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10 19:11:28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我勸你給孩子送個禮物)1

文|橙子媽媽

1.

3個不同年齡段的故事

牆上的這段字依舊清晰可見,那大概是在兒子4歲的時候,買玩具汽車的熱情如火。為了延長“戰線” ,我設了一些“表現好”的維度,達到就領一顆小星星,累積X個小星星,就可以兌換一輛小汽車。

這是最初使用的“代币獎勵”。

上個月,為了鼓勵他持續堅持一個長線的項目,我在白闆上以天為單位,以周為周期畫了很多個小格子:如果X天内打滿X次卡,就會得到A。還有另一個階梯,你會得到B。

他看了我一眼:你想給我A和B,為什麼要和我是不是完成了某個項目聯系在一起?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我勸你給孩子送個禮物)2

我愣了三秒。他的話無可辯駁。我默默擦掉了兌換規則,隻把小格子留着,給他作為管理的工具。幾天後,我看到方格子裡被打上了一個個勾。

我聯想起這兩件事,源于今天有一位媽媽和我聯系。她的孩子一直成績穩定班級前三,這次期末考試發生了“抄題錯誤”等低級錯誤,導緻分數難看。她很困惑,是不是因為自己的承諾(考進前三就買一輛捷安特自行車)導緻孩子因為太想要自行車,太看中這次考試,太想在考試中發揮出色,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壓力?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媽媽的困惑也許是原因之一,但遠不是全部。

這個孩子10歲。當我的兒子4歲和14歲時,我分别使用了幾乎接近的“養育策略”,結果卻截然不同。這種不同,并不完全是對物質欲望的變化,而是關乎思想、認知以及自我的發展。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我勸你給孩子送個禮物)3

2.

“對他獎賞”在孩子眼裡

也許是對“自我”的破壞

低齡段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制定的規則,是否可以在遊戲規則裡讓自己獲益,是他們很關注的。他們也會竭盡全力滿足父母的“期待”,以獲得“獎賞”。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很大的不同。雖然他們的思想越來越成熟,但他們的需求也越來越直接。他會認為,我就是我,我的需要和我成為什麼樣的人、完成什麼樣的任務是完全不相關的兩回事。在希望得到某個目标的過程中,他們會更關注自己的感受,關注自我,關注自我的價值,關注是否獲得尊重。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我勸你給孩子送個禮物)4

孩子的“自我獎賞”與此不同,他可以對自己提出要求,然後獎勵自己。但如果是父母或者其他人把預設目标的完成結果和“對他獎賞”挂鈎,他的潛意識裡會将獎賞與自我價值進行對比:這感覺太不好了!嗟來之食,不要!我就是我,不是可以用條件來交換的!給就痛快給,不給拉倒!

這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子想買一件東西會磨到我們同意為止,而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直接表達,觀察我們的态度。這個态度不隻是買或者不買的态度,還有是否真誠,是否真心,我們傳遞給他的感覺是否讓他感覺到了被尊重。

如果親子關系差,他會把我們對他要求的拒絕,看作是對他的拒絕。他會收起自己的需求,可能再也不會提,同時他也又關上一扇窗。等有一天我們又想起來這件事,或者“突然心情很好”,他也許會冷漠地說:不用了。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我勸你給孩子送個禮物)5

3.

當孩子傷心難過時

難道不是更需要一個禮物嗎?

​純粹一點可能會更好嗎?

努力就是為了自己而努力,不是為了達到某個刻意的目标。考試就是專注考試本身,不是為了得到一次旅行。閱讀就是專注閱讀本身,不是為了得到别人的贊賞。成長就是專注成長本身,不是為了父母的期待。

專注考試後帶來的驚喜,專注閱讀中獲得的快樂,就是最有力量的自然獎賞。“返璞歸真”,用在這裡也是合适的。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我勸你給孩子送個禮物)6

那麼,我們的心意、獎勵、禮物什麼時候出現呢?

原本沒有“雙11”,天貓創造了它,并賦予它意義。原本沒有“618”,更多的電商創造了它,并點燃狂歡。《小王子》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禮物可以出現在任何你想“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的時刻。因為需要一款耳機,選一個美麗的落日黃昏送給孩子,而不是因為他在某個競賽中獲得了獎。因為需要一輛自行車,在一個周末一起去車行選車,而不是因為他學習進步了而獎勵他。

當然,這個“不同的時刻”更可以是生日,是某個戰勝過困難的紀念日,以及他正經曆挫折、失敗的那天。我們總習慣把“禮物”和一個可視的積極的結果聯系在一起。但在孩子沒有考好,很傷心很難過的時候,難道不更需要一個安慰、鼓勵的禮物嗎?這樣的禮物,帶給孩子的意義可能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隻是,我們可以做到嗎?

當我們不再那麼“功利”,可能就會讓事情變得簡單,也更加純粹。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我勸你給孩子送個禮物)7

4.

這輛捷安特

買還是不買?

最後回到上面那位媽媽的疑問:這輛捷安特到底該買不該買?買了似乎破壞了規則,不買又不忍心。

有時候,我們制定的規則會給我們自己帶來困境。買or不買?我想每個父母可能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并不是買還是不買這個結果, 而是把我們的處理過程向孩子公開 ,邀請他們的參與。不管最終我們做什麼決定,都要和孩子坦誠溝通,買的理由是什麼?如果不買,理由是什麼。隻是粗暴地告知他們結果,是最沒有智慧的做法。

讓孩子承擔自然的後果已經是最好的“懲罰”。考得不好,名次下降,這就是自然的後果,但不買自行車并不是。

孩子沒考好但是心情好(我勸你給孩子送個禮物)8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橙子媽媽。資深媒體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專注研究青春期身心發育、親子關系、情緒管理。“做終身學習的父母”踐行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