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如果被帥哥連續誇50天會有什麼變化?
答案:會變好看!
可沒騙你們,日本有個超級火爆的綜藝節目——《50天内女性顔值會發生變化?松子觀察》親自驗證過的!
之前還上過熱搜。
概括來說就是:
節目組為了探讨“人的顔值是否會受外界環境影響”這個主題,随機找來幾位素人,在不整形、不減肥的前提下,隻改變外界環境,看看50天後她們的顔值變化。
其中,第三個素人女孩“小田”,節目組給她安排的是帥哥誇誇。
在被帥哥連續誇了50天後,顔值氣質提升了很多,整個人都變得明朗了起來。
當然,除了妝容造型的變化,她的精神狀态也比之前自信了很多!
enmm...聽起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沒關系,羊這不是來和你們分享到底是咋回事兒的嘛~
小田是一名大四的學生,由于小時候遭受過外貌抨擊,她對自己的長相十分不自信。
厚重的黑色大框眼睛,在家也不會摘下的口罩(節目拍攝時還沒有疫情哈),亂糟糟的頭發...不修邊幅的打扮,似乎要把真實的模樣僞裝起來,不讓人發現。
也正因為内心自卑,小田的性格害羞又内向,平時沒有什麼朋友,除了上課就是躲在家裡追劇、追動漫。
即便和人交流,也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那顆快要埋進胸腔裡的頭,讓人感覺到她對社交的恐懼與排斥。
總之,從小田呆呆的、無精打采的面相,以及向内縮的肢體語言能看出來她的封閉與自卑。
節目組選中小田後,給她安排了為期50天的意大利語課。
啊哈?意大利語課和顔值改變有啥關系?嘿嘿嘿,沒有半毛錢關系...
往下看你們就知道,節目組安排意大利語課不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帥哥的誇誇。
按照節目組的要求,小田從一衆意大利語老師中選了一個最帥的。
果然,愛帥哥的心人皆有之,看帥哥是本能~
第1天上課,小田一如往常的着裝,和老師交流也羞澀、拘謹。
相對于旁邊和老師大方交流的節目組工作人員,小田覺得自己有些多餘。
而老師則是發現了小田引以為豪的茶色瞳仁,并誇獎她的眼鏡可愛,和她的黑色頭發很搭。
面對老師的誇獎,小田習慣性地說着“沒有,沒有”來否定自己,但臉上卻是抑制不住的喜悅。
而且第二天,一向邋遢的小田開始梳理自己的頭發,讓它們看起來更加整潔。
第7天的時候,老師帶着小田來到朋友的料理室體驗料理。
期間,面對小田幹淨利落的料理動作,老師的朋友一直稱贊“太好了,太好了”,小田還是拘謹害羞,沒有大方回應稱贊,隻是埋頭認真幹活。
期間,老師的朋友想要勸說小田摘下“半永久口罩”,但小田幹脆地拒絕了。
總結一下:經過7天的帥哥誇誇,小田的性格和生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她開始在意自己的發型,并試圖看起來更加美觀整潔。
這樣的生活持續到15天,小田開始在生活上做出改變。
首先就是大掃除,把原本雜亂不堪,沒有下腳之處的卧室打掃幹淨。
然後就是開始學習化妝了,隻不過第一次化妝難免“車禍現場”。
好在身邊的人沒有笑話她,而是耐心教她怎樣畫出适合自己的眉毛。
看到鏡子中變漂亮的自己,小田變得開心了很多,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
20天的時候,小田變得開朗了很多,也不再那麼社恐,甚至可以大方地和陌生人交流。
在和一個陌生帥哥視頻時,偶然間她摘下了眼鏡,帥哥誇獎她可愛,讓她喜笑顔開。
之後,又參加了家庭聚會式的意大利語課,課上大家鼓勵她摘下口罩,這一次小田沒有那麼抗拒同意了。
看到小田摘下口罩,帥哥們先是誇獎她漂亮,然後又說酒窩可愛。
果然,這次之後,小田就不再戴口罩了,而且與人交流時也很愛笑(畢竟笑了才能露出可愛的酒窩~)。
就在這種充滿正向誇誇的環境下,小田的改變越來越大。
比如,開始鑽研穿搭妝容雜志。
開始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
開始練習表情管理、把框架眼鏡變成隐形眼鏡、人生第一次做頭發...
時間來到第50天,小田真的有變漂亮很多,而且也更加活潑開朗了。
她的變化不僅僅是化了妝、做了發型、改善了穿搭,更多的是從内心開始認可、接納自己。
正是這種自信,小田原本呆滞的眼睛有了靈氣,局促的肢體變得舒展,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
而這才是真正感染、打動人的美。
其實小田被“誇誇變漂亮”并不是偶然,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名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說的是古希臘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個美麗的少女蓋拉蒂,并且深深愛上了她。
但雕塑終歸是雕塑,無法回應他的愛,于是皮格馬利翁向神祈禱能夠賜給他一位像蓋拉蒂一樣美麗優雅的妻子。
他的虔誠最終感動了神,答應幫助他。回家後皮格馬利翁發現雕像蓋拉蒂慢慢發生了變化,最終變成了真人。
通過這個故事,人們總結出“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就是:“你期望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相信什麼,就會成為什麼。”
說白了就是:期望和贊美能産生奇迹。
比如作家馬家輝,他有次寫小說比較累,于是花了88元買了一項誇誇服務。
馬家輝先跟服務團隊講他希望自己那些方面得到肯定,據此服務團隊每天有不同的人發15條信息來針對性誇他。
一開始馬家輝隻是覺得好玩,但時間長了他真的覺得自己成就感變高了,小說也寫得快多了。
當然,“皮格馬利翁效應”可不止針對人,針對植物也同樣有效。
國外做過一項實驗,實驗人員從宜家随機選取兩株同品類、長勢相似的盆栽放在阿聯酋的Gems校園裡。
其中,大家對左邊的盆栽惡言相向。
“沒人喜歡你”、“你就是個錯誤,一無是處”、“你根本就不算綠植”、“講真,這貨還沒死嗎?”...
對右邊的盆栽不勝贊美。
“我喜歡你做自己的樣子”、“一見你我就特别開心”、“這個世界因你而改變”、“你真的很美”...
在不同言語的包圍下,一周後,左邊被diss的植物慢慢枯萎,右邊被贊美的植物長得漂亮又茂盛。
其實,皮格馬利翁效應的心理動機正如威廉·詹姆斯說的:“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賞識的渴望。”
就像小田,她曾經因為外貌否定,而認為自己是不美的,從而慢慢失去自信與變得更好的動力,最終封閉自己,得過且過。
而後來,因為外語老師一句誇獎,她意識到自己身上也有閃光點,雖然很小,但想要變得更好,于是開始在自己的閃光點上尋求改變。
被誇獎、想要變得更好、學習技能、變化得到誇贊...在這樣良性的無限循環中,小田也慢慢肯定自己,從而變得更加快樂。
當然,外界的聲音不可控,但羊希望大家能夠首先肯定自己,每天誇誇自己讓自己越來越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