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家長可能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即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習慣戴着耳機聽歌,所謂的“一邊聽歌、一邊學習”。
去朋友阿柔家做客,正巧碰到她的孩子女兒在書房做作業,為了讓孩子在做作業時不受影響,我們在閑聊時将書房的門和客廳的門做了雙重關閉。
好友相聚的時光總是異常短暫,不知不覺中就聊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朋友沖着書房的方向大喊了好幾聲“孩子,出來吃飯了”,都不見孩子有所回應。直到打開書房的門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戴着耳機。
飯後,朋友小聲向我說,關于女兒寫作業時總是喜歡戴着耳機聽歌這個習慣她早都發現了。之前在她的強烈要求下,孩子這個行為才稍微有所改正,但從今天的表現來看,隻要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女兒還是會在寫作業的時候又偷偷把耳機戴起來。
一邊聽歌、一邊寫作業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征呢?對于孩子在寫作業時習慣聽歌的這種行為,相信很多父母都感到擔憂,認為這樣的行為會導緻孩子在做作業時不能夠完全集中注意力,并且容易分心影響學習效率。
特征一:性格内向、寡言少語
性格内向的孩子,生活中一般也都比較寡言少語,不喜歡主動打開自己,與外界進行積極的交流。而做作業時的環境,正好是專屬于孩子個人的獨立空間,此時借助音樂的陪伴,能夠讓他們更好的去靠攏自己的内心世界。
對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而言,寫作業的時候聽着歌,從某種意義來說,是孩子在為自己搭建一個隻屬于自己的小世界,在此種氛圍的烘托下,能夠更好的激發他們潛在的學習動力。
特征二:喜靜厭噪、沉迷安靜
有些孩子天性好靜,對于外界的嘈雜異常排斥,寫作業的時候更是容不得一丁點聲響。為了降低外界聲音對自己的影響,于是習慣在寫作業的時候播放一些溫暖、治愈的輕音樂。
一方面能夠讓自己感到輕松、愉悅;另一方面也能夠将外界的其餘幹擾源阻斷在外。
特征三:癡迷音樂、喜好音樂
還有一類孩子,之所以在寫作業的時候,都想要聽歌,單純的隻是因為對音樂的癡迷與熱愛。這些孩子體内有異于常人的音樂細胞,對音樂有着天然的喜愛,時時刻刻都希望徜徉于音樂的海洋。
于是,為了不錯過每一個可以聽音樂的機會,即使是在做作業期間,也會選擇将聽音樂兼顧,試圖做到聽歌、學習“兩不誤”。
我們不難看出,對于有些孩子而言,在學習的時候聽音樂并不絕對意味着有弊無利。相反的,對于具有某些特質的孩子而言,反而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出積極的助力作用。
由此可見,在判斷學習的時候能否聽音樂這一行為時,并不能一概而論,而需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麼,家長們在面對孩子喜歡一邊學習一邊聽音樂的習慣時,應該如何做到科學辨别呢?
從孩子特質出發特質即專屬于自己的,獨有的一種特征,這裡所說的特質,指的是孩子的性格和自身的習慣方面。例如對于性格内斂,喜好安靜的孩子來說,在學習的時候聽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能夠幫助他們更快速的靜下心來,在自己喜歡的環境氛圍中高效學習。
對于父母而言,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是擁有此種個人特質的孩子,且在學習時聽音樂也沒有讓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反而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那麼家長們就不必太過擔心了。
從聽歌的動機出發面對孩子學習時喜歡聽歌的行為,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聽歌動機去着手分析。如果聽歌的目的是為了躲避外界幹擾,營造适合自己的學習氛圍,那麼此時在學習時偶爾聽一聽歌也是可以被允許的。
如果聽歌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枯燥的學習,甚至是為了拖延時間,或者說是為了從心理上減輕學習負擔,那麼從這些動機出發的行為,一定是需要我們及時制止,并在科學的引導下幫助孩子積極做出改正的。
從學習目的出發學習目的也是區分孩子在學習時是否可以聽歌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孩子的學習目标是簡單的練習書法、摘抄語錄,練習繪畫等不需要開動腦筋、涉及思維換算等的簡單學習模式,并且孩子自己也認為此時聽一些音樂,更有助于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隻要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那麼就不需要制止。
如果孩子的學習目标是複雜的數學計算、或者是需要涉及到缜密思維參與的物理科學,那麼此時聽音樂顯然是不可取的,因為音樂的參與有可能會導緻思維出現抛錨現象,是需要父母們加以幹涉和制止的。
結語:
希望所有的家長,在判斷孩子在學習時同時聽歌的行為正确與否時,都能夠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為孩子的高效學習保駕護航。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