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紹一下自己基本情況,政治67,英語二88,數學三134,專業課106,總分395.初試總分第三,複試完綜合總成績第二名。我本科是學會計專業的,一開始也沒有準備跨考,就打算考會計專業。後來了解了一下,發現會計專業并不好考。
會計專碩滿分300分,考到是英語二和管理學聯考,由于不考數學而且初試不考專業課,所以門檻較低且拉不開差距,每年各個專業都有跨考會計專碩的,所以競争太過激烈。而會計學碩招的人數太少,風險比較大。
金融專碩雖然每年考生也是趨之若鹜,但是各個學校每年招的人數也很多,而且我的數學基礎也還不錯,考數學應該還是有點優勢的。而且金融專碩就業也相當不錯,算死熱門專業,綜合考慮了一下,我覺得金磚可以一試。
我當時選擇報考學校首先考慮的是所在城市,其次再考慮學校。我們知道金融在東部沿海城市發展遠超過内陸城市,金融行業講究的是區位優勢,好的區位能提供更多實習機會和人脈資源。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而且離家也不是很遠,于是我一開始就把目标定在上海。
至于學校,最好的莫過于複旦和上交,但是這兩所學校難度頗大,每年二戰三戰不在少數,由于對本科要求很高,考生基本都是985,211的,所以競争相當慘烈。同濟由于金磚不招應屆學生,不予考慮。上财的金磚也相當不錯,不過分數線都在400 。
當時不想冒那麼大的風險,就把眼光轉向上海另一所985——華東師範大學。華師金磚雖不及上交複旦,但在上海排在第二檔還是沒問題的,又有985加成,在上海就業還是沒問題的,且競争不會有上述幾個學校那麼激烈,性價比還是相當不錯的,綜合考慮,就定了華師的金融專碩。
政治
政治複習個人認為不需要太早,我是九月份開學才開始看的。政治這門課主包括五個部分。馬原,毛中特,近代史,思修,形式政策五個部分。其中毛中特最為重要。九月份開始,我先開始看肖秀榮的精講精練,大概每晚看一到兩個小時,每天看20頁左右。
看完一部分内容,如看完馬原,就去看了相關的網課,而不是繼續往下看課本。當時我看到馬原視頻是阮晔老師的,個人覺得講的不錯,诙諧幽默。接着把肖秀榮的1000題的相關題目給完成。不過我隻是做了選擇題,論述題可以不用做,後期背壓題卷就行了。就這樣大概兩個月兩月就可以把知識點過一遍。
其實過完一遍,知識點并沒有記住多少,這個時候再看課本時間就有點緊張了,這個時候我把看過的視頻又看了一遍,跟着視頻回憶知識點,為了節省時間我看的時候是加速到2.0倍的。這個時候看自己要做一些很基礎的提綱,幫助自己後期複習。
比如馬原又可以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而哲學又可分為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是的,這些很基礎,但是很重要也很有用。很多同學覺得這些不重要,做到哲學選擇題連是哪塊知識點都弄不清楚。對着視頻又複習了一遍1000題又拿出來做了一遍。然後可以肖秀榮的真題,不過政治不同于其他科目,時政性很強,知識點更新很快,所以真題參考不是很大。
後期十一月份主要是背知識點了和刷錯題可以選擇風中勁草,個人認為這本書知識點濃縮的很好。然後臨考三個星期左右,就可以開始刷肖四肖八,這兩份試卷絕對是考生必備,也是必背。肖秀榮笑四肖八的大題每年都壓中很多題,最後幾天就是背試卷上的大題,關注一下當期的熱點政治問題。
熱點可以單獨買肖秀榮的形勢與政策。這本書買來我一直都沒做,不過考前前一天晚上覺得不做挺浪費的,就把題目都做完了,都是選擇題,也很快。幸運的是第二天考試竟然做到一道多選原題,前天晚上還剛好做錯了,所以印象比較深刻。
英語
