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已上四十,比昨天還高了一度,且将持續兩三日,雲雖多了起來,風也自清晨就刮起,但太陽狂暴之下,身似處蒸籠之中,臂如火烤。
午飯過後,熱風仍舊,卻見有黃葉飄落,于地面一彈一跳,仿佛條條小魚,被人惡意從水池撈出,扔在幾十度的地面上。
心中靈感一動,湊了四句五言。
葉落秋未至,
氣溫已四十。
民人愁電費,
争怨暑退遲。
争字本為皆,念了幾遍之後,改了過來。
它有兩意。
一是确實今年天氣異常,到處幹旱,洞庭鄱陽,水線全降,今日有三峽放水的新聞,大概也是杯水車薪之效。隻能說,總比沒有好一點。
二是要與前一句相連。
愁電費時,隻怨今年太陽不懂事?
實際上,農村電費5毛8,不跟工業用電比,就是與縣城比起來,應該也算低的吧。但,此數隻是第一檔,之後還有二三四檔。所謂階梯電價是也。
階梯電價,本為讓人節約用電而設,據說起意是使那些家裡電器多的富人,多交些電費,倒逼他們減少能耗。第一檔度數似乎是200度,之後再加再加,待到第四檔,單價已在一塊開外。
如今農民家中,已甚少燒煤和柴,多用氣和電,尤其是電,乃最主要的能源。
電飯鍋、電水壺、電視機、電風扇、電熱水器、電冰箱、電爐、空調……都是普通人家的标配。
然則,電價行之有年,階梯卻未适時而動。在這天幹物燥之時,白天尚可想辦法省着點,但晚上呢,不吹能睡得着嗎?
最近,大家說得最多的就是,哎呀,以前沒空調,還要到田裡幹活,都不知道怎麼過來的,怕是以前的人經得熬些吧?
看起來确實如此,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過法,那個時代,乘涼靠蒲扇,睡覺用毛巾蘸冷水不斷擦席子,但真睡得安穩嗎?翻來覆去,滿身大汗,生活無品質,純粹是沒辦法的辦法。
如果那時就有空調,誰願聽吊扇嘎吱嘎吱亂叫?
春秋季節,每月三四百已屬平常,到了夏要涼風冬要暖的時候,一二三階梯的電價嘩嘩就沒了,六百七百八百九百,叮,這個月都快上千了。
這還隻是鄉村,十八線小縣城的開支,應該不比這低吧?三線二線一線大城呢?
前幾天上海電費上了熱搜,有的人家已經超過五千塊了。
從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着想,既然控制不了天氣,就調調階梯吧,把第一檔增加一倍,老百姓的負擔,就會降低很多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