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的觀察方法有哪些?觀察人物并不難,因為人人都有特點難的是你會不會抓住人物的特點來觀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寫作文的觀察方法有哪些?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察人物并不難,因為人人都有特點。難的是你會不會抓住人物的特點來觀察。
什麼是人物的特點呢?所謂特點,就是與别人與衆不同之處。或者說是别人所沒有的地方。
特點在哪裡呢?特點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中。特點在人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人物特點,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感覺得到的。隻要我們認真觀察,對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摸得很準,了解得很深,特點就抓住了。寫文章就有話可說了。
1.1.1 人物觀察的内容
常言說:“聽其言,觀其行,知其人。”也就是說,想了解一個人的“特點”,就要留心觀察他在做事的過程中的音容笑貌、舉止動作,找出他與衆不同之處,也就抓住了他的“特點”。觀察人物的特點,從哪裡入手呢?或者說觀察什麼呢?或者說人物的“特點”是怎麼表現出來的呢?
觀察人物外貌這是對人物外形特征的觀察,包括對一個人的服裝、打扮、相貌、神情、身材、體态等方面。因為人物的喜怒哀樂、生活經曆以及個性特征,常常從外貌中表露出來。恰如其分地進行外貌描寫,有助于突出人的精神面貌,人物的形象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來觀察和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藝術手段之一。抓特點,就是抓住人物與衆不同的地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即便是雙胞胎,人物也會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要想寫出人的外貌特點,必須首先觀察出人物的特點。在描寫的時候,既可以精描細畫,也可似簡筆勾勒,像作者描寫鄉下的小弟弟那樣,“腦門上留着長發,像扣着一個茶壺蓋”,雖隻寫了一處,但由于抓住了特點,寫出來就與衆不同,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們在學習寫作的時候,隻要能選擇容貌、發型、眼神、 衣飾、姿态等某一個方面,細心地觀察,在關鍵地方加以突出描寫,就能克服“千人一面”的毛病,寫出形神兼備,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來。
如《金色的魚鈎》一文中的老班長的外貌觀察:
……炊事班長快40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鬓都斑白了。
作者隻抓住了一高個兒”、“背駝”.“臉”四方、“顴骨”高、“兩鬓”斑白等特征來觀察,就形神兼備地描繪了老班長的外貌,這個老班長就與衆不同了。
觀察人物的語言觀察人物的語言,是指對人物說話的内容、語氣、 聲調等進行細緻地觀察。觀察人物對話是觀察人物語言的一種方式。古人說、“言為心聲”,語言是表達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人物對話應該反映人物的真實感情,表現人物的特點。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關于人物對話的精彩描寫,下面我們結合實例談一談。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在《粜米》一文中,觀察了農民大清早到河埠頭後,急切詢問米價,同米行先生進行了這樣的對話:
“糙米五塊,谷三塊。”米行裡的先生有氣無力地回答他們。
“什麼!”舊氈帽朋友幾乎不相信他們的耳朵,美滿的希望突地一沉,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裡,你們不是賣十三塊嗎?”
“十五塊也賣過,不要說十三塊。”
“哪裡有跌得這樣曆害的?”
“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們不知道嗎?各處的米像潮水一樣湧來,隔幾天還要跌呢!”
還是不要粜的好。我們搖回去放在家裡吧!”從簡單的心裡噴出了這樣激憤的話。
“嗤,”先生冷笑着,“你們不粜,人家就餓死了嗎?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頭幾批還沒吃完,外洋大輪船又有幾批運來”。
這段人物對話,十分生動、傳神、精煉地表現出了人物的特點。先生們冷笑着說,有氣沒力地回答,對農民的責問熱諷,顯得傲慢而有恃無恐,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人物特點形象鮮明。農民呢,聽到米價大跌,“幾乎不相信他們的耳朵”,“都呆了”,隻好噴出憤激的話。“我們搖回去放在家裡吧”。他們詢問米價、急不可耐;聽到“大跌”消息,吃驚發呆;争議米價,顯得焦急迫切而無可奈何。人物的特點是多麼鮮明啊!作者觀察的是多麼仔細啊!
觀察人物的行動所謂觀察人物的行動,就是指具體地觀察人物的動作。觀察人物的行動的特點,是寫活人物的關鍵。許多優秀的文章,最關鍵的是作者讓筆下的人物活動起來,說明他是“這一個”,而不是“那一個”。
觀察人物的行動,要抓住人物的動作特點,有條理,有重點地觀察。描寫人物的具體動作,要準确地使用動詞。例如《飛奪盧定橋》一文的作者,仔細觀察人物的行動後描寫道:
二連擔任突擊隊,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槍,背着馬刀,帶着手榴彈,冒着敵人的密集的槍彈,攀着鐵鍊向對岸沖去。
在這一句話中,作者連續觀察了人物六個動作。因為有六個動詞,“拿,背,冒、帶,攀,沖”,用得極為貼切傳神,令人信服,再現了當時的戰鬥場面。一句話,六個動詞,就把二十二個英雄寫活了。這就是觀察人物動作的好處。
觀察人物心理活動
觀察人物的心理活動,可以更好地表現人物的年齡、身份、經曆和遭遇。例如《我的心事》一文“我”的心理活動:
當我悄悄地往電影院走去的時候,背後像有個人指着我說:“說話不算話。”我站住了想往回走,可是我已經搖頭了,再改口多不好意思呀。一路上,我站住了好幾回,可是孫悟空老在前面招手……
“我”這裡的心理活動,十分矛盾,電影票隻有一張,給鄉下小弟弟吧,“孫悟空老在前面招手”。心裡十分想看,不給鄉下小弟弟吧,我又覺得“背後好像有個人指着”,說“我”“說話不算話”。這樣的心理觀察和描寫,既充實了文章的内容,又真切地表現了“我”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十分得體、貼切,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令人讀來真實可信,倍感親切。