華師金專考的是英語二,英語二相對于英語一難度較小。我前期主要就是背單詞,我用的單詞書是朱偉的戀戀有詞,因為它有配套視頻。我一直堅信擴大單詞量是學英語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重心一直在記單詞上,英語二閱讀不難,單獨去學語法長難句也沒必要。
這裡我講一下記單詞的方法,我覺得還是很實用的。我考研前也一直都有積累單詞的習慣,喜歡把不認識的單詞摘抄到筆記本上,考研時我也把這個方法借鑒過來。考研期間我記單詞的方法是每天過幾頁戀戀有詞,把不熟悉的,陌生的單詞全部謄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是那種大本子(淘寶買的B5),一個單詞寫一行,最左邊寫單詞,最右邊寫上中文意思。
把戀戀有詞看完後并摘抄完不會的單詞後,我把後面的附錄部分單詞也都謄抄上去了,加上後期做閱讀一直不斷補充的單詞,最後大概有四本本單詞本。然後就把戀戀有詞擱置一邊,沒有再看過,因為我認為自己的單詞本比戀戀有詞詞彙拓展更多。每天就背自己的單詞本。我記單詞的方法也是從貼吧裡一個大神學的。是記單詞而不是寫單詞,隻要做到看到單詞能立馬想出中文意思就行了。
具體操作就是拿張a4紙把自己的單詞本上的中文意思遮住,然後看單詞聯想意思,不會的在旁邊打個X,這樣特别節省時間,一天半個小時效率就很高了,絕對比你一個個寫節省時間。記單詞主要是持之以恒,熟能生巧。每天時間不用長,但是必須每天都要看。一直到考前我的筆記本大概每頁都看了十幾遍,包括自己從各種閱讀中摘抄的單詞。所以考場上基本沒有不認識的單詞。
閱讀的話前期可以拿英語一真題練手,用張劍的黃皮書。不建議買模拟題做,市場上模拟題良莠不齊,英語一和英語二卷子差異還是挺大,而且英語一的真題很多,所以拿來模拟足夠了。我是到暑假才開始做英語二真題。英語二真題隻有十年左右,認真的做完兩遍,我翻譯了一遍閱讀。我認為前期單詞基本功打牢了,閱讀都不會難的。
作文的話我建議前期不用準備也不用寫,十一月份開始來得及,推薦大家用王江濤的高分作文。最後一個多月,每天對着這本書進行模拟寫作,總結出自己的模闆,摘抄好的句子進行背誦,一天也就寫一兩篇。其實英語二作文還是比較簡單的,尤其是大作文,基本就是圖表類型的。
開頭結尾都是很固定的,運用平時自己整理的模闆和精彩的句子就ok了。這裡我要提醒一下,寫作文還是要自己多寫,多總結。不能指望最後從網上套模闆。
數學
華師金專考數學三。 華師專業課普遍壓分拉不開差距,所以數學顯得至關重要。加上近年經管大熱,數學三難度明顯上升。我過年開學開始正式複習的,剛開始主要看課本,高數是同濟六版,線性代數是同濟五版,概率論是浙大四版。當然也不一定要用這些書,自己本科用書也行,知識點都差不多。
看教材一定要注意打好基礎,搞清楚一些基礎定義,不重視基礎後期就會發現很吃虧。到時候想補救都不行了。然後把課後習題認真做完,再對對答案。我當時把課後習題都認真的做在本子上,然後在對答案糾正。看完高數部分大概都四月份了,這時候不要心急。
有的同學可能都在刷全書,你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畢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看完高數部分,用了幾天看了湯家鳳的基礎班視頻,一是對自己之前自學的課本知識進行升華,二是跟着視頻做筆記。不得不說。湯的視頻講的還是很基礎,也很容易入門,而且幹貨也多,中值定理部分講的尤其精彩。他講的中值定理幾乎可以應對所有題目。
然後就開始看線代課本,包括後面的習題。視頻看的是線代最權威的老師李永樂老師的。最後把概率論教材也看了一遍。這裡我推薦概率論看高昆侖的,可能名氣不大,但是我覺得他把概率論裡很多公式講的都特别淺顯易懂,可操作性特别強,做起題目來能節省很多時間。比如公式法求分布函數,卷積公式,很多老師都沒有專門講。
