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林宥嘉唱了一首《我總是一個人在練習一個人》 :一個人去上班,一個人去吃飯,這晚有多少的一個人沒伴...當時聽有點奇怪,現在再聽,也是非常紮心了。
最近幾年開始,這樣的情形變得越來越普遍,仿佛這個社會上充斥着一個人的生活,以前就有人預測:“孤寡青年”這個詞早晚會被創造出來。
其實“孤寡青年”分兩類:一種是單身狗,可能跟家裡人住,但也是一個人。還有一種就是空巢青年,不管有沒有男女朋友,但是晚上回家,都是一個人住。這兩類人群肯定有交叉,最終形成了一人的生活。
其實獨居的現象,在國外也很常見:美國在1950年的時候,獨居人數占比隻有9%,時至今日,美國獨居人數已經達到了28%。
而北歐高福利國家:瑞典,挪威,芬蘭,丹麥這些國家,他們獨居人數占比,高達40%~50%。所以世界杯上看到的那些小哥哥,可能都是單身。
1990的時候,國家統計獨居人數占比隻有6%,而到了2013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14%。過去的二十年翻了一倍。
而且大城市則更甚,這次上海又是全國領先,據說獨居的人數達到了25%。而在北京,這個數字也達到了20%。
所以說,越發達,越有錢的地方,獨居的人反而越多。
近幾年,外賣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直播,抖音平台的的崛起,也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家裡面,吃飯解決了,娛樂也解決了,不需要别人陪伴,一個人就可以過得挺好。
前兩年,微博上貓狗還可以平分秋色。而現在基本已是貓的天下。貓奴越來越多,因為對于“孤寡青年”來說,貓不需要出門,比狗更容易養。
互聯網帶給了我們許多,它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并且讓這種連接變得越來越容易,讓連接成本降低了許多。但也是因此,使得人們不再渴望面對面的交流,反而變得更加孤單。
就在發文之前,白馬問同事:哪一刻感到最孤獨?得到了最高分答案:一直很孤獨...
在上海獨居的,都是做什麼職業的呢?其實看起來都很高大上,做互聯網,金融業,或者在政府部門,或者做媒體公關,醫藥行業。
許多别人看來非常開心甚至爽的工作,比如廣告業,其實背後不單加班無數。而且每天接觸到都是最新最好的東西,然而收入卻支撐不起自己過那樣的生活。
這些人群有什麼樣的畫像呢,首先大部分獨居的人,都是在大城市漂泊的人,可能收入一半以上都是3000—5000,剩下還有三成5000—8000,可以說絕大多數人群,都是漂泊一族:北漂,上漂,廣漂...
另外,這些人有一個重要的屬性,就是宅。喜歡沒事在家呆着。原因有很多,一些人是在學校裡養成了宅的習慣,還有就是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以後,實在是壓力太大,太忙,所以好不容易回趟家,就想歇着,就想宅着。
“孤寡”這個詞常被用于“老人”身上,因為那是失去了足夠的求生能力,真正無力左右命運的人,隻能靠他人解決困境。
而“孤寡青年”,或者說這個詞背後有一種無可奈何,但是不應該出現在青年身上。年輕人是最不需要擔心自己過得不好的,因為你比别人變好的機會都要多很多。
每個年代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某些具體的憂傷,但青年比其他人都有機會解決這種憂傷。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劃分出很多弱勢群體,但最後一個應該被劃分出來的弱勢群體才是青年。
人們常常誤認為,那些熱心于社會交際的人都很慷慨,但是泰戈爾也說過,他們隻是在揮霍,不是在奉獻,而揮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那麼,揮霍與慷慨的區别在哪裡?在我看來,揮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東西拿出來,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東西拿出來。
社交場上的熱心人毫不在乎地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心情揮霍掉,相反,一個珍惜生命的人甯願在孤獨中從事創造,然後把最好的果實奉獻給世界。
有的人隻習慣于與别人共處,和别人說話,自己對自己無話可說,一旦獨處就難受得要命。然而,人總要學會傾聽自己的心聲,這樣才能逐漸形成一個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有些寂寞,但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個人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别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
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與自己做朋友,因為TA是你的人生路上堅貞不渝的朋友。
你怎麼對待自己,世界就怎麼對待你,你選擇擁抱上海,上海就會擁抱你。願你在未來,不管“孤寡”與否,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今日互動
哪一刻你感覺到了孤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