觀察人物的神态在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時候,有時要借助于人物對話時的神情、姿态來刻畫人物,以豐富人物的性格。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小作者在這裡仔細地觀察了伯父的神态,這裡的“摸着胡子”、“笑了笑”的神态描寫,不僅寫出了魯迅當時的表情,而且把魯迅對侄女既嚴格要求又十分疼愛的心理以及他說話風趣、含蓄的個性都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了,從而豐富了人物的性格,完善了人物的形象。
1.1.2 分類觀察法
葉聖陶先生說過,“如分類觀察,自會列出第一類第二類來,集住觀察,自會覺着第一層第二層來,依着這些層次叙述,就把作者所了解的事物保留了下來。”分類觀察法就是在觀察人物的特點時候進行分類,然後再依次觀察。如果觀察是一大群人物,就把人物分為兩三類;如果是觀察一個人物,就把人物的特點分姓名、性别、年齡,脾氣,優點、缺點等幾類,然後依次觀察。
金點子 運用分類觀察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觀察一個人時,首先要把這個人的特點分成若幹類,然後再進行觀察。
1、 觀察一群人時,可以把這群人分成若幹類來觀察。
2、 分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觀察一群人,可按年齡分為少年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也可按職業分為工人、農民、醫生、教師等等。還可按其他方式分類。
3、 要按類别仔細觀察人物的特點。
4、 要抓住重點,即能反應人物特點的部分認真觀察。
5、 觀察後要及時記下來,積累寫作材料。
觀察佳作:
自我介紹
姓名:跟孫悟空同姓,與太陽同名。
性别:跟爸爸一樣。
年齡:度過了九個“六一”兒童節。
文化:今年下半年考高小。
模樣:扁臉扁鼻子,手大腳大像爸爸,濃眉黑眼珠子像媽媽,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優點:我剛拿戶口簿報名念書那天,老師便寫了道題:“3+1一5”考我,又連忙說:“出錯了!”我一口答出:“等于負一。”老師驚奇地問:“你知道什麼叫負數?”我又說:“負數就是不夠,還欠你的。”老師撫摸着我的頭,微微笑了。三年來,我的成績單上都寫着:“學習好,愛勞動,靈活。”同學們也常常誇我:“有兩下子。”我會爬樹,會打乒乓球;班上的黑闆報畫畫、寫字都屬我管;我還愛看故事書,看完了就講給小夥伴聽;我更愛學英語。以前,每天早晨我還在迷迷蒙蒙的夢裡,就被爸爸讀英語的聲音驚醒。我吵着要學。爸爸說:“早點學也好。”就這樣,我堅持早晚跟爸爸學,學完了字母、音标,又背熟了許多單詞、課文。有時候,爸爸故意把幾個漢語拼音和英語單詞混在一起考試,我一下子就能辨讀出來。
缺點:我的缺點大于優點,除了老師的評語“上課不專心,下課愛打鬧,有驕傲情緒”以外,爸爸還給我總結了好多條:學習要鞭子抽,腦細胞是直直的,好吃貪玩,出門就闖禍,鼻涕流在嘴邊上也舍不得擦;不講文明,開門就站在堤壩邊撒尿,臉皮厚,打不透。假期中的一天,我到學校去玩,正看見郵遞員叔叔把信從辦公室的門縫插進去,等他走後,我們幾個小夥伴用小棍棍從門縫底下扒出來了。他們撕下郵票,我一手把信撕成兩截。這下闖了大禍,又挨了爸爸的一頓打。今年學期總評,我的語文、數學都降到90分,再也不是從前的雙百分。為這,春節我也沒得到爸爸媽媽的壓歲錢。我的這些缺點轉眼就忘,我的腦細胞真的沒有彎彎,記不住事情嗎?
願望:決心改掉缺點,自覺學習,長大了争取當個大醫學家,專門治療不聽話孩子的腦細胞。歡迎大家和我交朋友。
觀察和寫法評點:本文的小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分類觀察法,把自己的特點分為姓名、性别、文化、年齡、模樣、優點、缺點、願望等八類,其中重點觀察了優點和缺點兩類。小作者筆下的介紹别具一格,文章一開頭就很幽默逗人,富有兒童情趣,接着筆鋒一轉,從正、反兩方面去作“自我介紹”,通過“入學考”、“學英語”、“撕郵票”等比較典型的事例表現“我”的愛好和理想,突出“我”的性格特征,刻畫了一位愛動腦筋、熱愛學習而又調皮淘氣的小朋友的形象。
觀察佳作:
小鎮上的“書法家”
農曆臘月二十八,是小鎮上最熱鬧的一天:趕年場。四鄉八裡的人都向鎮上湧來,人潮如流,好象要把整個市鎮徹底淹沒似的。
這天,讓我最感興趣的,莫過于那些書寫對聯的人,小鎮上的“書法家”們。你看,他們那麼麻利地鋪開紅紙,又那麼自如地揮舞着毫鋒,沙沙沙,要不了一忽兒工夫,一幅幅紅彤彤的對聯就挂滿了一道牆壁。好一道風景!
小鎮的“書法家”可多啦!有鶴發童顔的古稀老者,有四十不惑的中年好手,有初露頭角的年輕小夥,還有幾位,竟是尚未畢業的中學生呢。由于年齡、水平的差異,身手也各有千秋。
老年的、中年的,大多兼營着别的生意如煙花炮燭等,書寫對聯是一年四季都不間斷的。這堆人,資格老、功底深,因此也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種得意和自負來。看他們寫字時的神态,聽他們說話時的聲口,你将聯想到京劇中那些自鳴得意、唯我獨尊的角色。他們的臉上總是陰沉沉的,難得挂上一絲笑容,買他們的對聯,多問幾聲尚且不行,更不用說品頭論足議論褒貶了,否則,他們會豎起一對眉毛,喝你。
我喜歡他們的字,一筆一劃,端端正正、莊重嚴謹,我也十分敬佩他們對待書法的那種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但是,一些年輕人不同。他們性格開朗,思維活躍,志趣也更高遠一些。他們之所以走上街頭,目的不在乎“争地盤”、搶生意,而是為着某種追求,他們對人十分随和,臉上帶着微笑,主動與顧客拉話,問這問那的,就象對待早已相識的老熟人。有時,遇到棘手問題,比如某副對聯内容一時想不起來,或某字的間架結構左擺右擺都不合适,于是,那額頭便立刻皺了起來、敲敲腦門,自嘲地罵一聲:“真笨!”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樣,令人可親。有位青年,左手一支香煙,口中打着“噓噓”,眼睛則盯着一本古帖,一根手指在膝蓋上不住地比劃着、臨摹着。有人叫着要買對聯,也不回應。看得出,那青年已沉入書法的癡迷狀态中了。
幾位在校的中學生,看上去的确有點不忍。他們的功底畢竟淺薄些,文字書寫錯誤也時有出現。一位同學,将莺歌燕舞的“歌”少寫了一個“欠”被人當場點破,羞得他臉色齊耳根的紅。眼睛也不好意思擡起來看人了。許多人并不打算買他們的對聯,看看而已,可有人眼睛露着不屑,卻有些不該的。他們遭了冷遇,而且還出了洋相、神态自然沮喪、憂郁。不過,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我想,隻要他們持之以恒,定會學有所成。“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他們案頭的這副對聯,不是正好揭示了幾位小小書法愛的心聲?
