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獎狀簡單走心文案?有一位媽媽留言:孩子的幼兒園每周評選出表現好的孩子并發獎狀,問幼兒園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發獎狀?就這個問題以我個人的經驗先回複過這位媽媽,但那畢竟是我個人的觀點,就這個問題我查看過一些資料并在教師博客發過這個帖子,征求過好多的老師和家長意見,大家的呼聲幾乎是一緻的:幼兒園該發獎狀,但要适度,幼兒園到底該怎麼給孩子發獎狀比較合适?對幼兒的成長來說,獎狀的意義到底有多大,我們應該深思(這麼說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好像很複雜,但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得去剖析)一、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教給孩子自理的能力,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孩子得了獎狀簡單走心文案?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有一位媽媽留言:孩子的幼兒園每周評選出表現好的孩子并發獎狀,問幼兒園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發獎狀?就這個問題以我個人的經驗先回複過這位媽媽,但那畢竟是我個人的觀點,就這個問題我查看過一些資料并在教師博客發過這個帖子,征求過好多的老師和家長意見,大家的呼聲幾乎是一緻的:幼兒園該發獎狀,但要适度,幼兒園到底該怎麼給孩子發獎狀比較合适?對幼兒的成長來說,獎狀的意義到底有多大,我們應該深思(這麼說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好像很複雜,但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得去剖析)。一、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教給孩子自理的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哪怕老師給額頭上貼一小紅花或獎勵一塊糖都無比地高興,我兒子每次把老師獎勵得小紅花攢起來,放在一個小本本裡生怕壓褶了弄壞了,從孩子的表現,他們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與肯定。所以發獎狀這個是有必要的。但獎勵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激發孩子競争意識的手段,适當獎勵有助于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幼兒園主要的任務不是每周來評價哪個孩子表現好壞的,而是教給孩子自理的能力。現在的幼兒最缺乏的是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生活的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自己洗臉洗腳丫、自己收拾玩具等等,這些是孩子生存的基本能力,可是在他們增長這些能力的關鍵時期,老師每周評價哪個孩子表現好。并費時費力地寫獎狀、發獎狀,這個未免太頻繁,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做有意義的事情。而獎狀發給個别小朋友,而沒有得到獎狀的孩子,肯定會質疑:“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我到底哪裡不如得獎的小朋友”,心裡會很失落,因為3-6歲的孩子受挫能力弱,自我調節情緒能力差。容易使孩子産生自卑的心理。教育部下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3-6歲階段的孩子以欣賞的态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與同伴做橫向比較。所以不要把獎狀作為一個教學手段和衡量孩子的“标尺”。
三、如果可以,請給每個孩子一張獎狀适度的獎勵可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有一種榮譽感和滿足感,獎狀到底如何設立,獎狀不能發的太頻繁以免泛濫,孩子們也不覺得獎狀那麼神聖,在一個學期裡學期中間或學期末如果可以,請給每個孩子都發一張獎狀,可以設立不同的獎項,發現每個寶寶的優點進行獎勵孩子,并告訴孩子有哪些缺點,以後需要努力的地方,相信下次發獎狀的時候會表現的更好。有一句話說得好:“教育最大的失誤,是遺忘心靈。再稚嫩的心靈也有自尊,也渴望得到真誠的鼓勵、贊揚和尊重。”如果可以,請給每個孩子發張獎狀,讓每個孩子把自信揚在臉上,燦爛發自心底!
本文為麻麻學苑原創,歡迎分享與轉載,轉載請注明微信公衆号麻麻學苑,作者牛牛媽
【微信公衆号-麻麻學苑】
更多教育資訊和實用育兒經、經典繪本推薦敬請手機關注微信公衆号麻麻學苑(在微信通訊錄“公衆号”點擊“ ”搜索“麻麻學苑”或“mamaxueyuan999”即可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