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身邊寶媽抱怨:“生個孩子真是哪哪都燒錢!”,産前檢查、營養補充品、新生兒用品、坐月子護理......每一環都是一筆不少的開銷。
但很多家庭不知道的是, 配置合适的保險可以節省不少的花費開銷,實實在在減輕經濟負擔。
買保險容易,買對保險就很難。那家裡有孕媽媽的要如何配置保險,才能最大程度地省錢呢?小希詳細說說。
一、如何利用生育險省錢?
上班族每月交的五險就包含了生育險,全部由單位繳納,職工個人是不用繳費的。
如果孕媽媽在單位上班且正常繳納五險的話,那就可以享受到生育險的福利補貼,福利補貼分為兩部分,即“生育醫療費報銷”和“生育生活津貼”。
1、生育醫療費報銷
就是會按固定金額或者比例報銷檢查、生産等醫療費用,具體分為以下兩種報銷情況:
①報銷産前檢查費用:比如超聲檢查、孕婦血清學篩查、電子胎心監護等檢查可以進行費用報銷。
②報銷生産醫療費用:像順産、剖腹産等生産情況,可按照對應的比例進行醫療報銷。
2、生育生活津貼
這個就是國家給的現金補貼,主要是彌補産假期間的工作收入損失,以維持生活的正常運轉。
生育生活津貼=單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資÷30×産假天數
通常來說,領到的生育津貼金額差不多是三個月左右的工資收入。單位月均工資越高、産假天數越多,所領到的生育生活津貼就會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享受到生育險的福利,那生育險需要繳滿6個月或者1年,申請時,也是需要正常在繳狀态。
二、懷孕到生娃期間會有哪些可能的風險?
買保險前,先想清楚投保目的,即想通過保險轉移什麼樣的風險,這樣才能買到有用的保險。
孕期的不同階段,所面臨的風險會有不同,小希粗略概括了以下三種:
1、妊娠期并發症
就是孕婦在妊娠期發生的病症;或者妊娠期前已有的病症,在妊娠期間加重了。
比較常見的有合并高血壓、合并心髒病、合并糖尿病等病症。
2、生産風險
就是孕婦在生産時所遭遇的風險,比如産後大出血、子宮破裂等。
3、新生兒風險
由于環境和遺傳等因素的影響,新生兒可能會有早産、黃疸等風險。
當以上這些可能風險發生時,會需要比較多的治療費用。
三、四大險種對孕媽媽會有哪些限制?
如果是給孕媽媽配置四大險種,會有一些限制的地方:
1、百萬醫療險
僅有少數公司的百萬醫療險可以買,而且不會報銷懷孕生産期間的生育費用。
2、重疾險
大部分公司重疾險的健康告知都有“是否懷孕”這一項。
3、意外險
可以買,但因妊娠、流産、難産等情況導緻的意外不予出險賠付。
4、壽險
也是可以買,但孕期一般不會出現免責。
四、有哪些合适的保險可以選擇?
綜合以上孕期風險和四大險種限制兩個方面來看,孕媽媽可以考慮配置以下保險:
1、最基本的生育險
職工社保中的生育險,有“報銷”和“津貼”這兩個重點福利,可以覆蓋部分收入,減輕經濟壓力,保障算很可以的了。
如果是沒有單位的全職媽媽,在滿足一定要求(咨詢當地社保局)後,可以用丈夫的生育險報銷。
2、孕産專屬保險
專門保障孕婦的商業保險,可以保障孕婦妊娠并發症,也可以保障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等。
通常是交一年保一年,一年幾百塊可以買到。
3、考慮少兒醫保
新生兒的免疫力差,跑醫院是常有的事兒,提前考慮少兒醫保,可以省下不少的花費。
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辦理少兒醫保,出生當天起的醫療費可以報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