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漢文帝一生功績

漢文帝一生功績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0 03:16:59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1

時隔不久,太子與梁王共乘一車入朝,經過司馬門,二人也未曾下車示敬。于是張釋之追上去,禁止他們進入殿門,并馬上劾奏太子和梁王“經過公門不下車,為不敬”。薄太後也聽聞了此事;文帝為此向太後免冠賠禮,承認自己教子不嚴的過錯。

薄太後于是派專使傳诏赦免太子和梁王,二人才得以進入殿門。由此,文帝更驚奇和賞識張釋之的膽識,升他為中大夫;不久,任命他為中郎将。

01

張釋之,以秉公執法聞名後世。他官至廷尉,為九卿之一,掌管刑獄,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當時有“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之稱。

盡管顯赫一時,可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風順。張釋之早年和哥哥張仲一起生活。張家頗有些資産,為他捐官買了個騎郎做。騎郎什麼概念?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2

秦時置郎中令,也是九卿之一,掌管宮廷侍衛。“郎屬郎中令,掌守門戶,出充車騎。郎中有車、騎、戶三将,主車曰車郎,主騎曰騎郎,主戶曰戶郎,皆以中郎将主之

張釋之就是郎中裡跟“騎”有關的那批人,屬于基層幹部。“南陽張釋之為騎郎,十年不得調。”基層幹部做了十年,張釋之也沒升遷,于是他萌生退意,想罷官回家了。

關鍵人物袁盎出場。

說起袁盎,名氣不是那麼大。漢景帝時期的晁錯,大家就聽的多一點。袁盎在文帝時期權勢較大,晁錯是太子少傅,多次上書深得文帝賞識。兩個人互相看不對眼,到什麼地步?袁盎在的地方晁錯馬上離開,晁錯在的地方袁盎也不留片刻。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3

文帝後将袁盎貶到吳國為相。景帝時,晁錯權傾朝野,袁盎遠在吳國,也不忘記踩他一腳。晁錯派人調查袁盎收受吳王财物的事,事了袁盎被貶為平民。七國之亂爆發的當兒,晁錯又想起袁盎,想把他和吳王叛亂聯系在一起。袁盎為求自保,求見景帝,獻出解決七國之亂的計策:殺掉晁錯以謝天下。景帝采納了袁盎的意見。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張釋之久不得升遷,意圖罷官歸家的時候,向文帝推薦了他。張釋之升為谒者,作為皇帝的近侍侍奉左右。

谒者與騎郎的層級是差不多的,這裡的升遷不在于官職,而是離皇帝近了。有機會接觸到領導,才有可能發光發亮。随後張釋之向文帝陳述一番秦漢興亡之道,被補任為谒者仆射——谒者的長官。虎圈啬夫事件, 張釋之遷為公車令,按漢官儀,公車司馬令掌管司馬門。

十年不得調,想罷官歸家時,張釋之說了句很有意思的話:“久宦減仲之産,不遂。”大意是說,長時間做官會損耗哥哥張仲的家産,心中很是不安。為什麼做官會損耗家産?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4

袁盎推薦張釋之的理由是:知其賢。張釋之為官十年,文帝三年前後才得推薦。袁盎早年為呂祿的家臣,文帝即位時被哥哥推舉為中郎。兩人當在袁盎為中郎後,才有可能有交集。也就是兩人最多認識兩三年,很難說有特别深厚的交情。

聯系張釋之的話,與袁盎有收受賄賂的事迹,袁盎推舉張釋之,很有可能也是接受了張家的财物。張釋之的仕途,是張家用錢砸出來的。他的肩上一定背負着相當大的壓力。這就能解釋,為什麼他選擇在司馬門硬剛太子,這是他的賭博,要麼混出點樣子,要麼繼續默默無聞。

02

張釋之調任公車令,随之發生了司馬門事件。

暫且不論他的處理方法如何,正常的操作方式是這樣的:諸出入殿門,公車司馬門者,皆下。不如令者,罰金四兩。

四兩金子,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一輩子可能都掙不到這麼多。對王公大臣來說,更多的是警示作用,畢竟他們的家财并不差這麼點。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5

以太子與梁王車架出入司馬門的随意,一直以來恐怕就沒人敢阻攔他們,他們甚至可能不太清楚司馬門的制度。曆任公車令都不敢做的事,“罰金四兩”都沒人敢幹,張釋之不僅沒有保持低調,還毅然決然的把事情鬧大。

他沒有選擇開罰單給太子,而是立刻上奏到文帝那去。一個個小小的公車令,公然禁止太子、梁王入宮,還向皇帝上奏彈劾他們二人。這事當然在宮中引起軒然大波,連太後都被驚動到。事情能鬧這麼大,不是因為張釋之敢硬剛太子,而是他扣留了太子。張釋之扣留太子,意圖就是不想讓這件事輕易翻篇,一定要文帝親自出面解決。

為什麼張釋之要這麼幹?