觀察寫法總評:本文采用了分類觀察的方法,對小鎮上的三類“書法家”進行了較為細膩、真切的觀察和刻畫。第一類,老年人和中年人,通過對他們的心理狀态、面部表情等的觀察,揭示了他們的性格特征;第二類,青年人。觀察了他們的神态、語言、舉止、等,表現了年青人樂觀、開朗以及對書法藝術執着追求的精神。第三類,中學生。着重觀察了他們受挫時的窘态,還有旁觀者的眼神等,并通過案頭的一副對聯,揭示了這些“小小書法愛好者”的心聲,并由此看到了前途和希望,深化了主題。
1.1.3 對比觀察法
運用比較觀察法來觀察人物的特點,就是把幾個人物或同一人物的幾個不同方面加以比較的觀察方法。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别。”人物總是千差萬别的,完全一樣的人物是不存在的。這樣,隻有通過比較,才能發現差異,把各種不同的事物區别開來,使每一種事物都給人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對比可以分為“自比”和“它比”兩大類。“自比”就是同一個人物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或不同地點的表現特點進行比較,以便發現不同特點,做到同一人物中求差異;“它比”就是兩個以上人物進行比較,以便在不同人物中發現特點。這樣觀察,不但可以了解每一個人物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而且也能了解不同人物的相異之處,觀察就更具體,更深刻了。
如《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就是“他比”,同是“穿着破爛”、步子“沉重”“踏着黃沙”、生活困窘的十一名纖夫,他們的年齡、出身、外貌、動作和心理活動都各不相同。思想覺悟,對待現實的态度也大不一樣,有的“漠然”,有的“沒精打采”,有的“詛咒和抗議”,還有的要極力擺脫肩上的重荷……
再如《祟米》對災年與豐年、舊氈帽朋友與米行先生的對比;《詹天佑》對國内振奮與國外輕蔑的對比等等,都是用“對比觀察法”觀察的例子。
金點子 運用對比觀察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對比觀察重在對比,首先要找出可對比的方面來觀察。
2、 觀察一個人時,可從幾方面來對比,如在家裡,在學校裡的對比等等。
3、 如觀察的是很多人,可把人物分幾 類來對比觀察。
4、 要抓住人物的鮮明的差異特點來對比觀察,如好與壞,靜與動等,觀察說要細心比較,找出差異特點。
5、要注意觀察人物活動的生活細節。在對比觀察中發現生活的情趣。
觀察佳作:
兩個“婷婷”
兩個“婷婷”?看到這個題目,你一定會感到奇怪,是啊,的的确确是兩個婷婷!不信?不信你就聽我講。
别人都說啦,婷婷在學校,不但成績好,而且很積極,為了寫一篇發言稿,連飯都忘了吃!勞動時,總是帶頭幹髒活,重活。别人有什麼疑難問題,她都會耐心地為你講解,直到你懂了為止。婷婷呀,連續四次被評為優秀少先隊員,還是學校的大隊委呢!這樣的好學生,誰不喜歡?
可是家裡的婷婷就不一樣了,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一次,學校組織春遊,媽媽為她準備了面包、汽水、蘋果……揣了滿滿一包。可她卻把小嘴一噘,不高興地說:“人家都帶可口可樂,而我卻帶汽水;人家帶高級奶油餅幹,而我就隻好啃那幹巴巴的面包,哼!”說完,拉長個臉,躲進房間生悶氣去了。還有一次,媽媽忙不過來,就讓正在看電視的婷婷掃地。她又噘着個小嘴,不肯掃。媽媽生氣了,她才懶洋洋地拿起管帚。說是掃地,可婷婷隻不過是在地上畫了幾個圓圈,然後把腳一跺,哇哇地哭起來。媽媽隻好搖搖頭。這麼嬌氣的孩子,誰能喜歡?
這是不是兩個“婷婷”?可自從3月份她們班上開了一次“孝心獻給父母見行動”的主題班會以後,婷婷說了,她一定要把家裡的婷婷“趕走”,把學校裡的婷婷請到自己家裡來!
觀察和寫法評點:本文的小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觀察法,通過觀察和描寫“婷婷”在學校和在家裡的不同表現,刻畫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婷婷”形象。結構緊湊,前呼後應,語言活潑清新,充滿童趣。告誡類似“婷婷”這樣的小朋友,要改掉壞毛病,做到表裡如一,做個人見人誇的好學生。好孩子。
觀察佳作:
兩個麗麗
我是四年級學生,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都叫我趙麗,一回到家裡,媽媽卻把我“麗麗、麗麗”地叫個不停。
我明明是爸爸唯一的女兒,可是最近媽媽老是說她有兩個麗麗。兩個麗麗嘛,一個在學校,一個在家裡。
媽媽說啦,在學校的麗麗,可是個好孩子:聽老師的話,愛學習,上課專心聽講,并能回答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做作業又非常認真,從不輕易放過一個錯字,一道難題;上學期學校舉行數學競賽,四年級的麗麗是第一名。在搞好自己學習的同時,還包了幾個學習差一點的同學,抽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老師誇獎麗麗,同學喜歡麗麗,大家一緻評選麗麗為學校的“三好學生”和“文明少年”。這樣的麗麗,媽媽當然喜歡。
媽媽遺憾他說,家裡的麗麗卻和學校的麗麗完全不同:都已經十一歲了,還很嬌氣,飯不合胃口,就皺着眉頭,瞪着飯菜,不願動碗筷;媽媽叫她掃地,麗麗就把嘴巴噘得老高,不情願地在地上畫個“大”字,然後把掃帚一扔了事。說得輕了不當一回事,說得重了就跺腳哭鼻子。這樣的麗麗,媽媽當然不歡迎。
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有人問我要哪個麗麗,我就會高興地告訴他,我隻要一個在學校裡那樣的麗麗。”
