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舟泊煙渚
《宿建德江》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的寫景名篇。
讀懂這首詩不難,難的是代入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的心情。要了解詩人的想法和寫法,才能提升自己對古詩詞的賞析水平以及動手寫作能力。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我們先來看這首五絕的平仄格律。“移舟泊煙渚”,“平平仄平仄”。這個是屬于我們原來講過的平仄四種基本格式的第三種:“平起不押韻”(有疑問的關注我去看以前關于格律詩平仄的回答)。常格是“平平平仄仄”,這裡使用了變格,将三四字的平仄互換了一下,适合表達恬淡,從容的心境。但是平仄關系還是按照常格處理,根據格律詩“對”的原則,得出第二句平仄關系:“仄仄仄平平”。再根據“粘”的原則,第三句和第二句發音相似,但是不押韻,所以推出第三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再根據“對”的原則,得出第四句:“平平仄仄平”。如下: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大家對一下,是不是合律?平仄講完,我們來看詩的文法。五絕的寫法關鍵在于留白,意在言外。因為字數實在太少,特别考驗詩人的水平。而和律詩的“起承轉合”有一點點區别的是,前兩句還是“起,承”,但是第三四句就是“轉”而别開生面,類似于刺刀出鞘必然見血,并不一定要“合”回來。因為要留空間給讀者想象。絕句的後兩句一般都是這首詩的重點所在,成敗也在這兩句。我們具體來看。
劃動小船停泊到暮霭重重的沙洲,日頭西下,新添了漂泊客滿腔的思鄉愁緒。古人提到愁,一般是指思鄉之愁,這兩句交代時間,地點,意象,和整篇詩的基調。野外極其空曠,感覺天空比樹還低,得虧江水清亮,讓那孤單明月可以到身邊來陪我。“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淡而有味,思鄉之情含而不露。全篇并沒有提到思鄉,但是你可以感覺到羁旅客意。這就是五絕的意在詩外。
為什麼孟浩然會有這種心态呢?這個要結合上下文來看了。我們看他早些時候的一首詩:“遑遑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從十一歲開始讀書,到了四十多歲,一事無成,逃離洛陽的世俗交遊,去吳越尋找好山好水,排遣出仕不得的失意。
這是什麼狀态?孑然一身,四野茫茫,天高樹靜,江清月明,瞬間千愁萬緒,紛來沓至。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盡在這淡淡的幾行詩文外湧現。
現在,你能讀懂他那欲言又止,下了眉頭上心頭的惆怅了麼?
野曠天低樹
本文由梧桐樹邊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