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0号灣未來規劃?來源:【海報新聞】海報新聞記者 于明效 上海報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上海0号灣未來規劃?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于明效 上海報道
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副市長劉多介紹了上海推進“大零号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有關情況。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沈炜、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徐楓、闵行區區長陳華文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
為進一步增強科創集聚區“科技屬性”,更好發揮引領和策源作用,加快形成創新“核爆點”,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上海聚焦重點、靶向發力,研究制定了《推進“大零号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方案》,今天正式發布。
目前,“大零号灣”已建成投用高能級科創載體18個,入駐硬科技企業3000餘家,一大批創新中心和成果項目相繼落地,開放式科創街區初具規模。但對照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重大目标,對标國際标杆科創區域,仍要不斷優化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切實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建設方案》堅持國際視野,聚焦國家戰略和科技前沿,立足區域實際,提出一系列重點任務舉措,可以概括為“3 3 5”:
第一個“3”是明确三個階段性目标。
即至2023年底,高新技術企業達600家以上,估值億元以上企業70家以上,高層次人才和高能級科技企業加速集聚,基本形成高質量産業集群和高品質創新生态,成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至2025年,“大零号灣”基本建成,高新技術企業達1000家以上,區域産值規模達千億元級,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原創性成果,突破一批面向未來産業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創業人才。
至2035年,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戰略科技力量逐步夯實,産出一批具備全球前瞻性、引領性原創成果,形成萬億市值的高技術企業集群,全面建成創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創成果豐富、成功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科技創新策源高地。
第二個“3”是布局形成“CTO”三大功能區。
其中,“C”是核心策源區(Core),以上海交大、華東師大為核心,依托高密度的創新資源和高水平的創新能力,為技術創新和産業創新提供源頭支撐。
“T”是成果轉化區(Transform),以滄源路、劍川路為主軸,承接高校院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以及師生“硬科技”創業。
“O”是開放創新區(Opening),包括紫竹、江川濱江等區域,重點承接成長壯大的企業溢出和加速服務。
“5”是積極落實五大行動計劃,包括22項政策舉措。
創新策源功能強基行動,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創突破能力,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一批功能型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發揮好龍頭企業的創新主體帶動作用。
科技成果轉化加速行動,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和大學科技園核心功能建設,引導高校院所開放共享創新資源,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全生命周期轉化孵化服務鍊。
前沿新興産業引領行動,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高端裝備三大主導産業和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等未來産業“新賽道”,培育形成多個高能級産業集群。
創新創業人才集聚行動,貫徹落實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創新引才、育才、用才機制,強化“以人為本”服務保障。
科創載體能級提升行動,秉承高起點規劃、高密度創新、高流量人群、高水平服務、高品質生活的原則,打造各具功能、滿足各類創新創業需求的科創載體。
為确保“3 3 5”取得實效,同時推出4項保障舉措:
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市級層面,相關部門及闵行區、高校院所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重要事項;區級層面,突出闵行區屬地主體作用,成立“大零号灣”管委會,會同區域内高校院所、企業等各方主體,合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好用活國家和本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先行先試政策,将“大零号灣”納入新時代上海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雁陣格局,探索設立“大零号灣”專項扶持資金,引導和鼓勵高校校友以及各類社會力量建立“大零号灣”專項基金,推動人才與各方面産業政策深度對接。
強化資源支撐保障,積極争取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加大對重點學科、優質産業項目、重大設施平台等創新資源的統籌力度,完善周邊交通、住房、教育、醫療配套設施,推動校區、園區、社區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的開放式科創街區。
加強定期監測評估,建立年度任務分工落實、定期評價、科學監測和反饋調整機制,根據評估情況合理優化調整建設内容和推進機制。
本文來自【海報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