沉浸在狂歡之中。他們縱情玩樂,遊行慶祝,隻見血染的戰旗在明媚的陽光下迎風飛舞。遊行隊伍擡着2800多個金冠進入城市,威風凜凜的恺撒高坐在戰車上接受人民的歡呼緻敬。在恺撒身後是規模龐大的步、騎兵和大戰的戰鬥表演。晚上還表演了非洲人與400頭雄獅的搏鬥,還有亞洲的戰鬥舞和希臘的芭蕾舞。
人民大會和元老院授予恺撒終身榮譽頭銜——“大将軍”和“祖國之父”。恺撒對羅馬的共和制度進行了改革:元老院增補了三百名成員,他們多數來自為人輕視的商業和一般職業階層,甚至有被征服國的代表,他們宣誓絕不反對恺撒的任何命令,恺撒給自由奴隸的子女和高盧人公民權,給受迫害的猶太教徒以宗教信仰的自由,他将居民移居到法國、西班牙,希臘等地,而且為羅馬招募了數千名的清潔工和市容美化工人。他制止了稅收官在各地勒索商人及農民财物的投機活動。他使貨币流通穩定。他還制訂了對各地總督的任使制度,打破以往總督職務由元老院恩賜的傳統。恺撒請一位希臘天文學家将羅馬曆法改為陽曆:每年365天,每4年中有一次閏年……恺撒給人民帶來了一個最公平、最仁慈、最開明的時期。恺撒想讓他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世界裡。有人認為今天的西方文明,是在恺撒的羅馬帝國的古老基石上逐漸建立起來的。
恺撒的權力越來越大,漸漸走向軍事獨裁,這引起了部分固守羅馬共和傳統的元老貴族的嚴重不滿,他們不是為了人民的自由,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組織起一個陰謀集團謀殺恺撒。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隻身一人到元老院開會。雖然有人事先警告他這天有人要暗殺他,但他沒帶衛隊,他認為那是膽小鬼幹的事。他從容地坐在他的黃金寶座上,笑着說:“今天不就是3月15日嗎?”一個刺客假裝懇求他辦某件事,抓住他的紫袍,這是行動的暗号。所有陰謀者一擁而上,刀劍象雨點般落在他的身上。恺撒看到了布魯圖——他的義子,向他撲來,給了他緻命的一刀。恺撒用最後的一點力氣說了最後一句話:“你也在内嗎?我的孩子?”他的身上中了23刀,其中3刀是緻命的。他在他舊敵龐培的雕像底座前倒地身亡。
恺撒是個偉大的軍事家,還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主要著作《高盧戰記》和《内戰記》,是他自己親身經曆的戰争回憶錄,文筆清晰簡樸,行文巧妙,是初學拉丁文者的必讀之書。
恺撒留下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帝國,還有一部他決定采用的曆法——儒略曆。這部以恺撒命名的曆法就是現在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的前身。恺撒死後,西方帝王往往用他的名字,來做為自己的頭銜。人們稱他是曆史上才幹卓絕、仁慈大度的君主的楷模,認為他是一位出類拔萃的真正的政治家。他對人民的安撫政策有效地治愈了戰争給羅馬帶來的創傷,是恺撒便羅馬帝國戰為古代最負盛名的帝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