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水浒傳》是我國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讀者們非常喜歡讀的文學作品,書中的忠肝義膽、快意恩仇無不讓我們感到酣暢淋漓。但對于任何一個水浒迷來說,水浒的後半部分可能是心中一個無法平複的“痛點”,讀完後往往如鲠在喉,久久不能釋懷,一是因為後半部分108将死的死、散的散,有種窮途末路的感覺,二是因為讀不懂大好形勢下宋江為何非要招安,葬送水泊梁山……
書中的宋江,平定方臘、功成名就後,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因遭奸臣猜忌,被毒死于楚州任上。可以說宋江用兄弟們鮮血換來的功業最終成了“皇圖霸業一場夢”,不僅落了個“隻怕功名不到頭”的結局,還搭上了卿卿性命。但是曆史上真實的宋江,可能結局比這還要慘。
正史中的宋江,為宋朝京東東路一小盜,宣和元年(1119年),聚衆36人在梁山泊(梁山泺)起義,攻陷十餘州縣城池,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遭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船隻被焚,宋江戰敗被俘,起義失敗。
這就是宋江起義的全過程,短短兩年,規模、影響力遠不及同時期的方臘起義,且被宋廷的一個知府(市長)就收拾了。
宋江在被俘後應該是接受了招安,因為同時期的李若水,寫了一首《捕盜偶成》詩:
“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廓。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骖意氣驕,士女骈觀猶駭愕。”
那麼,宋江最終的結局如何呢?我們看幾處有代表性的記載:
- 《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将至,叔夜使間者所向。賊徑趨海瀕,劫巨舟十餘,載鹵獲。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踞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賊,江乃降。”
-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二引《林泉野記》:“宣和三年,方臘反,(劉)光世别将一軍自饒趨衢、婺,出賊不意,戰多捷。臘走入清溪洞。光世遣諜,察知其要險,與楊可世遣宋江并進,擒其僞将相,送阙下。”
- 《折可存墓志銘》:“宣和初元,王師伐夏,公有斬獲績,升 閤門宣贊舍人。方臘之叛,用第四将從軍,諸人藉才,互以推公,公遂兼率三将兵。奮然先登,士皆用命,臘賊就擒,遷武節大夫。班師過國門,奉禦筆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繼獲,遷武功大夫。”
通過這幾處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張叔夜的确鎮壓了宋江,宋江也參與了平方臘之役,但為什麼又會出現一個折可存平方臘之後平定宋江呢?
日本學者認為,這裡是兩個宋江,張叔夜和折可存鎮壓的是草寇宋江,鎮壓方臘的是宋将宋江。
我國學者認為,宋江是被迫降了張叔夜,後又舉事,被折可存鎮壓。
筆者認為,這兩種說法皆不可取,兩個宋江過于荒謬;再次起義也說不過去,一來方臘已定,宋江功成,李若水“三十六人同拜爵”為證,為何在這個時候二次起義,二來宋江本是草寇,也沒有改朝換代實力,既已封官,為何還要再舉事。
所以,真相可能是這樣:
宣和元年初,宋江起義,宣和二年方臘席卷東南。因宋江在京東東路活動,離東京汴梁近,故宋廷采取招撫結合手段,命張叔夜于宣和三年初收服了宋江,并将宋江部衆送上了鎮壓方臘前線,一舉兩得。旋即宣和三年末方臘被鎮壓,宋軍主力在回師途中,由大将折可存執行,借故滅了宋江……
這麼一看,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宋江在随軍滅方臘,凱旋而歸,準備封妻蔭子時,又被不信任他的朝廷剿滅,這種“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心情,是何等凄涼?何等絕望?
況且,宋史記載,南宋初年的宋将史斌、楊志、關勝;張橫、解寶,均為原宋江部衆。這麼說,真實的宋江不僅承受了被朝廷抛棄之苦,還承受了兄弟背叛之痛。
………
真實的宋江,最終或許被殺,或許繼續亡命天涯、隐于世間。但他的内心,肯定是絕望的,這份苦,絕非演義中的宋江可比。
因為演義中的那個宋江,至少曾受到了黃帝的信任,至少安安穩穩的做了幾年官,至少有一群誓死不叛的兄弟………
(平陽九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無窮動》演員表 洪晃飾妞妞,劉索拉飾拉拉,李勤勤飾琴琴,平燕妮飾夜太太,章含之飾張媽媽。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