聽了媽媽的話,我難過地低下頭。媽媽說得太對了!我一定要做一個愛學習、愛勞動的孩子,在學校、家裡應該一個樣。于是,我暗暗下了決心,要把學校裡的好作風帶到家裡。
觀察和寫法評點:本文的小作者運用了對比觀察法,成功地描寫了一個人物的兩方面的特點。文章的主人是一個人──麗麗,這個人的特點,有幾個方面,而多方面特點必須由幾件事才能具體反映出來。這個“麗麗”有在學校裡認真學習,樂于助人,在家裡十分嬌氣,不愛勞動等幾個特點。這幾個特點又是通過“做作業”,“幫助同學複習功課”,“挑剔飯菜,”“不願掃地”,“聽不得批評”等事例來反映的。由于分學校、家庭來寫,自然形成“對比”。這樣觀察成文,新穎有趣。
1.1.4 特點觀察法
抓住人物突出的某一個特點進行觀察。這種方法就叫做特點觀察法。
一個人身上可能有很多特點,在一篇小文章裡不可能面面都寫到。因此,我們就要抓住主要的特點進行觀察。比如觀察人物的眼睛,觀察人物的手,觀察人物的胡子,觀察人物的愛笑脾氣等等。
運用這種觀察方法,能夠集中地抓住人物的某一個特點,寫出主題集中,新穎鮮明的文章。一人一事的文章最适合這種觀察方法。
金點子 運用特點觀察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要選擇人物最突出的某一個特點來觀察。
2、 針對某一特點,可以觀察任務書的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事情。
3、 要注意圍繞這一特點來觀人物的生活細節。
4、 特别要注意人物生活中有趣的事例。
5、 可與其他觀察方法結合起來使用。
觀察佳作:
爸爸的胡子
關于爸爸的胡子,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爸爸長 得很帥氣,但他的唇上,颌下,腮邊,總是密密麻麻地長滿了硬茬茬的胡子,把嘴也掩蓋了。媽媽總是數落他隻知道工作,不注意生活小節。爸爸總是嘿嘿一笑,繼續忙他的事。
有一天,爸爸正在家裡聚精會神地看書,不時地拿筆在紙上畫着什麼。媽媽把鏡子和剃刀拿到他面前,氣沖沖地說:“把胡子刮了,不然别想拿書和筆!”爸爸無可奈何,隻好順從地接過剃刀,裝腔作勢地說:“夫人息怒,我遵命就是。”誰知胡子才刮一半,就有人來喊:“周廠長,技術科有人找你。”爸爸丢下剃刀就走,媽媽叫也叫不住,氣得直跺腳。
不久,爸爸滿臉笑容地回來了。他一進門就大聲喊:“成功了,成功了!我的發明獲專利了。”說着,就抱起我,在我臉上使勁親了一回。“哎呀!”我大叫一聲,爸爸的胡子真紮人。媽媽聞聲走了過來,故意把臉一沉:“瞧你的,陰陽胡,還不------”爸爸還沒等媽媽說完,做了個鬼臉,便去繼續清除他那半片黑烏烏的胡子,嘴裡還哼着“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剃刀剃不盡,春風吹有生。”他是把《賦得古原草送别》這首詩改了。我不由得“撲嗤”一聲笑了。
觀察寫作點評:在上面這篇短文中,小作者抓住爸爸的胡子的特點仔細觀察,集中描寫。在文章的一開頭就用了一個總起來說的句子,“關于爸爸的胡子,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開門見山地點明“胡子”字,直接說明。作者抓住了胡子這一特點,寫出了一個隻知道工作,不注意生活小節的可愛的爸爸的形象,表現了爸爸幽默風趣的特點。
觀察佳作:
京劇迷的爸爸
我爸爸特别喜歡京劇。每逢演出,他必定到場觀看,電視裡的京劇節目,就更不用說了。家裡光京劇磁帶就幾十盒。
一個星期天,爸爸又買了兩盒新磁帶,是《鍘美案》上下集。他小心翼翼地把磁帶放進錄音機裡,自在地坐在沙發上聽了起來。一開唱,爸爸的眼睛就慢慢地合上了,右手夾着香煙,跷起二朗腿,背靠着沙發,頭有節奏地一動一動的,腳在地下一擺-擺的,手在沙發扶手上一點一點的,他越聽越人迷。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媽媽把午飯做好啦,我喊爸爸,爸爸點了點頭,可就是不起來。等我吃飽了,爸爸還是沒有過來,我就盛了碗飯給爸爸端過去。爸爸邊吃邊聽,等這一盒磁帶聽完了,他才吃幾口飯。我問爸爸:“你怎麼這樣喜歡聽京劇?你都成京劇迷了。”爸爸說:“京劇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戲劇藝術之一,它是戲劇藝術寶庫中最絢麗的一朵鮮花!”
受了爸爸的感染,我對京劇也産生了興趣,那悅耳的音樂聲和優美的唱腔,也使我漸漸地入了迷。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和爸爸一起聽京劇,爸爸親切地撫摩着我的頭說:“你長大了一定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京劇愛好者。”
觀察和寫作評點:本文的小作者運用了特點觀察法,突出地觀察了爸爸愛聽京劇這一特點。在文章的開頭,作者就開篇見“人”,點出了爸爸是個京劇迷。接下來具體地叙述了爸爸迷京劇的事例──“一開唱,爸爸的眼睛就慢慢地合上了,右手夾着香煙,跷起二朗腿背靠着沙發,頭有節奏地一動一動的,腳在地下一擺-擺的,手在沙發扶手上一點一點的,他越聽越人迷。”這一段關于爸爸聽戲的動作的傳神的描寫,小作者緊緊抓住了爸爸聽京劇這一生活情節,通過對他聽京劇時的舉止神态的細膩描寫,生動有趣地刻畫出了一個京劇迷的形象。
1.1.5 總分觀察法
所謂總分觀察法,就是先總的觀察人物的某一個特點,然後再分别觀察幾件事情,來表現人物的這一特點。
金點子 運用“總分觀察法”,應注意以下四點:
1.首先總的觀察人物,捕捉人物的總體特征,體會初步的感受。
2.再從幾個方面,或幾個類别去觀察,對人物的整體感受進行充實,使這種感受具體化,用幾個代表性的實例加以證實。
3.注意融進自己的感受、體會,把觀察、體驗結合起來,由人物到感情,人物與思想感情相結合。
4.最後再回到整體,把上面的觀察、感受深入一步,提高認識,揭示出人物的本質特點(思想品質特點)。
觀察佳作:
我的傻瓜爸爸
