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弟學妹們好,2020年我畢業于華僑大學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大學期間成績還不錯,我也是一枚純純的理科女,在2021年6月選擇辭職考研,報考湖南師範大學小學教育專業。備考了半年,最終的初試結果為384分,政治77,英語85,333教育綜合100分,955課程與教學論122分,複試結果203.6分,最後總排名第五(全日制)。
我畢業後是在互聯網教育這個領域工作了一年,學生和家長們對我所表現出來的真誠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價值,同時在線教育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專業能力還是有待提升的。自己也想在教育這個領域想要有着更多的認識,想讓自己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拓展自己的可能性。當時我辭職的想法很堅定,反正選擇考研的結果,再差不過就是再回到原點,我可以接受失敗的結果,我又不笨還肯努力,為什麼我不可以上岸呢?
其次,我本身就在長沙工作了一年,對長沙有比較深的感情,所以選擇了長沙的大學。小學教育也是與我工作内容息息相關的,所以就選擇了湖南師範大學,畢竟是教育類的專業,師範類大學的專業性會更強,社會認可度也更高。
三、前期準備因為當時還在工作,确定好自己的考研意願之後,我選擇了辭職。在正式辭職之前我就有為我的考研做準備,比如是否選擇報班。我的想法是:我自己是跨專業,對于教育學相關内容了解不太深入,并且我已經工作一年了,學習的狀态可能不如在學校的學生,學習的環境和學習能力暫時可能不夠好。如果要在短期内能夠最大效率地學習,最好還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所以我就在微博上搜索了教育學考研的相關内容,就了解到了司南考研。看了一節體驗課之後,和報班的學姐聊了一下我的情況還有對于班型的選擇,同時我也咨詢了我的教育學在讀的同學,覺得司南的課程應該對我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體驗了一年下來,我覺得報班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① 首先是對于目标學校的信息、備考資料、關鍵的時間點,司南一般都會第一時間發布,減少了我去搜索相關信息的時間。講實話,考研期間考研大綱公布、網上報名、國家線公布等等重要消息,我基本都是看學姐們發的消息,我就隻關注自己的學習狀态就好了。
② 其次,司南會每個月給出一個目标清單,月底也會做總結,對于我個人來說是最有效率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備考比較晚,不知道自己的節奏應該要到什麼程度,生怕自己複習的太慢了,司南的月度總結會有整個校區學員的學習進度,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複習節奏是否合适,并作出相應的調整。比自己一個人孤軍奮戰要好很多,也很明确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避免自己陷入焦慮的情境。
③ 最後,學員群裡面經常有研友分享資料,振奮精神。大家都挺友好,考研就像長跑,路上的夥伴,加油的話語,都是你堅持下去的力量,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學習,自己也更堅定更努力了些。
四、複習階段(一)政治
資料清單:
前期:徐濤的知識清單 肖秀榮1000題
中期:腿姐的沖刺背誦手冊 腿姐的喜馬拉雅帶背
後期:肖四,肖八,小程序刷題
複習過程:
我大概是從8月份開始着手政治的複習的,我想着是細水長流,每天看一點,複習的内容也不多,可以慢慢調節自己的複習節奏,畢竟9月份之後的精力大部分都應該放在專業課的背誦上。
前期看的視頻課看的是徐濤老師的,因為徐濤老師上課風格屬于幽默風趣型的,把知識點講的深入淺出,完全不會無聊。看完視頻就刷對應的1000題(注意答案不要寫在書上,因為會刷好幾遍,第二遍再把答案寫書上)。我會把政治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标記出自己的錯題和知識點所在頁碼,針對性的複習錯題,持續時間大概是45-60天,視自己的情況而定。
中期的重點是鞏固知識點,這個時候要學會做題,所以我選擇看的是腿姐的技巧班,會有很多做題的技巧。當然這是針對基礎知識紮實而言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個階段把1000題二刷,10月底結束。11月多去刷刷模拟卷,從模拟題中了解時政知識點并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肖八會很難,但都是查漏補缺。
