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論功行賞,排在功臣第一位的就是李善長,而神機妙算的劉伯溫,号稱再世諸葛亮,卻隻封了個二等功臣誠意伯。
李善長,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李善長足智多謀,1354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戰,負責軍政工作和錢糧物資,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财務總監兼行政總監,功勳卓著,朱元璋評價“大明朝的丞相蕭何”。洪武三年(1370年),封号“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公爵韓國公,位列明朝開國功臣首位。
劉基,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浙江溫州文成縣)人。劉伯溫早年是元朝科舉考試的進士,做過江西高安縣丞,元朝末年,統治階級昏庸無道,民不聊生,劉伯溫不屑随波逐流,而辭官隐居。
1360年,朱元璋請劉伯溫出山輔佐自己,劉伯溫獻策朱元璋“時務十八策”,經過劉伯溫的時務政策,明軍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為開創大明江山奠定了結實的基礎,朱元璋評價劉伯溫“學貫天人,資兼文武;其氣剛正,其才宏博。議論之頃,馳騁乎千古;擾攘之際,控禦乎一方。”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劉伯溫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誠意伯。
為何同是明朝開國重臣,同為謀士,劉伯溫的名氣比李善長大的很多,爵位卻低了兩個檔次,李善長是公爵,劉伯溫是伯爵,這是為何?
李善長跟随朱元璋要比劉伯溫早,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李善長是安徽定遠人、徐達安徽鳳陽人、常遇春安徽鳳陽人等等,也就是說,大明開國功臣大部分都是朱元璋從安徽帶出來的班底,也是他最信任的大臣,而劉伯溫是半路跟随朱元璋的,不屬于安徽班底,朱元璋生性多疑,對劉伯溫也不是完全信任,所以論功行賞也隻能排名靠後了。
安徽班底組成的權力集團自然要比其他集團的大臣更加有權力,再加上朱元璋為了達到權力平衡,讓各黨派勢力相互牽制,就算劉伯溫能力再強,也抵不過朱元璋的政治手段,所以,劉伯溫和李善長看似是兩個人的權力之争,實際是背後的大老闆朱元璋在下棋,勝負都在朱元璋的手心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