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

娛樂 更新时间:2024-11-26 17:53:38

前言:2016年上映的電影《七月與安生》是改編自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七月與安生》。安妮寶貝作為最早大紅大紫的小說家,她的作品也早早的賣出了版權,但一直無人問津,極少被影視化改編。

因為她的作品風格注重内心關照,有較多人性和哲學上的探讨深入,擅長運用大量比喻和搭配等修辭手法,使作品呈現出空靈绮麗、簡潔蘊藉的風格。文字内容有着她獨特的個人風格,所以一般的電影、電視很難将她作品中的特色完美的展露出來。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1

《七月與安生》海報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是一部略帶文藝感的商業片,由曾國祥指導,陳可辛監制,由男性導演拍攝出來的女性題材的電影,卻極具細膩感,不得不說,曾國祥導演的改編令觀衆大吃一驚,他認為《七月與安生》講的不是兩個女人,而是一個女人的兩面。通過這種想法處理了這個故事,也更加吸引了觀衆,這部影片也是使周冬雨和馬思純成為金馬獎影史上同時獲得影後的電影。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2

馬思純、周冬雨同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本文将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三重結局、交換人生等方面來分析這部刻畫女性的優質作品—《七月與安生》。

01"劇情梗概"

影片主要講述了由馬思純飾演的林七月和周冬雨飾演的李安生兩個女孩的故事,她們第一次相識在十三歲那年,雖然二人性格完全不同卻成為了羁絆一生的朋友。

家庭美滿的七月從小就是個做事循規蹈矩,溫婉的"乖乖女",而安生自幼喪父,母親又常年在外,因此造成了她特立獨行,飛揚跋扈的性格。她們彼此陪伴度過青春美好年華,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3

《七月與安生》劇照

直到有一天,名叫蘇家明的男生出現在了七月身邊,七月與他戀愛了,而安生則選擇追随一個聲稱愛她的吉他手去北京流浪。

臨别之前,七月卻意外發現安生脖子上戴着自己男友家明的貼身玉佩,她痛苦流涕卻沒有挽留安生。之後,七月與家明繼續戀愛着,并一起考入同一所大學,而且約定一畢業就結婚,但是事情的發展卻不像七月心中所想的那樣順利。

大學畢業後家明選擇去大城市闖蕩,七月稱自己會在這裡等他,此時的安生回來了,二人一同出去旅行,原本親密無間的二人心中其實已經出現了隔閡,争吵過後,七月依舊沒有挽留安生,二人從此失去了聯系。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4

《七月與安生》劇照

兩年後,在外打拼的家明遇到了安生,此時的安生找了一個有夫之婦準備移民,但這個有夫之婦卻突然出車禍死了,安生被趕了出來,家明則收留了她。七月來北京找家明,發現了安生在這裡,就又出現一次争吵,在這之後,安生離開了家明,而家明也回到了老家準備和七月結婚,然而卻在結婚當天跑了。

七月因為人言可畏離開了家鄉,跟随着之前安生的足迹出去流浪,後來她去找了安生,卻發現安生早已不是那個喜歡漂泊的人了,她有了新的感情,也過上了真正"安生"的日子,七月選擇了離開。

但實際上,七月并不是繼續出去流浪了,而是因為七月在來找安生的時候就已經懷上了家明的孩子,并且在生下孩子後,大出血死亡。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5

《七月與安生》截圖

安生借七月這個名字為筆名寫下了《七月與安生》這本書,并給了七月另一種美好的結局。

02"鏡像關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拉康所提出的"鏡像理論"指的是:當一個6-18個月的嬰兒看着鏡子時,首先認為鏡子裡的是他人,後來才認識到鏡子裡的就是自己,在這個階段,嬰兒首次充分認識到自我。

而在此之前,嬰兒還沒有确立一個"自我"意識,從鏡像階段開始,嬰兒就确立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對立。換句話說,嬰兒隻有通過鏡子認識到了"他人是誰",才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誰"。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是雙女主設定,七月與安生看似是兩個人,其實更像是一個生物的兩種形态,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兩面性格。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6

《七月與安生》海報

導演曾國祥說這個故事更吸引他的是七月與安生兩個人的關系,比一般閨蜜要更加強烈,兩個人其實非常需要彼此,因為世界上沒有其他人比對方更了解自己。

七月看起來循規蹈矩,但事實上她的内心很強大,她并不像表面展現給大家的那樣單純、乖巧,她所向往的其實才是那種四處流浪、走遍世界各個角落那種自由的生活。

而安生看起來是叛逆的,灑脫的,但在她火熱的外表下藏着的是她更加向往那種不再漂泊,不再流浪,更加安穩的生活。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7

