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東北全面振興的具體措施

東北全面振興的具體措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8:28:23

東北全面振興的具體措施?《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呂江濤 張宇軒 孫冰 | 二十大現場報道,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東北全面振興的具體措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東北全面振興的具體措施(東北三省怎樣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1

東北全面振興的具體措施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呂江濤 張宇軒 孫冰 | 二十大現場報道

在中國版圖上,東北地區舉足輕重。這裡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産業安全方面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

日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推進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要求,“東北全面振興”也因此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話題。

東北振興已經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下一步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培育壯大動能、推進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還将采取哪些具體的舉措?10月18日,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的第一場、第二場集體采訪活動中,黑龍江、吉林、遼甯三省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分别就相關問題向外界做出了回答。

黑龍江:重點抓好“四個新”

黑龍江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沈瑩在集體采訪會上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黑龍江代表團對此進行了熱烈讨論,歸納起來,重點是抓好“四個新”:

一是構建現代産業新體系。黑龍江是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産業門類齊全,擁有中國一重、哈電集團、大慶油田、哈飛等一大批“國寶級”企業。黑龍江将按照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部署,全面實施産業振興行動計劃,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産業,培育壯大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能源、化工、食品等傳統優勢産業向中高端邁進,打造多點支撐、多業并舉的産業新布局。

二是壯大創新發展新動能。黑龍江科教資源豐富,有哈工大、哈工程等78所高等院校,有40位兩院院士,有79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以及一大批科研實力雄厚的專業院所。黑龍江将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實施科技成果産業化專項行動,高标準建設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态圈,高标準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黑龍江貢獻。

三是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黑龍江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邊境線長2981公裡,有27個國家一類口岸。黑龍江将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實施新時代沿邊開放開發行動,高标準規劃建設黑瞎子島中俄國際合作示範區,推進自貿區創新發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四是厚植生态綠色新優勢。北國好風光,美在黑龍江。黑龍江擁有大森林、大濕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夏季可盡享清涼,冬季可賞冰滑雪。黑龍江将深入貫徹生态文明思想,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的要求,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大力發展綠色生态産業,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着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讓綠色成為龍江高質量發展最靓麗的底色。

吉林:用“率先振興突破”交答卷

“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這些重大成就長志氣、強骨氣、增底氣。這十年,吉林省在三次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振興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吉林省委副書記劉偉在集體采訪會上表示,吉林的振興發展進入“上升期”和“快車道”。

具體表現為:

一是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全力打造現代新型汽車和零部件、農産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閑生态旅遊這三個萬億級大産業。2021年GDP增速在全國位次明顯前移,在東北三省一區居于首位。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已經連續兩年居全國第四位。十年間,糧食産量連續跨上700億斤、800億斤兩個大台階。去年增長率在全國前10位的産量省份中居第一位,以2%的國土面積貢獻了5.92%的糧食産量。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産量有望再創曆史新高。

二是重大項目蓄勢賦能,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動力電池、中車松原新能源基地、吉化120萬噸乙烯、西部“陸上風光三峽”、東部“山水蓄能三峽”、大水網、萬裡綠水長廊、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去年,中國一汽銷售整車超過350萬輛,營業收入自1953年建廠以來首次突破7000億元大關,紅旗品牌轎車銷量增長63倍。特别是今年又應對了新世紀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突發疫情挑戰,經濟運行提前實現止跌回升目标。8月份當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7.2%,在全國居第一位。

三是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區域創新能力全國排名中,去年吉林前進9個位次,上升幅度在全國最大。長春自主創新示範區、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相繼獲得國家批準,并啟動建設。高鐵變軌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吉林一号”在軌運行衛星達到70顆,建成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四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投資平台在線審批率居全國首位,不動産登記效率在全國處于第二位,連續兩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速在全國處于第三位。在今年8月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城市信用監測指數中,吉林省地縣兩級多項排名位居前列。

五是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十年來,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400萬人,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17連漲,人均預期壽命在全國排名第十位。去年吉林還與全國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70萬人擺脫貧困。2021年脫貧群衆人均收入同比增長20.18%,增速排在東北四省區首位。

六是生态強省建設全面推進,大氣、水、土壤等多項生态環境指标持續改善,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去年達到94%,今年7月份和8月份更是達到100%,PM2.5濃度都在個位數。長白山、查幹湖等旅遊品牌叫響全國,冰雪旅遊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

劉偉表示,要用率先振興突破的實際成效交出一份滿意答卷,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吉林貢獻。

遼甯:要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遼甯在過去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未來還将采取哪些具體措施?

對此,遼甯省委副書記、大連市委書記胡玉亭表示,新時代遼甯的振興發展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态勢,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新動能加快集聚,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淨化政治生态取得了明顯成效,外界對遼甯的預期持續向好。

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培育壯大動能、推進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遼甯最近幾年充分利用遼甯産業數字化的場景資源優勢和數字産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加快建設數字遼甯、制造強省。紮實做好改造升級“老字号”、深度開發“原字号”、培育壯大“新字号”這三篇大文章,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今年上半年,全省建設項目的投資增幅達到了23.8%,一大批上百億元的項目相繼在遼甯落地開工,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都實現了大幅的增長。

“我們堅持創新生态、創新平台、創新人才‘三位一體’推進。”胡玉亭介紹,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等“國字号”創新平台在遼甯布局,由材料實驗室、遼河實驗室、濱海實驗室、黃海實驗室組成的遼甯省實驗室正式揭牌,遼甯正在向着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速邁進。充分發揮遼甯在新材料、精細化工、智能裝備制造、半導體芯片制造設備等領域的産業底蘊和創新資源的突出優勢,着力解決“卡脖子”難題,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産業鍊供應鍊安全可控貢獻遼甯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遼甯堅持把引育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振興發展的戰略問題來抓,2021年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增長37%,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增長22.9%,實現稅收增長51.6%。遼甯工業從結構單一走向多點支撐、多元發展,創新沃土上的“新苗”越來越多,正在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産業基地、世界級冶金新材料産業基地。

“我們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寬的視野謀劃推進遼甯振興發展,要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上、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在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上、在實施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突破,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為遼甯擘畫的振興發展藍圖變為現實。”胡玉亭說。

責編:郭霁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鍊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