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西南交通大學主辦的“活力·特色·共赢大學國際化發展國際論壇(峨眉·2016)”在峨眉校區隆重舉行。新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入了新的曆史發展階段,尤其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背景下,中國高校都在積極探具有個性特色化的國際化發展路徑和模式。國際論壇上,多名中外專家圍繞“大學國際化”的話題各抒己見,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國大學國際化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國家外國專家局教科文衛專家司司長聶飙,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沈雪松,四川省外國專家局局長王建紅,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副校長Prof.Betty Leask,雲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唐滢,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助理王曉茹出席了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峨眉校區校長沈火明主持。
在論壇報告的海内外嘉賓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大學聯盟主任Prof. Alessia Lefebure、澳大利亞悉尼大學Prof.Anthony Welch、美國西密歇根大學Prof. Gary Miron、西南交大利茲學院Prof. Dariusz Wanatowski、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楊銳、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程星、日本廣島大學教授黃福濤、《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主編餘東升、華南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吳劍麗、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任王欣、亞太國際教育與價值教育聯合會秘書長熊建輝、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吳薇等。
緻辭中,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沈雪松概括了中國教育國際化呈現的特點:一是國際化教育理念和意識已逐步确立,“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二是務實推進優勢學科和領域的建設。三是師資隊伍國際化受到更多的重視。四是課程體系的國際化日益提升。五是國際化高等教育認證制度受到更多的重視。六是生源國際化日益深入。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Betty Leask教授在緻辭中表示,中國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将給世界帶來很大的影響。西南交通大學徐飛校長在緻辭中表示,長期以來,西南交大高度重視國際化發展,而此次論壇很好地回應了中國高校國際化發展的内在需求,論壇緻力于探讨和研究中國大學國際化進程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為推動中國大學更加從容地與國際接軌,與世界融合,起到了彙聚智慧,建言獻策的作用。随後,西南交通大學大學國際化評價研究中心闫月勤教授發布了《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URI-2016)報告。根據這份新鮮出爐的榜單排名,北京大學位居第一,浙江大學和清華大學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上海交通大學和複旦大學位居第四和第五。位居前十的高校還有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和廈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排名47位。
國際化論壇共有6場主題報告,分别為國家外國專家局教科文衛專家司司長聶飙的報告《實施更加開放人才政策,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的報告《高等教育的深度國際化》,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副校長Prof.Betty Leask的報告《Internationalisation of curriculum,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亞太國際教育與價值教育聯合會秘書長熊建輝的報告《新時期中國教育國際化戰略》,四川省外國專家局局長王建紅的報告《引才引智并舉,促進高校學科創新發展》,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程星的報告《學生交流面面觀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tudy Mobility:A Hongkong Perspective》。
國家外國專家局教科文衛專家司司長聶飙的報告《實施更加開放人才政策,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列舉了一系列權威統計數據,并通過分析展示了我國各地區聘請外國文教專家的情況及專家來源地區。随後,聶飙将視野轉向國際,以美國為例介紹了聚焦高等教育的原因和近年來出國留學趨向普遍化低齡化的現狀,以及我國的優質生源面臨的挑戰。在分析完問題後,他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角度提出了體制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實施更加開放人才戰略的願景,展示了未來文化交流開放的藍圖。
徐飛以“高等教育的深度國際化”為題進行主旨報告。他表示,深度國際化的“深”,不僅體現在培養體系、課程體系和認定體系國際化的程度,更體現在國際化過程本身的潛移默化;不僅要通過國際化解決本國在教育數量、質量和供需等方面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扭轉因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在世界知識體系和高等教育國際競争中的不利地位,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升民族文化軟實力,更重要更根本的還體現在目的使命上。他認為,高等教育深度國際化的目的使命,當是培養更具國際競争力和跨文化領導力的創新型人才。追求全人類的根本共同利益,即促進正義、社會公平和全球團結是深度國際化的價值引領。教育國際化必須以權利平等和社會正義、尊重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責任分擔為基礎。
徐飛表示,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首先應該是大學的現代化。沒有大學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這就需要加強大學能力建設,特别是在當今這個數字化時代的能力建設,追求卓越品質。高校隻有在辦學模式、學科建設、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師資隊伍打造等方面不斷提升能力,才能在國際教育的競争市場中獲取一席之地。同時,他認為,大學國際化要切實把握好全球化與本地化、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與個性、借鑒與秉持之間的辯證關系。隻有在東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融中,探索适合自身民族特色發展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國的大學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大學之林,也隻有如此,中國培養出來的學生才稱得上是國際化精英。
報告最後,徐飛表示,國際化是高水平大學的顯著特征,也是對一所大學實力水平評價的重要維度。在中國,國際化也是教育部新一輪學科評估的重要内容。然而,高校國際化評價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作,切忌偏頗、片面,切忌一刀切,國際化評價要特注意更加多元和全面。
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副校長Prof.Betty Leask作了題為《Internationalisation of curriculum,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ory and in practice》的報告。她介紹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定義。她表示,在學術教育國際化中,應該注重學生關心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她以獨特的視角分析了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中,高校應當怎樣做,并分享了對中國學術國際化一些問題的思考。
亞太國際教育與價值教育聯合會秘書長熊建輝從 “戰略形勢”“ 戰略内容”“戰略實施”作了題為《新時期中國教育國際化戰略》的報告。在戰略形勢方面,他介紹了我國學術國際化教育質量已經逐漸提升到新階段以及對内對外開放的形勢。在戰略内容方面,他以國外發達國家為例展示了怎樣才能做好戰略準備。在戰略實施方面,他表示應該切實做好教育對外開放重點工作,加快留學事業發展,提高留學教育質量;注重學術引進準入退出機制,完善制度;加強高端引領,提升我國教育實力和創新能力;拓展發展機遇和空間,促進教育領域合作共赢無疑是主要的戰略措施。
四川省外國專家局局長王建紅作了題為的《引才引智并舉,促進高校學科創新發展》報告。在報告中,王建紅對目前我國高校因公出國進行交流培訓進行了細緻統計,并重點介紹四川省相關方面的政策與成績。他表示,“創建雙一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增強走出去能力引才引智人才共享”都有讓在校大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享受更好的教育。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程星作了題為《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Study Mobility:A Hongkong Perspective》的報告。他從不同的角度對國際學生交流進行了研究,分析了請進來和走出去的好處。他希望在校大學生可以真正從出國交流中收獲知識和能力,學到真本事,而不是以玩樂的心态度過大好的學習時光。
下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盟主任Prof. Alessia Lefebure,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楊銳日本廣島大學教授黃福濤、澳大利亞悉尼大學Prof.Anthony Welch、美國西密歇根大學Prof. Gary Miron、西南交大利茲學院外方院長Prof.Dariusz Wanatowski、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任王欣等圍繞高校國際化的話題,帶來了精彩的報告。
作者:夏小童 石钰 揚華學通社
攝影:顧剛
來源:西南交大新聞網
本期編輯:交大新媒體中心 朱瑩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