《七月與安生》劇照

所以在影片中有着一個"交換人生"的主題,故事後面,安生有了愛情的歸宿,過上了她所需要的生活,而七月則如她所願離開了家鄉,過上了自由自在的日子。

在"交換人生"這個主題中,導演也通過一個細節展現,那就是衣服顔色的區别:

影片前半部分,七月的顔色一直都是溫潤的藍色,而安生則是火熱的紅色,而在"交換人生"時,七月戴上了紅色的帽子,安生的衣服也變成了藍色。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8

《七月與安生》截圖

在七月死後,安生看着鏡子,裡面倒映出的卻是七月的影子,互換人生的體驗也正體現出二者之間的鏡像關系。

兩位主角的設定是對立而又統一的,她們是彼此的影子,在對方身上映出的是内心的自己,吸引自己的是對方身上所蘊藏着的那個自己心底的渴望。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9

《七月與安生》截圖

03"雙線叙事"

在電影的叙事結構中有着一種特殊的雙線叙事結構,就是在電影叙事過程中設置兩條線索,分别叙述兩件事情,兩條線索互相映照、對比、交叉、重合,從而更好的傳達導演所要表達的主題意義。

在《七月與安生》中,就有着兩條叙事線索,一條是現實,一條是回憶,通過這兩條線索連接了人物的過去和現在,兩條叙事線索不僅串聯起小說中的各個章節,也留下了足夠的懸念和伏筆

現實這條線索,是以安生和家明為代表的現實生活中的時間線,在這條線索中,給觀衆留下的懸念是:小說的作者究竟是誰。從而引發了觀衆的好奇心。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10

《七月與安生》劇照

回憶這條線索,則是以講述七月和安生的過去生活為代表的時間線。在這條線索中,故事情節更加吸引觀衆,搭配着現實那條線索,使得七月與安生二人的人生發展充滿懸念。

雙線叙事結構是一種經典的劇作叙事結構,雙線并立,層層遞進,從而給我們一種是在感觸的自我認識。而使用主角的獨白伴随故事發展,更能讓我們體會到兩位主角的内心所想,使得情感表現的更為透徹。

04"三重結局"

《七月與安生》這部影片所展現給觀衆的是三重結局。

在小說中,七月沒有懷孕,她離開了家鄉之後一路漂泊,體驗了安生那些年的生活軌迹,再次與安生見面後,看到安生此時已經家庭美滿,選擇告别安生,繼續浪迹天涯。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11

《七月與安生》截圖

安生告訴家明的結局是,七月在見到安生時已經懷孕,并且順利生産,但是卻不辭而别,離開了這裡,與安生交換人生,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然而現實結局是,七月在生下孩子後大出血死亡。

在小說裡寫的七月的結局,其實也是安生給七月的一個美好故事結尾,七月終于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走向了遠方。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12

《七月與安生》截圖

安生告訴家明的結局裡,二人如她們以前說過的,交換了彼此的人生,安生成為了曾經的七月,而七月則變成了以前的安生,因為安生希望,七月受到的苦難,換由自己承擔,她希望七月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過着自己想要的人生。

然而現實卻是最為殘忍的,原本說着活到二十七歲就可以的人,好好的活着,而那個原本對生活有着美好規劃的人,卻将生命永遠的停留在了二十七歲,安生成為了七月,也失去了七月。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13

《七月與安生》截圖

導演建構的故事的三重結局,既遵循了主流電影的叙事邏輯,又在合理的範圍内做了巧妙的叙事創新,即便多重結局,也并沒有令觀衆産生混亂感,而是感到很新穎。

05"小結"

《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青春片。

即便有着三角戀、友情糾葛這種習以為常的戲劇性故事,但是導演卻淡化了裡面的愛情部分,因為影片所要表現的内容根本就不是七月、安生和家明之間的複雜感情,它真正想要為觀衆展現的是七月與安生之間的關系。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14

《七月與安生》截圖

曾國祥導演雖是男性導演,但面對這種女性題材的電影,他的處理十分成熟且完善,劇本紮實,結構完整,着重刻畫人物内心情感,并且在叙述角色之間的關系中也表現出了關于女性自身的身份認同。

七月與安生電影詳細分析(從鏡像關系雙線叙事結構)15

《七月與安生》海報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快樂阿宅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