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政部稱目前全國已有82所高校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專科、348所高校開設了社工專業本科,社工人才教育培養發展機制已經基本建立。
但可能很多人都還不是很了解社會工作專業,這個專業是冷門專業嗎?該專業的學生學什麼,畢業後就業前景怎麼樣呢?
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背景社會工作說白了就是一種幫助人們解決與社會環境發生問題的工作,通過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會功能來提升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
在西方國家,社會工作已經有上百年的曆史,社會工作者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普遍受過良好的教育。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問題大量湧現,迫切需要大量社會工作人員來改進社會服務,高等教育院校也開始普遍開設社會工作專業。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于1989年經教育部批準後設立社會工作專業,是本科院校中最早設立該專業的,這也标志着社會工作專業的恢複和重建。
在這之後,1992年民政部管理幹部學院(即現在的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成立了社會保障教學部,于1994年改名為社會工作系,這是最早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專科院校。
而到如今已經發展成為82個專科院校、348所本科院校開設社工專業。
社會工作專業需要學的基礎課程非常多,包括社會心理學、社會統計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等一系列的社會學方面課程,在實踐教學中也有社區調查、社區工作等實踐課程。
在就業方向上,以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為例,社會工作學院下設置了社會工作、公益慈善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務管理(社會組織管理方向)等三個專業及一個專業方向。
細分的社會工作專業,培養的學生畢業後可在專業社會工作組織及共、青、婦、團等其他社會組織、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民政系統等從事一線服務、行政事務及基層管理工作。
社會需要大量的社工,但是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畢業後選擇從事本行業的卻很少,很大一部分學生都選擇考公務員或者從事專業不對口的工作。
一方面是國内整個社工行業體系還不完善,社會對社工的定義也不明确,該專業學生從事本專業工作可能隻是被當成雜工或者護理來看待,而且整個福利待遇體系也還不健全。
但我們可以預見,随着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社工體系也會進一步完善。
從事社工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作為“社會的醫生”,能夠幫助人們解決社會問題,其實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