我的爸爸是傻瓜,我愛我的傻瓜爸。
說我的爸爸傻,一點也不假媽媽成天挂在嘴上,說我爸爸傻人吉相,傻瓜傻福。我也知道我的爸爸确實有點兒傻。他在家裡常常做錯事……做菜不是忘了放鹽,就是忘了放味精。燒飯不是燒糊了就是沒有把米煮熟。有一次,他居然吃馍沾墨汁,我們都哈哈大笑。他不但不笑,還傻聲傻腔地說:“好吃,好吃。”有一天早晨,我們正在吃早餐,爸爸剛吃一口,擡頭一看表,就急忙拎起衣服望廠裡跑。媽媽說:“不要緊,他一會就會回來的。”果然不出所料,不大一會兒,爸爸回來了。原來他忘了是星期天。
前年暑假裡的一天,我們全家人正在吃午餐,忽然烏雲翻滾,霎時間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落下來。爸爸慌忙拿起家裡唯一的一件雨衣就往外跑,我和媽媽連聲喊“豆醬……”可爸爸好象沒聽見似的,一個勁往雨裡鑽。我們隻好眼睜睜地看着大雨把牆頭上的一盆豆醬沖走。一會兒,雨停了,爸爸爸象個落湯雞,氣喘籲籲地奔進門問:“你們怎麼樣?”媽媽氣沖沖地說:“我們,我們,你心裡哪有我們!”爸爸“嘿嘿”地傻笑兩聲,一邊脫下上衣擰水,一邊陪着笑臉說:“廠裡進口的兩袋原料放在窗口旁,我猛然想起下班時沒有關窗口,幸好及時趕到,要不然,要不然……哎──虧你還是個黨員呢!是我這個千把人的廠重要,還是你那盆豆醬重要?這可是個原則問題啊!”“原則”是什麼問題,我心裡小聲嘀咕着。
現在,我才知道爸爸一點也不傻。他沒有文化,硬是憑着自己的本事實幹,入了黨,提了幹。他是單位裡的一把手,我是班裡的一把手。班主任老師常說:“當幹部就要吃虧,就要做傻子。遇事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在勞動的時候,我總是髒活累活搶着幹,在發書本的時候,我總是把破的舊的留給自己。因此,有同學說我傻。他哪裡知道,我跟爸爸比起來,還差得很遠。等我長大了,我也要象爸爸那樣,做一個大大的傻瓜。
我的爸爸是傻瓜,我愛我的傻瓜爸。
觀察和寫法點評:在這一篇文章中,小作者運用總分觀察法,在文章的一開頭就開門見山地點明了爸爸傻──我的爸爸是傻瓜。接下來具體觀察和描述了爸爸的幾件傻事 ──保護原料、讓房子等等,使讀了文章就覺得爸爸傻得可愛,傻得可贊。最後寫出了爸爸的傻出有因──公而忘私、舍己為人。文章的結尾又用一個總結的句子,既總結了全文,點明了文章的中心,又抒發了感情,呼應了文章的開頭,使文章的結構嚴謹而完整。
觀察佳作:
爸爸的畫像
我給爸爸畫個像。
爸爸的眼睛
爸爸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鏡。他在學校教地理,這副眼鏡幫着他看見了中國,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曆史,這副眼鏡又幫着他看到了書中古今中外的曆史人物,了解到變化萬千的史實。爸爸的眼鏡可真是個望遠鏡呀!我在給爸爸畫眼鏡時就畫了一副大大的黑眼鏡框,在鏡片上還畫了很多圈圈。
爸爸的鼻子
别看爸爸的鼻子能托起“望遠鏡”,可是卻不怎麼靈。那回他在家裡炖肉,把鍋坐在火爐上就趴在桌子上備起課來、肉糊了,他卻沒聞着,還是我從外邊跑進來告訴他的。是不是爸爸的鼻孔小呢?
爸爸的嘴
爸爸的嘴角向上翹着,像是帶着微笑。他還會編相聲,能把同學們做的好事,以及馬虎啦、不專心聽講的事啦,都編成相聲,讓同學們在笑聲中受到教育。
爸爸的手
爸爸的手可不像當老師的手,粗粗拉拉的。媽媽上班離家太遠,家裡的許多活都要爸爸幹,像生火、做飯、洗衣等等,他的手怎麼能不粗粗拉拉的呢。我就在爸爸的手上多畫了幾條道道。
爸爸的腳
爸爸的腳比較難畫,因為他老是閑不住,等他坐在桌前時,我又該睡覺了,隻好給爸爸畫半個身像了。
爸爸的耳朵
對了,還沒畫爸爸的耳朵呢。他的耳朵眼鼻子差不多,也不靈。他看書的時候,我跟他吆喝,他也聽不見,非得我大聲他說兩三遍才行。大概爸爸的耳孔也小吧!
像畫完了,我把畫完的像拿給爸爸看,他哈哈大笑起來。
觀察和寫法評點:文章的小作者采用先總後分的觀察方法,描繪了爸爸的一組畫面。使文章别具一格,讀來情趣無限。畫“眼睛”,突出了爸爸的博學多才;畫 “鼻子”,突出了爸爸的忘我工作;畫“手”,突出了爸爸的勤儉持家;畫“腳”,突出了爸爸的勤快利索;畫“耳朵”,突出了爸爸讀書的專注……像畫完了,文章自然就結尾了。
1.1.6 概具觀察法
所謂概具觀察法,就是先概括觀察人物的特點,再具體觀察人物的特點。寫到文章裡,就是先概括出人物的某一特點,再用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這一特點。
金點子 運用這種觀察方法要注意:
1、 後面具體觀察的事例要能夠反映出前面概括出的特點。
2、 具體觀察的事例可以是一件或兩件。
3、 如果是兩件以上的事例,要有觀察重點,寫時有詳有略。
觀察佳作:
古怪的老師
我們班的同學都說,老師是一個古怪的老師。
先說他講課吧,就古怪得很──有時講起來滔滔不絕,振奮人心;有時講起來娓娓動聽,生動有趣;有時闆起面孔,一本正經;有時又笑眯眯的,手舞足蹈,好象演小品似的。有一次許多人來我們班聽課,隻見老師眉頭緊皺,在講台上走來走去,好像十分生氣的樣子,還不時地向窗外望望,雙手背着,手指間還夾着“半截煙”(粉筆)。不一會兒又坐在講台前改起作文來。隻見他一會兒唉聲歎氣,一會兒自言自語,一會兒一拍桌子,連聲說:“好!好!寫得真好!”“哈哈哈”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笑聲剛止,他便打開話匣子:“剛才我的表演好玩媽?你們能把剛才的情景寫出來嗎?”說着,他轉身在黑闆上寫了幾個大字:老師改作文。原來老師在給我們上情趣作文課。
老師不僅上課方式特别,而且管教我們的方式也很特别,有時和藹可親,嘻嘻哈哈;有時又非常嚴厲,令人害怕。有一次,我在競賽中丢了三分,他把我叫到辦公室裡,闆着面孔,狠狠地訓我一通。過了一會兒,他的臉色又由陰轉晴,笑眯眯的,簡直和剛才變成了兩樣。還獎勵給我三個練習本,原來我在競賽中得了第二名,與第一名隻差半分。
你說,我們的老師古怪不古怪?