差不多五六月,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做全書了,我用的是李永樂複習全書,其中代數部分單獨用的李永樂線代輔導講義。做全書的時候一定獨立思考,把答案遮住,剛開始不會做的題目很正常,把他标記出來,後期重點看。全書還有線代輔導講義做完後,可以開始看強化班視頻。邊看邊做強化筆記。看完然後接着刷全書,線代輔導講義。
結束兩遍以後,我開始做660題,也是做了兩遍,剛開始有點吃力,不過我從頭到尾都認真完成了。這時候大概都開學了,不過不急着做真題,我又把全書和線代輔導講義刷了一遍,這次主要針對錯題。大概到了十月份,開始做張宇真題大全解,每天一份,前期基礎打牢了,你會覺得真題不難,150分的卷子基本在130-140之間,有時候也有将近滿分的。
做完一遍真題,十一月左右,我開始做李永樂真題全解,這個不同于張宇的真題,張宇的是按照試卷來的,李永樂的真題是按照知識點來的,大概半個月就做完了。這時候我又把最近15年的真題又重新做了一遍,是從網上買的那種簡易試卷版的。真題做了兩三遍,大概還有20天左右初試了。
模拟卷可以适當做做,李永樂6 2,湯家鳳八套卷,張宇八套卷四套卷同學說難度太大,加上沒有多少時間就沒有做。這裡補充一下,我主要跟的是李永樂和湯家鳳,不過張宇18講還有張宇強化課我後期都看了,還有張宇的閉關修煉後期也做了,作為補充。多看看幾個老師的視頻可以做到相互補充,完善自己的解題方法。
數學
華師金專考數學三。 華師專業課普遍壓分拉不開差距,所以數學顯得至關重要。加上近年經管大熱,數學三難度明顯上升。我過年開學開始正式複習的,剛開始主要看課本,高數是同濟六版,線性代數是同濟五版,概率論是浙大四版。
當然也不一定要用這些書,自己本科用書也行,知識點都差不多。看教材一定要注意打好基礎,搞清楚一些基礎定義,不重視基礎後期就會發現很吃虧。到時候想補救都不行了。然後把課後習題認真做完,再對對答案。我當時把課後習題都認真的做在本子上,然後在對答案糾正。
看完高數部分大概都四月份了,這時候不要心急。有的同學可能都在刷全書,你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畢竟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看完高數部分,用了幾天看了湯家鳳的基礎班視頻,一是對自己之前自學的課本知識進行升華,二是跟着視頻做筆記。不得不說。
湯的視頻講的還是很基礎,也很容易入門,而且幹貨也多,中值定理部分講的尤其精彩。他講的中值定理幾乎可以應對所有題目。然後就開始看線代課本,包括後面的習題。視頻看的是線代最權威的老師李永樂老師的。最後把概率論教材也看了一遍。
這裡我推薦概率論看高昆侖的,可能名氣不大,但是我覺得他把概率論裡很多公式講的都特别淺顯易懂,可操作性特别強,做起題目來能節省很多時間。比如公式法求分布函數,卷積公式,很多老師都沒有專門講。
差不多五六月,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做全書了,我用的是李永樂複習全書,其中代數部分單獨用的李永樂線代輔導講義。做全書的時候一定獨立思考,把答案遮住,剛開始不會做的題目很正常,把他标記出來,後期重點看。全書還有線代輔導講義做完後,可以開始看強化班視頻。
邊看邊做強化筆記。看完然後接着刷全書,線代輔導講義。結束兩遍以後,我開始做660題,也是做了兩遍,剛開始有點吃力,不過我從頭到尾都認真完成了。這時候大概都開學了,不過不急着做真題,我又把全書和線代輔導講義刷了一遍,這次主要針對錯題。
大概到了十月份,開始做張宇真題大全解,每天一份,前期基礎打牢了,你會覺得真題不難,150分的卷子基本在130-140之間,有時候也有将近滿分的。做完一遍真題,十一月左右,我開始做李永樂真題全解,這個不同于張宇的真題,張宇的是按照試卷來的,李永樂的真題是按照知識點來的,大概半個月就做完了。這時候我又把最近15年的真題又重新做了一遍,是從網上買的那種簡易試卷版的。