後期就是背誦了,基礎内容部分我選擇的是腿姐的沖刺背誦手冊和帶背,會把自己重複錯的題目單獨拎出來寫在一張A4紙上,分析題當然還是肖大大,b站有很多up主會出帶背,到時候去跟就可以了,肖四我大概背了4-5遍,最後考了77分。
(二)英語
資料清單:
前期:張劍的黃皮書2001-2021年(英語一 英語二)會送考研高頻單詞書
後期二刷:純試卷版2010-2021(英語二)app:墨墨記單詞,每天200個
複習過程:
我英語基礎比較好,四六級都是500 。單詞是最基本的,我在打算備考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天背單詞,找回學英語的感覺,無論工作再忙,每天雷打不動200個。辭職之後,我集中性地看了何凱文的有關于長難句的視頻,為自己的閱讀打基礎。因為閱讀無非就是分析句子,而且答案所對應的原文一般都是長難句,所以長難句的學習和單詞一樣重要。
7月的時候,我正式地開始做閱讀。從2001年開始做,前面的年份基本都是用來練手的,所以不必憐惜,大膽去做。2010年前的英語閱讀真題,在做完之後我會先自己分析,把做錯可能的原因标注,像是定位不對,長難句看不懂等等。2010以後的英語一真題,我做完之後,選擇的是看唐遲老師的真題解析,在他的基礎上看我自己之前分析的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把自己做閱讀的思路給糾正過來。總之,在看解析之前一定要先有自己對于每道題的分析,再去看看唐遲老師的解題思路,形成自己的解題方法,并且做完幾年的真題之後就要結合自己的做題情況對自己的解題方法進行修正,後期我基本上閱讀隻錯1-2個。
翻譯我是從9月份開始的。因為做閱讀的時候也有針對長難句做相應的翻譯,所以翻譯對于我來說也是在于單詞和長難句的功夫,我看的唐靜老師的視頻,拿英語一的翻譯練的手,主要方法和閱讀類似,每做完一年的翻譯,會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像是詞組不認識,句子結構和語序很奇怪等等,之後在自己的做題過程中修正自己的做題方法。
新題型和完形填空我花的時間并不是很多。新題型和做閱讀的方法是一脈相承的,關鍵就是看每段的主旨和中心思想,還有看是否有重複的詞,同義替換的詞,這一般都是考點所在。完形填空的話沒有太多的技巧,這是最考驗你英語的綜合實力的一項,既需要你對單詞的熟練度,又考驗你對整篇文章主旨的掌握。所以我的建議是這個部分不需要看網課,到後期性價比不是很高,盡量把精力投入到作文上。
作文我是從10月中旬開始準備的。看的是石雷鵬老師的作文課,他的上課風格就是手把手教會你寫作文,并且一個功能句可以應用到多種類型的作文中。英語二的大作文就是固定的幾種類型,前期跟着老師把寫作文的方法學會之後,就多背,并且自己把後面幾年的作文寫出來,一定要動手寫!準備完自己的作文模版,你很熟練之後就可以去搜羅一些你看得上的且好背的功能句,按照某段某句來分類來充實自己的作文模版,最後就排列組合出你自己的作文了,足以應對考研。
(三)333教育綜合
前期看教材,每天給自己規劃看多少章。熟悉書本的目錄,有時間的話盡量多看幾遍,2022考研的333有很多都是比較冷門的知識點,後期基本都顧不上,所以要在看教材期間把基礎知識打紮實。在看完2-3遍教材之後,盡量形成每本書的思維導圖,每一章講的主要内容,自己要能夠複述。前期主要是理解,尤其是跨專業的同學,不懂的地方即使去弄懂,邊看邊思考,也能加深自己對于每個知識點的印象。我複習的順序是中教史-外教史-教心-教原,一本一本來,前期的基本就是對于教材的主要内容,腦子裡要有一個大概的框架,能記住目錄就行。
中期的話(大概就是暑假),就開始安排自己的背誦任務。按照一輪一輪來,每一輪給自己定一個目标,也就是背完這一輪我應該達到一個什麼水平。因為我是跨考,也是理科生,對于文科背誦并沒有太多經驗。第一輪背的很痛苦,對于我個人而言那些諧音法,首字串聯法并不适用,333的知識點太多太雜了,我光是為這些知識點想口訣就要花費很多時間,關鍵是我還記得不熟,這個方法果斷被我舍棄。當時我的想法就是重複是記憶之母,這才第一遍,如果我背到第五遍、第六遍還是這樣的話,那就繼續背,我不信我背到第十遍還不熟。所以我當時索性就把這些情緒抛到腦後,每天隻管保質保量完成自己的任務,埋頭苦幹,并且搭配及時的複習(晚上睡前和早起回憶),尤其關注那些自己仍然模糊的知識點,标注出來。
第一輪我背了40天左右,并搭配自己複習時所采用的思維導圖。我是一天同時背兩門的類型,對于我而言,這樣可以交叉學習,相互補充,因為333考試也沒有很明确說每個題固定要答哪本書的内容,都是需要我們去融會貫通的。
背誦時一定要把白天的黃金時間留出來!!司南會在國慶期間有第一輪模拟,那個時候我大緻是背到第三輪,每本書的框架大緻是可以背到二級标題的樣子,但是并不算很熟悉。第一次模拟可以體現出很多問題,三個小時我根本寫不完,好多題目也都背的不熟,答題也沒有章法,有些知識點會背串。自這之後,我開始針對我模拟所出現的問題,去做每日一題(可以放在背誦完之後休息的間隙),加快自己的背誦節奏,一定要在下次模拟之前把所有知識點背熟。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靈活地去背誦,我舍棄了資料中的固有說法,背誦的時候自己就按自己背的順暢的方式來,隻要把一二級标題背熟,下面的闡述部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寫的。
