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原著封面
人到中年,遭遇愛人的背叛,婚姻的破碎,一個全職主婦,膝下兩個還未成人的孩子,以後的人生路該如何面對,是奮起反抗,還是消沉堕落?
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命運再一次開啟了重啟鍵,這一次你的選擇又将是如何?
著名作家亦舒通過她的小說<<我的前半生>>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女人的故事。
2017年,該部小說被影視化改編,搬到了各大衛視的黃金頻道,精彩的故事情節,不同的演員風格,一經上映就成了電視劇中的爆款。
但是許多原著粉卻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電視劇中的狗血劇情和原著大相徑庭。
電視劇中,羅子君所有的成長不是靠閨蜜就是靠閨蜜的男友,而原著中雖然也有閨蜜的幫助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羅子君自身的覺醒。她面對婚變的一系列應對,堪稱一個婚變女人的重生逆襲史。
一、遭遇婚變,正視自己
生活的底色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一成不變,它總會适時地來個突然襲擊,提醒人們暴風驟雨,人生無常才是生活的常态。
沒有解釋,沒有商量,在子君33歲的一天接到了丈夫史涓生的離婚通知。
一切是那麼的突然,上一秒還被售貨員熱情地稱為史太太,下一秒就成了棄婦。
不僅如此,周圍的人都知道了,包括子君的女兒—安兒,而她竟然是最後知道的。
子君整個人都是懵掉的,當初是史涓生說要一輩子養她,要照顧她一生,現在卻要主動退出。
一句我養你,讓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安心地相夫教子。整整十五年和社會脫軌,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她,又該如何面對以後的生活。
她開始哭,開始鬧,開始央求涓生不要和她離婚,但涓生厭棄的表情讓她徹底失望。不念夫妻的一點情分,恨不得立刻把她掃地出門。
子君終于認識到,她和涓生的婚姻已經結束,離婚已成定局。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低聲下氣地去讨好他,祈求那個男人的施舍。
而她也終于開始正視自己,一個30多歲不再年輕,沒有工作經驗,沒有一技之長,别人眼中隻會逛街購物,養尊處優的闊太太。
她還有兩個孩子要撫養,生活還要繼續,她要為自己和孩子們振作起來。
就像書中所說,你的生命長得很,沒有人為離婚而死,你還要為将來的日子打算。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向來隻存在于童話中,曆經突變,正視自己,努力向前才是面對生活該有的态度。
如果你不能正視自己,那就談不上有任何改變,也就沒有任何機會。
<<我的前半生>>劇照
與其抱怨生活的不公,不如正視自己,直面以後的人生。隻有這樣才能在黑暗中的尋求光明的突破口,迎接冬日裡的那一縷陽光。
二、努力熬過最難的那段時光
最開始努力的時光總是難熬的,但是随着你慢慢的習慣和堅持,就會磨合它,适應它。
一個過慣了養尊處優,錦衣玉食的人,突然要像一個剛步入社會的青年人一樣,伸手讨生活,可想而知一開始是多麼艱難。
初回職場,子君也是各種的不适應。
每天七點早起搭船上班,忍受着船上各種污濁的空氣。喝着隻有茶色沒有茶味的茶水,吃着千篇一律的工作餐。
為了翻譯,常常要到各個部門查詢使用的名詞,有時候一等就要等一上午。下午還要開會,做跟班,查貨看貨,經常下了班也走不了。
工作中瑣碎的事也都推到了子君這個新人身上,辛苦數日交的文件,被老闆一句"不合格式"直接打回。這和之前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
當子君第一次拿到工資,雙手發抖,感歎這簡直就是血汗錢。
她萬念俱灰地伏在了桌子上。周圍沒有人來勸慰,她第一次見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同時也深刻的認識到,路是一定要走下去的,悲愁是沒有用的。
後來,随着與周圍同事的熟絡和對工作節奏的熟悉,子君也漸漸适應了新的生活,熬過了那段時間,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起色,整個人也變得年輕起來。
就連唐晶也誇獎她,"你适應的很好,現在連我都開始佩服你。"
一個人總要放棄之前舒适的環境,投入到一個陌生且未知的環境,才能獲得快速的成長。
三毛在<<你是我不及的夢>>裡說:
世上有許多事,隻要甘心,吃多少哭都不會受到傷害,它們反而成就了一種可貴的印記和生命的痕迹,成長中不可少的經曆與磨煉。
即便前路坎坷,布滿荊棘,也要堅持走下去。走出去才能看到外面的天空,走出去才能迎接不一樣的自己。
三、學會愛自己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懂得恰如其分地熱愛自己的人,一定能恰如其分地做好其他一切事情。"
一個懂得自愛的人,也是從心裡接受自己,熱愛生活的人。
自愛是人生漫長故事的開端。
<<我的前半生>>劇照
随着子君工作的步入正軌,她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一顆心也變得不一樣了。
她不再為難自己,不再糾結自己離婚的事,可以平靜地談起過往的事。對待周圍人禮貌有禮,對待前夫涓生也客氣周到。
她開始學會享受生活,空閑的時候,也會受約和唐晶去酒館裡小酌一杯,或者和朋友一起逛逛商場,看場電影。
她充實自己的業餘生活,書法、剪紙、木偶或插花、法文、德文等各種興趣班齊頭并上,還參加了某個大學的陶瓷班,她的興趣也有了明确的轉變,閱讀及美術成為了她的愛好。
在參加的陶瓷課上,張允信問她,“為什麼參加本班,是因為流行嗎?”
