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被強行喂了一大口“狗糧”
一對從初中相識,高中戀愛,工作結合的小年輕,今天領證之後發了微博,然後…
男朋友/丈夫的反應直接沖上了熱搜:#領證後男朋友的真實反應#
明明是那麼幸福的一刻,卻總有些人看不過眼,附上一句吐槽:若幹年後,生活會讓他們互相讨厭。
有些人,吐槽的并不是對方,而是自己的遭遇。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視網膜效應,
當人們産生某種特别的需要或心向時,就會對需要的對象産生濃厚的興趣,自然或不自然的去留意相關信息,而把那些與需要不相關的其它信息則無意識的過濾掉,從而産生選擇性注意,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 “視網膜效應”。
視網膜效應是由于個體内心過于關注或追求某一種事物,而使自己視覺發生偏差,不能全面地對待事情或事物的本質,從而做出錯誤地分析、評價和判斷。
簡單點來說,就是:過于關注支持自己決策的信息。
諸位還記得《倚天屠龍記》裡的滅絕嗎?
就是那個被伴侶抛棄,然後認定全世界男人都該死的師太。
這就是視網膜效應的威力,而且是阻礙父母教育孩子的攔路虎。
前陣子有位母親咨詢我,她總覺得孩子班主任不好,當她在僅有家長存在的班群提出自己的“證據”時,貼了一記冷屁股----除了她以外的家長都認同該老師是一個好老師。
她說出自己的種種質疑:老師太年輕了,大學剛畢業不久沒經驗,雙減前作業太多家長負擔重,雙減後沒作業老師偷懶…
說到最後,我問她哪個老師她覺得好,而她的結論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孩子入學前的那段時間,她總是能刷到一些關于老師的負面新聞。
還有位可愛的父親有類似問題,他的孩子必須靠打罵才願意學習,在家長堆裡一聊,發現好像大家都這樣,他的結論是:這世界的孩子就是不打不成器,不存在其他方法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當然,還有夫妻關系:隻要你抱着“對方出軌”的目的與之相處,你會捕風捉影收集到很多自以為是的證據。
信息就這樣被帶着極強的目的性,被過濾得隻剩下人們想看到的模樣。
如何走出視網膜效應?抱歉,此題無解,亦不需要解,我們要做的是順應規律,加以利用。
事物是客觀存在的,動搖的其實是你的主觀世界。
例如,在“視網膜效應”這個詞沒被提出來之前,它就不存在嗎?
重點是如何去利用它。
再次強調阿德勒的一句話:
我們要在意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要把關注的點,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事物上。
做到這一點,需要主動且客觀。
若是那位母親、那位父親沒有主動來咨詢,旁人是萬不可能動搖他們的認知的。
而促使他們主動咨詢的,則是客觀事實讓其産生了“我可能錯了”的觀點。
我問那位母親:
那位剛畢業的班主任是不是在工作中充滿了熱情?
她思索了一下:“那倒是真的,她總是很主動來聯系我,給我遇到的問題出謀劃策”
我接着問:
雙減前,老師有沒有因為孩子作業沒做完而向家長追責?
她利索地回答道:沒有。
雙減後,孩子的成績有沒有下降,班級、年級排名,乃至學校在整個區的排名,有沒有下降。
這次更快了:沒有!
而那位父親更簡單了:你交談的對象,是否都是班上一些調皮的孩子?---頓時語塞。
這就是客觀。
就像孩子們做“反義詞”的題目那樣,主動地思考觀點的對立面,獲取客觀的信息,把視網膜效應正向利用起來。
愚以為,這才是正解。
最後,那些為人家的幸福而吐槽的人,我想說:
或許你經曆過了生活的吊打所以如此诙諧,也或許你是出于好心給新人們做個提醒,但你的不幸也好,他們将來可能不幸也好,都不會影響他們當下是幸福的。
而隻要她們願意主動張開眼睛,把目光放到“如何讓幸福繼續下去”上,他們就有成為一直幸福下去的機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