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暑假接近尾聲,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要面對“開學”二字,家長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對你說:“我不想上學”。面對這句話,有的家長啞口無言,有的家長唠唠叨叨,有的家長橫加指責,他們都忘記了至關重要的一件事:作為家長,你有責任幫助孩子順利進入學習狀态,你和孩子是“友軍”,你們的敵人名叫“開學焦慮”。
所謂“開學焦慮”,意思是開學前後的孩子們會陷入一種不願面對開學的狀态。開學之前,有的孩子休息不好,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有的孩子生理異常,或惡心頭暈、或疲勞厭食。開學之後,有的孩子不由自主上課老走神,有的孩子莫名其妙總是會煩躁。
一、感同身受面對孩子們各種各樣的“焦慮”表現,咱們做父母的先得做到理解,才能想辦法去解決。說到理解,你不妨回憶一下,作為一個職場人,自己周日晚上和周一一早的狀态是什麼樣子?那時的你,是不是也多少有點“不對勁”呢?告訴你,就連學校的老師們,也會在開學階段感覺壓力增大,焦慮多多。
有個專業詞彙,叫做“節後症候群”(Post-holiday syndrome),說的是假期快結束的時候,很多人會出現食欲不振、疲倦失眠、無法集中精力、情緒波動較大的表現。作為成年人,我們尚且沒法擺脫假期快要結束帶來的困擾,你讓孩子們剛剛開學就恢複100%的狀态,是不是有點不切實際?
二、早睡早起咱們的學制安排是每年兩個大學期(少數大學除外),每學期長達四五個月、假期也長達一兩個月,所以在假期裡你很難保持上學期間的生活和學習節奏。孩子在長假期裡的放松狀态,需要通過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的調整,才能逐漸變成新學期中的緊張狀态。
作息時間的調整,不用我說你也懂,就是在開學之前的一周左右時間,恢複上學時的作息時間:起床、入睡、吃飯的時間等等。至于生活習慣的調整,凡是在上學期間不太接觸的物件,可以用增加運動時間的方式減少它們的使用時間,比如電視、電腦、手機等等;手裡有新學期課本的,可以每天固定時間做做預習,試着找一找朗讀、思考、寫字、翻書的感覺。
想要調整作息時間,父母的以身作則肯定少不了。孩子早早上床準備入睡,你拿着手機在客廳看短視頻哈哈大笑,孩子能平靜下來嗎?你聽到鬧鐘還得磨蹭五分鐘才能起床,孩子能利利索索起床,提高做事的效率嗎?
三、骨肉親情
開學意味着跟父母之間見面的時間變少,低齡段的孩子和特别依戀父母的孩子,在開學前後難免受此困擾。父母在開學前不妨多抽些時間陪伴他們,同時做好開學初期的“共同行動計劃”,在放學後和周末安排些“團隊活動”,讓孩子安心。
由于開學前,甚至是剛剛開學的階段,有為數不少的孩子要“補作業”,所以家庭矛盾比較容易集中爆發。對此,我的建議是多鼓勵、少批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盡量輕松地進入新學期。
也許有的家長會問,作業欠賬太多,做不完怎麼辦?依我看,做不完也别熬夜連軸轉,大不了就不做了。實際上,收齊假期作業的學校很多,認真批閱假期作業的老師卻沒有多少。與此同時,咱們也得吸取教訓,争取在今後的假期不張皇失措,能遊刃有餘,相關内容我放到第五部分來講。
四、特殊儀式在很多家長的記憶裡,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們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很容易把這種看法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比如不經意間從嘴邊溜出的“開學了,你就不能玩了”“幸福時光結束了”等等。
類似的話語會強化孩子的壓力,增加孩子的負擔。依我看,咱們完全可以敞開懷抱,試着用共同的儀式感去擁抱開學。咱們可以在孩子面前多提開學的好處,比如“又可以看見久違的同學了”“又可以在操場瘋跑了”“又可以多學到新的知識了”等等。咱們可以跟孩子一起采購和收拾上學所需的物品,一起包書皮、寫姓名,甚至定制一份特殊的“開學禮物”。
提到禮物,國産文具品牌晨光的“博物-瀕危動物海洋系列”ProFuture守護未來套裝就是不錯的選擇。外包裝用蛋殼材料制作,環保概念突出,包裝内有三支不同的筆。分别是植物殘渣筆、可換墨囊直液式K5和大容量可換芯的“大墨王”中性筆。
我試用了一下,三款筆的舒适度、出墨量還都不錯,刷題速度有保障。尤其是植物殘渣筆,筆身的觸感像是塑料,但更光滑一些,還用瀕臨滅絕的魚類圖案和字樣進行了點綴,沒準這支筆能出現在孩子的環保作文裡,助一臂之力呢。
五、杜絕後患
恰飯雖好,正事不停。書歸正傳,為了不在每一個假期結束的時候,都讓孩子陷入“開學焦慮”,都讓自己陷入“孩子開學焦慮”,咱們得未雨綢缪,學會跟假期打交道。
有的家長直到臨近開學還帶着孩子在外旅行,這一來不利于孩子在假期末尾收心,二來不利于開學前的身心準備,三來還會給疫情防控添亂。其實,耗時比較長,離家比較遠的大型娛樂活動,可以盡量安排在假期剛剛開始的時候。
有的家長沒有跟孩子制定好假期計劃,孩子的自制能力本就不如成年人,沒有計劃很容易直接躺平,睡懶覺、玩手機、胡吃海塞帶給人的舒适感,你懂的。假期開始的時候,咱們完全可以合理安排好假期的學習和生活,生活盡量規律,學習任務盡量均勻鋪開,定期檢查和複盤,開學的時候才不至于手忙腳亂。
“開學焦慮”的狀态不會持續太久,一般情況下一到兩周就能“重新融入”,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萬事開頭難,開學也是一樣,等到孩子們進入了學習的正軌,咱們也就不必操心太多了。當然,早一步行動,幫助孩子去适應的家長,當然能收獲更好的結果。你做好準備了嗎?
你的孩子有沒有“開學焦慮”?你有沒有因為孩子的“開學焦慮”而産生焦慮?評論區等你暢所欲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