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正哥和大家聊到江南人家端午節多于門窗懸挂水菖蒲葉,但是臨床用的最多的菖蒲卻是石菖蒲。很多人在問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别?今天正哥就和大家接着聊一聊石菖蒲。
石菖蒲亦屬于天南星科菖蒲屬植物,和水菖蒲為近親。石菖蒲多生長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礫石之間,株型相對矮小,故名石菖蒲;而水菖蒲多生長在淺水淤泥之中,株型相對高大,故也有泥菖蒲、泥昌、大葉菖蒲之稱。
石菖蒲
石菖蒲也以根入藥,處方名為“石菖蒲”,以根呈九節者為佳,又稱“九節菖蒲”。相比水菖蒲而言,石菖蒲辛香氣味更加濃烈,而且沒有水菖蒲那種泥腥味,因此古人認為石菖蒲藥用價值更佳。正如《本草新編》言:“石菖蒲,必須石上生者良,否則無功”,《本草蒙筌》言“生石澗而葉細嫩者,名菖蒲,根小節稠,味甚辛烈,堪收入藥,通竅開心;種池塘而葉粗長者,名菖陽,根大節疏,味兼和淡,惟取作餞,餍酒點茶。故古方中但用此味,特加石字于上,示其所優,使人之不誤取也”,古人對水菖蒲及石菖蒲藥效的評價可見一斑。
石菖蒲
石菖蒲性味辛、溫,氣芳香。具有開竅化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療瘡解毒之功效,可用治多種疾病:
1.痰蒙神竅、神志不清:古方治療溫病或痰濕蒙蔽心包出現神志不清、意識朦胧者多用之,與郁金聯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價格昂貴的安宮牛黃丸。用新鮮的石菖蒲根50g和郁金15g研磨成汁,頻頻喂服。
2.健忘:古人認為石菖蒲為神草,具有開竅、益智的功效,所以治療早衰、健忘的古方中多用石菖蒲。前段時間浙大教授帶領學生煉制“孔聖枕中丹”而轟動一時。該丹藥中就有石菖蒲,主治“讀書善忘,久服令人聰明”。
3.濕困脾胃、納差嘔惡:石菖蒲氣味芳香,能夠化濕和胃醒脾,正哥在臨床上治療濕困脾胃,出現納差、惡心,嘔吐,舌苔厚膩者,多用佩蘭、石菖蒲各10~15克,以化濕醒脾、和胃止嘔。
4.皮膚生瘡:據《本草衍義》記載,有人遍身熱毒瘡,痛而不癢,痛不可忍,滲出粘着衣被,朝夕不得睡。後用石菖蒲挫成粗末,放在席上,讓患者躺卧上面,不出一周,瘡瘍痊愈。
現代研究表明,石菖蒲具有鎮靜、抗驚厥、止咳平喘,促進冠脈血流增加、促進消化液分泌等藥理作用。
石菖蒲藥材-圖片來源于網絡
石菖蒲除了受到醫家青睐之外,也頗受仙道之士以及文人墨客的喜歡。詩人戚龍淵作詩雲:“一拳石上起根苗,堪與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無寸土,受人滴水也難消”,石菖蒲的仙風及傲骨躍然紙上。在廣州白雲山,有一條溪澗因盛産石菖蒲而得名“蒲谷”,相傳戰國時期著名術士鄭安期曾在此采集九節菖蒲為民治病。後秦始皇召見鄭安期,想得到長生不老之術。鄭安期不理他,悄然而去。秦始皇再次下令召還,鄭安期不甘屈服,便于農曆七月二十五日在白雲山的雲岩跳崖自盡。當跳崖時,忽然有隻白鶴飛來,載着鄭安期騰空升仙而去。現當地仍有“鄭仙岩”景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