子君答道:“是因為命運對人,如雙手對陶泥,塑成什麼就什麼,不容抗拒。”
對待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讓子君不再閉塞,對于自己的愛,讓子君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唐晶也曾詫異的說:“最難得是你并沒有萬念俱灰的感覺,我原以為你會挖個洞,把頭埋進去,日日悲秋。”
因為自愛,生活對于子君仿佛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子君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子君。
因為自愛,我們把自己變的更好。因為自愛,我們更有信心的面對未來的日子。
任何時候,學會愛自己是對生活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愛自己從來不是為了别人,而是為了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
四、學會和中途離開的人說再見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着你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告别。
這世上沒有誰會永遠陪着誰,我們要學會和中途離開的人說再見。
子君曾經以為她會和涓生相守一輩子,但是人到中年一直愛她的丈夫竟然無情地向她提出了離婚。
妹妹子群經常和子君鬥嘴,說起話來毫不留情。子君曾以為兩個人會一直這麼相愛相殺下去,但有一天子群卻因為結婚而離她遠去。
子君以為自己會守着她的一雙兒女過以後的一生。但是女兒安兒在她和丈夫離婚後就出了國,兒子平兒也由他的祖父母接去了照顧。
離婚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子君特别依賴唐晶,她把自己所有的事,開心的,煩惱的統統都和唐晶分享。
她曾以為唐晶是自己最後的依靠,會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直到有一天唐晶也遠嫁澳洲離開了她。
經曆了那麼多後,子君也終于明白,沒有人會陪着她一直走完這一生,生命裡總會有來來往往的人出現或者消失。
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當他們在時,好好珍惜,當他們離開時,心存感激和祝福,揮手告别。
那些曾經出現在生命裡重要的人,那些曾經以為會永遠在一起的人,終會在某一天消失在我們的生命裡。
人生路上,沒有人會一直陪我們走到最後,愛人,親人,朋友終有一天會離我們而去,而我們也終有一天需要獨自面對人生的風雨。
<<我的前半生>>劇照
五、坦然面對一切,迎接全新的生活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幸福是一道風景,若以一種坦然的心态漫步其中,那人生便充滿了美麗的風景。不僅在于你怎麼去欣賞和體會,更在于你面對生活時的心态和方向。
經曆了生活變故,成長的蛻變,生命才能破繭而出,羽化成蝶,活出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美麗和精彩。
因為坦然,經曆過生活的風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面對上司可林鐘斯的幾次表白,子君都能坦然地拒絕。
因為坦然,明白生活需要自己去經曆,去奮鬥。所以在面對藝術家張允信伸出的橄榄枝,子君能坦然地辭掉小職員的工作,有勇氣以藝術家的形式開啟了另一種生活方式。
也正是因為坦然,在面對華氏公司給出的百分之十五的版稅,足夠她兩年之久的開銷時,才能做到淡定從容。
也同樣是因為坦然,在出國看安兒的船上,遇見心儀的翟君,面對翟君地邀請,即使滿心歡喜也表現的大方得體。
也同樣因為子君淡定從容的态度和獨立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翟君從國外回到香港,追求子君,成就了兩個人美好的姻緣。
一個人無畏懼風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坦然态度,才能收獲人生的圓滿。
古人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修為。
一份坦然的心态,會讓人從容樂觀,積極向上,無懼生活的一切坎坷。
六、
人生總是充滿風雨,那些陰霾有雨的日子裡,我們要學會正視自己,努力地為自己尋找出路,向命運發出有力地嘶吼。
人總要經曆一些事,才會學着長大,變的成熟。
<<我的前半生>>劇照
任何時候都要有一份自己的職業,有選擇和調停生活的能力。
一個女子,必須先憑借雙手争取生活,才有能力追求快樂、幸福、理想。
一個女人,隻有經濟獨立,人格獨立,自尊自愛,才能收獲美好的人生。
而我們所有的經曆都是彌足珍貴的,感恩且珍惜我們所經曆的,淡定坦然的面對生活。相信陽光一定會灑遍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我的前半生>>劇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