觀察和寫法評點:寫老師的文章很多,關鍵是如何能巧妙地寫出新意來,寫出與衆不同的老師的形象來。本文的小作者就與衆不同,别出心裁地觀察和描寫了一個古怪的老師──上課古怪,管教我們也古怪……就是在這古怪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教學認真,關心學生的老師形象。開篇點題,反問結尾,使首尾一緻,結構嚴謹,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觀察佳作:
朋友
你猜我的朋友是誰?是鄧老師。
鄧老師教我們數學。一次數學考試,我考了79分,羞得我不敢正視老師。她發現了我的心思,把我叫到辦公室,我做好了挨批評的準備,沒想到她卻笑意融容地交給我一封信就讓我回來了。信上寫着:“小明,你是個有頭腦的人,隻有認真才能掌握知識。我相信你。”落款是“你的大朋友”。
啊!“大朋友”!沒有批評,沒有訓斥,隻有鼓勵,隻有愛心。鄧老師這封信,對于自尊心很強的我來說,真是激動萬分。老師------學生-----朋友。多麼和諧,多麼純樸,多麼親近的交融,多麼不尋常的一種交流方式。在我的學習生涯中,許多老師給我以循循善誘,可唯獨這一次給我的印象最深。那字字句句讓我銘刻心頭,永遠難忘。
從那以後,學習上我改正了粗心大意的毛病,無論作業,還是考試,我都認真完成,一絲不苟。在我的作業上,鄧老師特意批上“見到你的行動了”這幾個隻有我和她才心領神會的字。鄧老師生病住院了,班上的同學推舉我和另外兩個同學去醫院看望鄧老師。我趁同學向鄧老師獻花的機會,悄悄地在鄧老師的備課本上寫了兩句話:“鄧老師,我們都盼望你早日康複,回去上課。”落款是“你的小朋友”。
在走出醫院的路上,我心裡一直在默念:啊,鄧老師,我的良師益友!
觀察和寫法評點:本文的小作者運用概具觀察法,先概括說老師是朋友,再觀察具體的事例,進一步說明了老師真是朋友。本文的寫法新穎。看了這一個題目,你一定會以為在寫同學呢。把老師當作朋友來寫,角度新穎有趣。老師是一個什麼樣的朋友呢?接着,小作者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了老師關心學生,教育學生手法的高明。老師不僅僅是老師,他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啊!結尾點題,畫龍點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1.1.7 比較觀察法
比較觀察法就是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特點的比較觀察,來發現人物的特點。這樣的觀察,通過比較,發現差異,把各種不同的人物區别開來,使每一個人事物都給人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比較可以分為“自比”和“他比”兩大類。“自比”就是同一個人物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比較,以便發現各個階段的不同,做到同一人物中求差異;“他比”就是兩個以上人物進行比較,以便在不同人物中發現相同,做到不同人物中求相同。
比較觀察法和對比觀察法的區别是:對比是正反兩方面的比,即或一個人的正反兩方面的對比,或正反兩個人物的對比。比較是多方面的比,即或一個人物的幾個方面的特點進行比較,或幾個人物一快進行比較觀察。
金點子:運用比較觀察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首先要确定觀察的對象和比較的對象。
2、 在觀察一個人時,要把這個人分幾個方面來比較。
3、 在觀察幾個人時,要注意通過具體的事例來比較,在比較中發現人物的特點。
4、 要注意觀察人物活動的細節,對那些能反應人物特點的生活細節要細緻觀察。
5、 要及時把觀察的結果記下來,以便積累寫作材料。
觀察佳作:
我的哥哥
我──一個好動、愛說的小女孩,他──一個知識豐富卻又十分腼腆的大小夥子。這就是我和哥哥。
在我們這個和睦的家庭中,既不能缺他,也不能少我。不過,隻要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總少不了一陣争吵打鬧,不怕您笑話,每次總是我挑起事端,而且總是我赢。那是因為哥哥不善言詞,哪裡敵得住我叽哩叭啦的叫嚷。即使他真發火了,我也不怕,誰叫他是老大呢?
家中來客時,哥哥就像個大姑娘,還未啟口,臉就先紅了。以後他索性就不打招呼了,見人隻笑笑。客人們也不見怪,他們知道哥哥的脾氣。我可比他大方多了,見了熟人就“叔叔”、“阿姨”、“伯伯”地叫。大人們都說我嘴甜。
在父母與客人交談時,我總忍不住要插話。可為這事總挨媽媽數落,什麼女孩家該穩重啦,哥哥比你好啦等等。我聽了老大不服氣,暗想:哼,哥哥一見人就臉紅,我可比他強多了!明明是你偏心!
别看我們兄妹性格各異,但有同樣的愛好—一看書。隻有在這時,我和哥哥才顯得融洽無間,他懂得很多知識,有些是我聞所未聞的。這時,我就會向他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還是幼稚可笑的問題,哥哥總是耐心地回答。
一天,我和哥哥坐在陽台上看書。我一擡頭,見到那廣闊的藍天,我的腦海裡忽然躍出一個古怪的問題:天一直是藍的嗎?我用胳膊肘碰了碰一邊看書的哥哥,問:“哥,天總是藍的嗎”他擡頭望了望天,搖了搖頭肯定他說:“不。天不總是藍的,隻能說看上去是藍的。”我聽了,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随即又不解地問:“那麼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天是藍的呢?”“嗯一”哥哥沉思了片刻,說:“這得從光學角度來說。因為白色的陽光是由各種色彩的光組成的。天空中的水滴和灰塵的微粒大大地散射藍色光線,讓其他顔色的光能通行無阻,所以天是藍色的。”他說完,望了望我,似乎在詢問:聽懂了嗎?見我仍是一副迷惑不解的神态,便打着手勢解釋道:“哝,就像大霧天,汽車車頭的燈光是黃的,就是因為黃色容易通過灰塵的微粒,使行人早些看到燈光,少出車禍。”“哦……原來是這樣!”我高興地沖哥哥扮了個鬼臉,大聲說:“謝謝哥哥!”咦?真沒想到,哥哥的口才這麼好,想到這,我扭頭向哥哥笑了笑,正好哥哥也擡起頭來,他莫名其妙地望着我問:“你笑什麼?” 我說:“哥,真沒想到你的口才如此之好,可與講師媲美。” 哥哥一聽,臉騰地紅了,急忙說:“麗麗,别胡說。”接着又低頭看書了,但由于慌亂,膝上的書滑落在地上。哥哥又慌忙俯身去拾。瞧着他窘迫的樣子,我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聲來,心中暗想:真像個大姑娘。
雖然我瞧不起哥哥的那種大姑娘氣,但我還挺佩服他呢!有時,我還向哥哥學習。這兩年,媽媽說我變了,變得聽話了,變得穩重了。我聽了挺高興的當然,這也有哥哥的一份功勞,因為我是在他的影響下才變的呀!
