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回家吃飯是限制,長大後回家吃飯是等待、是歸屬,工作後回家吃飯是幸福、更是陪伴。其實,那都是母親
對我的愛。
正在上班,電話響了起來,接起電話,還沒等我說話,母親就說,今晚回來吃飯嗎?我很不情願的回答道,我在忙,要回來我會回來,挂了。下班後,回到家,桌子上擺滿了飯菜,有我愛吃的雞湯、炒白菜等。母親看到我,高興的說,我就知道你會回來,趕緊洗手吃飯。忽然間眼淚流了下來,母親總是以這樣樸素的方式喊我回家吃飯。這時,一幀幀畫面浮現出來。
作為生長在80年代的野孩子,小時候的我,是無憂無慮的,沒有每天回家寫作業的壓力,每天放學回家,把書包一丢,就和小夥伴跑出去玩耍,釣魚、抓鳥、偷蘋果等,不到飯點絕不回家,經常忘記回家吃飯。這時,母親總是滿村子找我,大聲的喊道“回家吃飯了”,那聲音總是讓我不舒服,感到很刺耳。被母親找到後,我總是被罵,偶爾還會被打。當時好怨恨母親打亂了我的興緻,心想,我要自由,我要快點長大,長大後,母親就不能再管我了,也不能再限制我出去玩耍了。
時光飛逝,我已長大,進城上了高中。第一天去上高中,我不要母親送我,自己一個人背着書包就去了,心想,我徹底自由了,母親再也管不着我了。剛開始那幾個星期,一切都是新鮮的,食堂裡的飯菜也十分美味。慢慢的,好像食堂裡的飯菜也隻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開始懷念起母親做的飯菜了。周末到了,騎着自行車回到家裡,狼吞虎咽的吃了三碗飯,母親心疼的說,在學校沒有吃飽嗎?我拉着母親手說到,媽,我好想經常吃你做的飯菜,可是要一個周才能吃到一次,我們聊聊天吧!你陪我寫寫作業,陪我聊聊人生百态。我好像一個留守孩子,充滿了期待,好像在等待自己的歸屬。每個周末,最期待的就是回家吃到母親親手做的飯菜。
工作後,我以為回家吃飯那種等待的歸屬會自然而來的到來。可事與願違,忙于工作、忙于應酬,回家吃飯的機會很少。或許是虛榮心作祟,總覺得母親每天隻會做那麼幾道菜,不如飯店裡的飯菜好吃,不願意回家吃。偶爾回家吃一次飯,遇到村裡的鄉親,他們告訴我說,你媽總是朝城的方向望去,一站在那兒等就是等一兩個小時,我們勸她回去吃飯了,她總是說,我要等我兒子回家吃飯。這天,母親給我打電話,我不耐煩的回複道,一下就回來了,到家後,桌上擺滿了飯菜,全是我愛吃的。在吃飯的時候,我不經意的看到母親頭上的白發多了很多。我邊和母親聊天邊吃飯,忽然覺得那天的飯菜是最好吃的,好像吃母親做的飯菜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人生幸福。從此以後,隻要時間允許,我都回家吃飯。
今天,讀到“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兩句詩時,讓我感動得落淚,因為它始終敞開着大門,讓漂泊的人兒可以回到溫暖的家,特别是家裡還有母親親手做的飯菜時,那這個家裡便是十分溫馨的。以後,我總不再吆喝着下飯店,“回家吃飯”便成了我的生活常态。今天,你回家吃飯了嗎?
作者:王應虎
編輯:段國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