真題做了兩三遍,大概還有20天左右初試了。模拟卷可以适當做做,李永樂6 2,湯家鳳八套卷,張宇八套卷四套卷同學說難度太大,加上沒有多少時間就沒有做。這裡補充一下,我主要跟的是李永樂和湯家鳳,不過張宇18講還有張宇強化課我後期都看了,還有張宇的閉關修煉後期也做了,作為補充。多看看幾個老師的視頻可以做到相互補充,完善自己的解題方法。
專業課
專業課150分,其中金融學90,财務管理60分。20個選擇題,每題一分,計20分。名詞解釋6個,24分。計算題3個,共30分,簡答題6個,共48分,論述題,2題,每題14分,共28分。
官方用書:黃達的金融學(第五版第六版均可),荊新的财務管理(第七版)和藍發欽的國際金融。
補充用書 羅斯公司理财第九版,米什金金融學
前期主要看黃達的金融學,邊看自己邊做一些筆記。大概用了2個月時間才看完了一遍,說實話,這本書太厚了,看完一遍根本抓不住重點,而且看一遍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我看完一遍就沒有在看它了。沒關系,看完隻要知道大概考什麼就行了。看完黃達的課本後,我開始看财務管理,以及科興的金融學綜合紅皮書金融學部分。
這本書相當于複習全書,我認為金融學部分知識點羅列的還是不錯的。荊新的财務管理這本書不難,看的時候也是邊看邊做一些筆記,主要是記錄一些公式,因為财管主要計算題為主。看書的時候我把課本上的例題,課後習題的計算題都做了幾遍。附帶的課後指導書也做了一遍。
到暑假前,金融學基本黃達的看了一遍,有了自己的提綱,科興紅皮書金融學部分也看了一遍,包括科興藍皮書後面的習題也都做了一遍。财管也看完了一遍。暑期,看了一些老師的視頻,像财務管理,看了鄭炳的課程,以及一份新東方楊冰的金融學課程,這視頻年代久遠,不過質量還是不錯。跨專業的同學最好看看。這個時候我又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零幾年時候的金融學聯考複習全書。
畢竟金專考試前身都是金融學聯考,很多題目都來源于金融學聯考。當時我主要看的部分是國際金融部分,所以後期也就沒有專門去找國際金融的課本看,畢竟國金考的不多,黃達的課本,科興金融學部分以及這本書上的涉及的國際金融夠了。這本書大概看了幾個星期左右。
然後接着看财管,我又開始看第二遍荊新的書。題目也又重新做一遍。有的同學也看了羅斯的公司理财,我當時也買了這本書,不過我做了幾道題,覺得計算題風格和華師的還是出入比較大的。就沒有偷懶沒做了。不過有時間這本書做一做課後習題還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比較喜歡考的MM定理這本書講的就很好,我雖然沒有看這本書,但是把科興紅皮書财管部分也認真看了一遍。暑假差不多也就看了這些東西。
開學,我的重心主要放在背誦上。畢竟華師有100分主觀題,就算你對知識點掌握的比較熟練,不背誦的話,主觀題你是答不出所以然的。當時背誦主要就是從以往學長學姐那裡買的講義以及自己一路複結的一些知識點,提綱等。我背誦的時間是早上6.40到8.00,晚上9.30-10.30因為我們圖書館早上8點才開門,晚上10點就關門了。剛好利用關門的時間來背書。
除了背書的時間,每天下午再花上兩個小時繼續看專業課。最終科興紅皮書大概看了3遍左右,荊新财管也看了三遍,題目也是每次都做了。到了11月左右,開始做真題,檢驗自己。說實話,華師專業課風格變化還是挺大的,前幾年專業課題目重複率很高,得高分也容易。這兩年題目也不再重複,都是新題,壓分也很嚴重。真題不多,也做了三遍左右,把不熟悉的知識點對着書本在仔細看。期間背誦一直在繼續。
到了12月左右,就開始做一些模拟題,練練手。這時候重心就主要放在背誦上,我前後共把專業課筆記背了三遍左右。這時候會有各大機構出的金融熱點,不需要自己整理。華師最後兩道簡答題就是考金融熱點,所以這時候就要開始了解熱點,适當背一些熱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