調整了這些問題之後,10月份我的333背誦速度變快了很多,背到第六遍的時候,就已經比較熟了,也就解決了我前面第一遍背誦的難題,其實隻要背的次數足夠多,勤是能補拙的!後期的話,就是不斷重複,要學會把自己的知識點融會貫通,進行知識的遷移,這個階段重點是要學習怎麼去答題,湖師大的題目是比較活的,要去整理自己的答題思路,比如教原的論述題,教育評價的熱點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去答,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從教師,學生,教學等等方面去搭建答題思路。
(四)955課程與教學論
2022的考研大綱是完全換了的,比之前多加了好幾本參考書。我們也沒有參考的真題,對于我們來說,是困難也是機遇,我盡快調整了自己的心态。既然換了大綱,這樣能最大程度地拉平和二戰的同學的起跑線,接下來就是看大家的學習能力和投入程度了。因為我的想法就是要上岸,無論多大困難,都不能成為我停滞不前的理由,隻要有想上岸的想法,我就要義無反顧往前走。
所以9月份看完新教材的視頻課之後,10月就重新規劃了自己的背誦任務,333的背誦經驗給了我信心,多花時間重複就行,背誦方法其實和333差不多。但當時更重要的是要調整我自己的心态,整個10月我的睡眠都不好,幾乎1點睡,7點前起,情緒也不穩定,但我每天背書似乎成為了一個習慣,每天就按部就班完成我的任務。當時每天督促我的話就是我還年輕,我還有很多可能,但這些可能都是需要我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的。
所以勸誡各位學弟學妹們,無論自己有多焦慮,都不能耽誤自己的學習任務。焦慮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是行動能!想去的地方,隻要邁出第一步,一步一步走總是能走到的,但是你在原地一直焦慮的話,肯定是走不到的。
(五)複試階段
初試考完可以全身心的放松,複試提前一兩個月準備就可以了。在正式投入到複試之前可以看一些教育學的書籍和電影,比如《大教學論》《愛彌爾》這種經典著作,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今年疫情原因,湖師大仍然是選擇線上複試,所以是沒有筆試環節的,綜合面試包括英文自我介紹,英文問答,專業問題必答題和選答題,大概20分鐘。
在初試成績出來之前,可以先對自己的成績進行預估,判斷自己能否進複試。然後準備必備的自我介紹,我是先準備的中文自我介紹,英文自我介紹我是直接翻譯過去的,不用再另外準備,自己再進行适當地修正即可。
自我介紹是你唯一可以控制的部分,所以一定要背到滾瓜爛熟。英文問答我是在小紅書上收集了比較常見的英文問題,分成專業部分和個人問題部分,整理成了一個文檔。複試的複習大部分時間應該放在專業問題上,小學教育的話更多的是與教育熱點有關的,我沒有過多地看書上固有的知識點,而是多去看一些公衆号的推文,比如教育思想網,新校長傳媒,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等,上面的文章所傳遞的觀點都很令人深思。看完文章之後,我會把我覺得很不錯的觀點重新再複述一遍,并且去思考除了這些觀點,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措施,多去拓展自己的思路,也可以和你的研友溝通交流。
專業問題我主要是把教育熱點分為幾大類。每一類下面列出可能會問的問題,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答題思路寫出答案,并分點給出我的思路,之後就是每天錄視頻,看下自己的表達是否流暢,會不會有小動作之類的。
3月份的時候我基本會每天和我的研友根據一些教育熱點問題讨論1-2小時,既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也可以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确定複試之前的一周可以進行模拟面試,熟悉面試的流程,一定要養成分點作答的習慣!!平時都有做面對面視頻的練習的話,正式面試其實就不會有太大的緊張感了,因為你到時候會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答題過程中,根本注意不到自己是否緊張,所以一定要在這之前做足夠的練習。
最後附上一句,考研期間一直激勵我的話:你還年輕,還有很多可能,努力就對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