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逐步的意識到這個真相:
其實”女生節“才是對女性的羞辱。
年輕的女孩子,沒有一個人喜歡被稱作是“婦女”,有人祝福38婦女節快樂,還要反駁一句,你才是婦女,你們全家都是婦女。
甚至38,都成了一個罵人的詞彙。
于是從大學裡興起一個新的節日,即“女生節”,特意把鮮嫩如青筍一般的女大學生,和人老珠黃老幫菜婦女區别開。
我們班有個男生,猥瑣的開玩笑問女生,說女生節和婦女節就差了一日。
為什麼女生就是好詞,婦女是壞詞?
這是一個純男性視角的看法。
《進化心理學》裡分析過男性的這種心态。
從遠古時期男性就進化出一種能力,會通過一些線索來判斷女性的繁殖價值和生育力。
越年輕的女性繁殖價值越高。
超過20歲以後,女性的繁殖價值随着年齡平穩下降。
女性過了40歲,繁殖價值就很低了,而到50歲時幾乎為零。
男性的擇偶偏好因此形成,他們普遍喜歡年輕而性感的女性,這種女性的繁殖力最強。
他們還喜歡外貌漂亮、身材優越的。
豐滿的嘴唇、光潔的皮膚、明亮的眼睛、亮澤的頭發、恰到好處的肌肉和勻稱的體型,這些标志年輕與健康的身體線索都體現了生育力與繁殖價值。
女生和婦女相比,顯然女生在男性眼裡更有性吸引力。
除此之外,男性擇偶非常在意女性的貞潔,原因是為了保證孩子是自己親生的。一旦女性與他人有過關系,就無法确定親子關系,這對男性來說,絕對是不可容忍的。
從這個角度上,女生對于男性來說,比婦女價值更高。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對女生節的追捧和對婦女的貶低,純粹是男性的視角。
因為這這個優劣,其實是從女性的繁殖能力上做的判定。
老了的女性,失去了成熟時期的繁殖能力,在男性數百萬年進化來的心理中,是沒有價值的。
來看看女生節的标語。
發現沒有,基本上都是求偶向的。
抛開男性視角,一個成熟女性,創造的社會價值不是更多嗎?
頂着半邊天的是,女生還是婦女?
“婦女”,并不是指家庭主婦,隻要是14歲以上的女性皆可以稱為婦女。
婦女節是怎麼來的?
追溯起來,可以說是婦女争取獨立平等、捍衛女性權益、謀求自身解放的偉大曆程。
近代曆史裡,占據人口數幾乎一半的婦女,留下的都是心酸和血淚。女性被認為隻應該留在家裡,是男性私産,沒有自由,沒有平等。
正是在一次一次艱苦卓絕的鬥争下,她們才擁有了走出家門去工作的權利,才擁有了參與選舉的權利。
她們上街遊行、努力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做到最好,她們證明了,除了性别帶來的差異,男性和女性沒有其他區别。
美國社會黨人在1909年将2月28日定為全國婦女日;
1911年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有超過100萬婦女集會慶祝國際婦女節;
1913年2月的最後一個周日,俄羅斯婦女以舉行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示威遊行的方式慶祝了她們的國際婦女節;
可以說,正是上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的誕生。
為什麼說把婦女節,改為女生節,是一種諷刺。
女性花了将近100年證明,她們不僅僅隻是有繁殖的價值。
一個女生節,反而把女性的價值标準,拉回到了繁殖上。
婦女,就是老的,已婚的,沒有價值的,醜陋的。
女生,就是年輕的,可被追求的,有生育價值的,美的。
但女性的價值,不隻是生育。
婦女節也不是污名,是權利、平等與自由的象征。
曾經關于三八節的宣傳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但如今,卻統統成了這樣;
現在的商家,已經很聰明了,不使用女生節這個說法了。他們現在管婦女節,叫女神節。
消費者都是上帝?所以女消費者都是女神?
“女神節”這三個字,背後是商家對消費者的谄媚。這些商家潛意識裡仍然認為,婦女是一種貶低的說法。
我怎麼能叫消費者為婦女呢?
為了打開她們的錢包,我得叫他們女神。
說來真是唏噓。
經過這數百年幾代人的努力,女性們終于從“嫁雞随雞嫁狗随狗”到如今的獨立自主,也從曾經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到如今各行各業都能看到優秀女性的身影。
婦女們,一直都在證明自己除了生育之外的價值。
但是現在,包括許多女性在内,羞于談起婦女這兩個字。用女神、女生來替代婦女,這才是對女性更大的羞辱。
這次肺炎疫情之下,抗疫前線女性占比60%以上,護士群體女性占比90%以上。
這些女性,都是婦女。
看到他們疲憊的笑臉,還覺得女生比婦女光榮嗎?
婦女的價值,在廚房、在廳堂,也可以在戰場。
婦女可以是任何年齡的人,做任何的事情。
她們是拼殺職場的女白領,她們也是在家育娃的全職媽媽,她們是幼兒園老師,她們也是科學家。她們是街頭小販、外賣員,她們也是女明星、女作家。
她們不必是女生,也不必是女神,可以隻是一個女人,普通的女人。
一個普通的婦女,也配過婦女節的。
所以,祝她們婦女節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