觀察和寫法評點:本文的小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比較觀察法,通過比較發現“我”和哥哥個性截然不同。哥哥不善言詞,見人臉紅,大姑娘氣,為妹妹所不屑,但在知識領域裡他卻能縱橫馳騁,遊刃自如,這使妹妹萬分欽佩。這種通過比較後再對人物言行進行細緻刻畫的寫法,在反映人物的個性特點上很有效果。結尾總結,贊美哥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觀察佳作:
三個輝輝
我已是五年級的學生了,本來隻有一個名字,但卻有三個稱呼──在老師眼裡,我是王旭輝;在同學眼裡,我是一個“灰老師”(“輝老師”或者“老灰”);一回到家裡,媽媽爸爸、鄰居隻管叫我“輝輝”。
在老師眼中,都誇王旭輝是個好學生──愛學習、愛好勞動、守紀律,聽老師的話,上課認真聽講,并能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做作業的時候特别認真,從不輕易放過一個惜别字;遇到疑難問題也從不抄别人的作業,總是認真地鑽研,實在弄不懂才去同老師;大小競賽總是種子選手,每次總能獲得獎勵。因此,每到開學,各科老師都喜歡要王旭輝擔任課代表。
在同學們眼裡,王旭輝是個“灰老師”。我在搞好自己學習的同時,還主動給差生當“小老師”,幫助幾個學習成績差的同學補習功課,背誦課文,聽寫生字,講解作業……有一次,剛掃完教室的地。沒洗臉就給同學們上“小課”。沒想到兩條灰色的“蚯蚓”從鼻孔裡爬出來,惹得同學們都哈哈大笑。我卻“呼”的一聲,一下子把“蚯蚓”吸入鼻孔。從此,“灰老師”就成了我的專利稱号。“灰老師”帶的“徒弟”期末時,個個都從原來的60多分提高到80分以上。老誇“灰老師”,同學喜歡“灰老師”,學期結束大家一緻評選“灰老師”為“三好學生”。“灰老師”今年還榮獲了“中華萬名好少年”稱号。
提起家中的輝輝,媽媽常皺眉頭,因為這個輝輝與另外兩個完全不同。都快十一啦,還那麼嬌氣──衣服要叫媽媽穿,鞋帶要讓媽媽系,睡覺要叫媽媽陪着。飯菜一不合口味,就瞪着眼咧着嘴。至于洗碗、掃地、擦桌凳、倒垃圾,壓根兒輝輝就不知道是怎麼做的。今年“六一”節,媽媽帶着癬輝去逛商廈,輝輝看中了闆台上的變形金剛,媽媽一會兒沒買,輝湯就躺在櫃台旁打滾;惹得許多人圍觀,商廈裡交通阻塞。最後,還是媽媽“投降”了事。
前些日子,媽媽病了,住進了醫院,爸爸又出差在外,這一下家裡的輝輝可有苦頭吃了。吃飯睡覺不能跟媽媽在醫院裡。媽媽看到我瘦了一圈,常偷偷地流淚。
現在,我逐漸明白了,一個好孩子,隻有從小學會自理,長大才能自立自強。我暗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使三個輝輝變成一個輝輝,放出真正的光輝來。
觀察和寫法點評:觀察一個人物,要有多側面變換視角觀察,才會全面。本文小作者從老師的角度、同學的角度、媽媽的角度來比較觀察自己,寫出一個活生生的“輝輝”來;使人感到真實可信、生動有趣、印象深刻。三個角度觀察,寫出三個側面的特點,人物就有了立體感、合起來,就不失為一篇優秀的習作了。這種觀察、寫作方法,小朋友們不妨一試。
1.1.8 側面觀察法
“側面觀察法”,是通過對側面,也就是對周圍人或物的觀察,來反映、表現中心人物或事物的一種觀察方法。再說得明白些,就是要觀察甲,卻觀察乙,通過乙來襯托甲。做到以乙說甲,以次要說明主要的。目的很清楚,是為了突出甲,突出主要的。如常見的以鳥兒襯托樹木,以蜜蜂襯托花朵,以魚兒襯托水,以周圍人物襯托中心人物等,都屬于這種觀察方法的運用。
如《小球門手》一文,就是典型地側面觀察法。文章中通過對小球門手“腆着肚子的”小男孩、“戴紅帽子的”小女孩、紅領中“紮蝴蝶結的”女孩、“帶着小弟弟”的紅領中小弟弟、“抱着洋娃娃的”女孩、“戴風帽的”的小孩,以及大個子叔叔的觀察,來襯托整個球賽的激烈。如果場上的角逐、競争不激烈,能這樣像磁石一樣的引人嗎?
