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三方機構Quest Mobile發布《2022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報告顯示,今年6月,微信視頻号月活規模已突破8億,超過抖音,位居榜首,第二名抖音月活為6.8億,快手則為3.9億有業内人士分析稱,考慮到微信強大的私域流量和用戶基數,由抖音快手瓜分的短視頻市場格局将有望改變,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前不久,第三方機構Quest Mobile發布《2022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報告顯示,今年6月,微信視頻号月活規模已突破8億,超過抖音,位居榜首,第二名抖音月活為6.8億,快手則為3.9億。有業内人士分析稱,考慮到微信強大的私域流量和用戶基數,由抖音快手瓜分的短視頻市場格局将有望改變。
在各大平台追逐産品規模和商業利益的同時,作為動辄上億日活的互聯網頭部APP,也應當正視自己的公共屬性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據《法治日報》報道,暑期來臨之後不少中小學生開始對短視頻上了瘾。來自天津的馬女士遇到件煩心事:“為了方便家校聯系,我給即将上初一的孩子買了一部手機,沒想到孩子對刷短視頻上了瘾,一有空就抱着手機,有時連刷3個小時都不停手。現在,孩子作業不寫,天天在家刷短視頻,怎麼說也不聽。”
馬女士面臨的情況絕非個案,目前社會上已有許多家長認為短視頻已成為繼網絡遊戲之後,未成年人又一個容易沉迷的互聯網産品。雖然目前下此結論仍稍顯武斷,但短視頻的未成年人保護絕不能重蹈網絡遊戲的覆轍——先發展再治理,這一陳舊思路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社會訴求,必須堅持治理與發展雙向奔赴。
實際上,早在2019年國家網信辦就指導組織抖音、快手等20餘家短視頻平台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兩年後,微信視頻号也上線青少年模式設置彈窗提醒,“青少年模式”已然成為行業标配。有了法規的頂層設計以及各大短視頻平台的踐行,短視頻行業的未成年人保護值得肯定。
在幾家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下,用戶無法開啟和觀看直播,沒有充值、打賞等入口;青少年模式外,開播必須實名。同時,如系統檢測到消費賬号疑似未成年人,将立即對賬号彈窗并要求實名認證,用戶拒絕認證或認證為未成年人後,消費将被系統攔截,賬号禁止在App内充值。此外,青少年模式的内容池也更加豐富。科普、文化、曆史等内容已經将青少年模式變成“第二課堂”,青少年模式等于幼兒模式的情況正在改變。
但“聰明”的孩子們,總能找到各種方法繞開或者不使用青少年模式。有業内人士表示,微信視頻号入局短視頻領域或将改變整個行業未成年人保護的被動局面,依靠騰訊的技術實力和經驗,相信視頻号不僅能帶來良性的商業競争,更能把過往遊戲防沉迷的舉措和經驗帶來,“作為新興的短視頻應用,沒有曆史包袱,更應當走在行業前頭”。
應當承認,青少年對于互聯網産品的沉迷以及防沉迷是一場長久戰、拉鋸戰,不能朝夕完成。互聯網平台有了青少年模式,隻是提供了“器”,更關鍵的要靠家長與學校一起努力——家長及時給孩子設置青少年模式,也要想辦法豐富孩子的暑期生活,更要關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尤其在家庭教育促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的背景下,學校、家庭與社會需要有效聯結與合力,成為承擔起保護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網絡和短視頻、防沉迷的主體責任方。
尤其是家長。此前,教育部就發出過《緻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引導家長積極、快速行動起來,有效預防孩子沉迷網絡。信中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力行“五要”,具體包括要善引導重監督、要重表率立榜樣、要常陪伴增親情、要導心理促健康、要多配合常溝通。畢竟,家庭才是孩子們的第一所學校。
要讓孩子完全生活在沒有網絡的真空裡是不切實際的。正因為如此,家長們應該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一起去戶外感受自然,一起培養出更多有益身心發展的愛好。教會他們自律,讓他們懂得自控,讓他們明白張弛有度,才能有更好的人生。
學校也應該在這個問題上多動動腦筋:比如在寒暑假這類孩子清閑、家長忙碌的時間裡,開發更多有趣且對青少年有益的課程,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放下手裡的手機,這也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