不下司馬門的懲罰很清楚:罰錢。就事論事,張釋之罰太子四兩金,就盡到自己的職責,并達到懲戒太子的目的。但是會這麼幹的人,過于呆闆。得罪了太子,不用等到即位,事後随便找個理由就能讓你不能翻身。況且這位太子可不是别人,而是暴脾氣的未來景帝——下棋打死吳王太子那位。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6

張釋之将事情鬧大,除了秉公執法,背後當然隐藏了他的真實意圖。

第一, 避免太子報複。

單純的罰太子的錢,太子怎麼想?他會将這當做張釋之和他的私人恩怨,想方設法懲治這個不知好歹的家夥。所以張釋之選擇将矛盾公開化,擺到文帝的桌面上來,這就變成了公事。如何決策成了文帝的工作,張釋之隻是一個執行者。太子有錯在先,固然心中怨恨,短時間也不好動張釋之。張釋之出了任何事,太家聯想到的都會是:太子在報複他。從輿論和情理上來講,太子都會繞着他走,不想和張釋之扯上什麼麻煩。

第二, 證明自己的能力。

谒者仆射俸祿千石,公車令俸祿六百。以俸祿高低來說,張釋之不升反降。上林苑虎泉啬夫事件,文帝對張釋之表示了欣賞之意,怎麼反而降張釋之的職?

谒者是掌管傳達等事的近侍,古時也用來泛指傳達、通報的奴仆。也就是說,谒者雖然離皇帝近,就像宦官一樣有先天優勢,但是地位是比較低下的。并且谒者的工作,事實上并沒有太大難度,對于一個人的才能要求不高。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7

《漢官儀》中叙述了公車司馬令的職能:公車司馬令,周官也。秩六百石,冠一梁,掌殿司馬門,夜徼宮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征召,皆總領之。公車司馬令掌宮司馬門,也負責宮中的夜間巡邏。官吏民衆上章,四方貢物,以及被征召者,都由其轉達。簡單來說,公車令相當于君主的收發傳達機構。對比谒者,公車令是一個有實權,能辦實事的位置。

文帝調任張釋之為公車令,就是為了考察他的能力,給他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十年為官不得升遷,好不容易等到機會,張釋之怎麼可能放過?

03

張釋之的作為,是一場豪賭,隻是這場豪賭為什麼會成功?

投名狀。

司馬門事件,是張釋之的一場豪賭,也是一份給文帝的投名狀。

假設,A地隻有一家公司,你想在這家公司長幹,該公司是家族企業,你會去得罪老闆作為繼承人的那個兒子嗎?一般人都不會。在大家心中,老闆遲早會走,老闆的兒子才是未來。人都是迷信未來的,現在苦一點沒關系,未來一定要光明遠大。就算不考慮自己,也會想到子孫後代的發展。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8

張釋之不同,他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考慮未來如何,他選擇了現在就要幹出一番大事業。得罪太子,意味着他沒有了後路。一朝天子一朝臣,何況張釋之這種,太子即位容的下他嗎?

張釋之狠狠坑了一把太子,就是為了向文帝表明:自己沒有留後路,是個隻能效忠于他的人。

太後的支持

張釋之的賭博能成功,薄太後的影響不可忽視。

薄太後是個很不一般的女人,呂後殺戮囚禁了劉邦那麼多後宮嫔妃,唯獨她脫身遠去代國,可見她的不同凡響。薄太後聽聞司馬門事件後,第一反應不是覺得有辱皇室,派人斥責張釋之,接回太子二人;也不是向文帝施壓,令張釋之妥協。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9

相反,薄太後喚來文帝,文帝做了什麼?免冠謝罪。可見薄太後當時頗有些震怒,并且認為文帝教子不嚴,文帝為了平息母親怒火才如此鄭重謝罪。随後,薄太後并沒有随意就讓張釋之放歸太子二人,而是派專使傳诏赦免他們。

專使顯示了薄太後的尊重,赦免意味着官方承認太子二人犯法,張釋之的行為是正當的。

薄太後的一系列動作, 不僅沒有包庇縱容太子,反而處處顯示出對張釋之的支持。薄太後的支持,是張釋之賭博成功一個重要的因素。

文帝的需要

文帝需要張釋之,這才是他成功的根本因素。

從君主的角度來說,文帝需要張釋之。張釋之這種人,稱不上孤臣,但斬斷了自己的後路,很有幾分死士的味道。不留後路的人,什麼都敢幹,畢竟不考慮後果嘛。文帝初登帝位,需要的就是這樣敢打敢沖的小弟,為自己撈取權利。

漢文帝一生功績(終得漢文帝賞識)10

從當時的情勢來說,文帝需要張釋之。朝中的勳貴勢力龐大,文帝為了對抗勳貴,一方面團結宗室力量,一方面扶持自己的力量。文帝需要張釋之這種強臣,為他沖鋒在第一線,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勢力。

小結

張釋之的作為,對于看重當下的人來說,有幾分借鑒意義。

取得一時的成功也是成功。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有享受過這種滋味。當然,後果也比較嚴重。

景帝即位後,張釋之惶恐不已,通過關系拜見景帝謝罪。景帝當時沒有怪罪他,事後還是将他貶谪出去。免除殺生之禍已是大幸,隻是對張釋之來說,其中的滋味究竟如何呢?

好不容易看到這,點個關注吧

1.您的點贊、分享、打賞,是作者判斷讀者是否喜歡的标準。作者會根據讀者的反饋,傾向性的寫内容。 2.如果看到喜歡的文章不反饋,作者就不知道你喜歡什麼,以後可能再看不到同類型的文章哦。 3.讀到喜歡的文章,一定要讓作者知道,這樣會有更多您喜歡的内容。 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點贊、分享、打賞支持作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