金點子 運用“側面觀察法”,要注意以下4點:
1.首先觀察主體中心人物的言行舉動、音容笑貌等等,然後再重點觀察其他人物。做到中心有全局,眼中有主體。
2.在觀察周圍的人物時,要對人的語言、動作、神态等做重點觀察,并注意對比、分析,以便獲得全面、正反對比的材料,要突出特點。
3.在觀察周圍人物時,可以采取集中的方法,如把中心人物和周圍人物一同觀察,也可以采用交叉的方法,一會兒觀察中心人物,一會兒觀察周圍人物,了解人或物之間的關系。
4.在觀察人或物時,要盡量多看、詳看、突出重點,以便從中做出最佳選擇,更有效地襯托中心人或物。
觀察佳作:
追爸爸
我已經一年多沒到爸爸廠去了,早想到爸爸廠裡去看一看。在電視上看見了爸爸廠裡改革後的新貌,更激發了我到爸爸廠裡去的願望。
暑假的一天,爸爸終于答應明天帶我去他們廠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第二天早晨,我剛醒來,發現爸爸不見了,我一直到中午也不見爸爸回來。我迫不及待地自己來到了爸爸廠裡。
我到車間裡去找爸爸。嗬!好家夥!一進車間門,一條全自動流水線裝置像厚龍般地展現在我的眼前。啊!短短一年的時間,爸爸廠裡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我顧不得想那麼多,急着找爸爸,東找西找,連爸爸的影子也找不到。我生氣了,嘴裡小聲嘟哝起來:“爸爸也真是,我好不容易來一次,連個影子也沒有。”這時小李叔叔走過來,見我這副樣子打趣他說:“喲!嘴撅得能挂個油瓶,什麼事使你這麼生氣呀?”我問他爸在哪兒?小李叔叔對我說:“你爸爸為圖紙上的一個數據,到市圖書館查資料去了。”
我一聽拔腿就跑,到了市圖書館我累得氣喘籲籲。“小凱,你來于什麼?”原來是在圖書館工作的鄰居王大伯。我對王大伯說:“我來找爸爸。”王大伯說:“你找爸爸呀!他可是我這裡的常客了。他有時來一坐就是半天,有時匆匆來了,又匆匆去了,連跟我說話的時間也沒有。這會兒查完資料剛走。”
聽了正大伯的後,我轉頭就跑。回到爸爸廠裡,我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我來到車間,擡頭一看幾位叔叔爬在一台機器上,其中一位叔叔說:“陳廠長,你忙了一天了,下去歇歇吧,這台機器馬上就檢查好了,你就等着聽好消息吧!”爸爸說:“不累不累,你們比我更辛苦。”我仰着脖子在下面等着、看着,不一會兒,嘴巴幹得實在忍不住了,便到傳達室喝了點水,回到車間一看,爸爸他們又不知道哪兒去了。
我想爸爸可能在辦公室裡,便到了爸爸的辦公室。哎!爸爸又不在。我心想這麼大的廠我怎麼找得到他,便坐在椅子上等爸爸。爸爸桌上擺着厚厚一疊生産計劃會議表等東西,心想怪不得爸爸常忙得頭昏腦脹的。忽然“吱──”的一聲門開了。我剛想迎上去,可爸爸像沒見我一樣,直奔到桌前拿出計算器算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下班的鈴聲響了,爸爸仿佛沒有聽見似的,還繼續算着。我不想打擾爸爸,便回家了。
這一整天我都在追爸爸,到現在還沒跟他說上一句話呢!我明白了人家為什麼稱他“改革迷”,在電視上為何老是介紹他們的工廠。我還要追爸爸,追、追……
觀察和寫法評點:本文的小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側面觀察法,通過觀察周圍的人物,一路“追”下去。文章的思路很有新意。作者以“追”為線索,通過到“車間”、到“圖書館”,到辦公室,等地專追爸爸,來表現一心忙于工作、學習、改革的父親的形象,表達自己愛父親的思想感情,結尾的“追”,更含深意,耐人尋味。
觀察佳作:
大家都誇她
晚飯後、我們一家人坐在陽台上乘涼。藍黑色的天空中布滿了星星,它們一閃一閃地眨巴着眼睛。美麗的月亮娘娘也爬上了樹梢,把柔和的銀光灑向大地。多好的夜晚呀!
我們一邊乘涼,一邊聊天,不知怎的,話題轉到了居民小組長王阿婆身上。王阿婆今年5O多歲,人略發胖,她的眼睛裡充滿着慈愛,使人一看就覺得可敬可親。
爸爸先說開了:“王阿婆真不錯。一:今天早上我去買菜,看見水産櫃有鳊魚,可是人太多了。我一看表,呀,不得了,快7點半了。我顧不得買魚了,要趕去上班啦。正巧王阿婆也在買魚。她看到這情形,特意多買了幾條,回家後,把魚洗淨,等到我下班就給送來了。今天你們吃的魚就是王阿婆代買的呀。”
“是呀,王阿婆就是會關心人。”媽媽說,“前天,樓上的小王加班,要到晚上9點才能回家。她家的毛毛沒人去接,王阿婆知道了,就自告奮勇地對小王說,一切由她管,讓小王放心去加班。果然,王阿婆早早地把毛毛接來了,到了晚上又是喂飯,又是哄着玩,玩累了還在王阿婆家睡下了。直到小王回家,王阿婆才把毛毛抱給了她。當時小王真不知說什麼才好……”
“該我說了。”媽媽的話還沒說完,弟弟就搶着說,“王阿婆真好。上星期三下午,我回家的時候,感到一陣頭暈,走到樓梯口,忍不住吐了。王阿婆看到我臉色刷白,急忙扶我進屋,給我喝了水,讓我躺下。後來她又一聲不響地把我嘔吐的髒東西掃幹淨。媽媽回來後,她又特意來我家,告訴媽媽讓我服藥休息。”
“還是聽聽我的吧!”我高興地對大家說,“王阿婆每天早上很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樓梯。一樓到五樓,64格樓梯,8個過道,一處也不遺漏。她為我們23号樓被評為文明樓做出了貢獻。王阿婆還考慮到我們樓上夜班的人多,就在各摟梯口裝上了電燈,電費全往她家裡算。還有,每到月初,王阿婆就幫着掃弄堂的清潔工收清潔費,那位清潔工逢人便誇……”
弟弟說:“姐姐,你怎麼了解得這麼詳細?”
“我不是在準備作文的材料嗎?”我有些得意他說。
爸爸激動地說:“是呀,你是得好好寫一篇文章贊揚贊揚王阿婆。你們還要向王阿婆學着點……”
我說:“我們大家都要向王阿婆學習。”
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說:“對!對!”
夜漸漸深了,我們也回屋休息了。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我在想着我的作文該怎樣寫。
觀察和寫法評點:小作者運用側面觀察法,寫出了一個可愛的人物形象。文章通過乘涼聊天,把一家人對王阿婆的誇獎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從側面寫出了王阿婆“代買鳊魚”、“照看毛毛”“看護弟弟”、“打掃衛生”等4件具體事例,集中反映了居民組長王阿婆助人為樂的好品質。材料雖屬一般,但構思巧妙,不落俗套。
金點子:
在寫人的文章時,做到“四多”:
第一、多想想:動筆前要想好,寫誰?有什麼特點?哪些事最能反映他的特點?先從一件事寫起。
第二、多看看:決定寫誰後,不要急于動筆,腦子裡像過電影似的,讓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幕幕從自己眼前閃過,使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當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時再動筆,便可一氣呵成。
第三、多讀讀:寫完後逐段反複默讀,看是否眼前能出現生動的畫面。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是否在眼前跳動、在耳邊回響。也就是說,語言文字的描繪,是否還了生活的本來面目。
第四、多改改:着重在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外貌、内心活動的描寫上,精雕細刻,好像用彩筆繪畫,給原文錦上添花,使一個個有性格、有特點人物,活脫脫跳動在你的作文上。
思考與練習:
1、 觀察人物要觀察哪幾個方面?
2、 觀察人物有哪些好方法?
3、 觀察人物要注意什麼?
4、談談你在觀察人物方面有哪些小竅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